
近日,毛主席这张高清照片被很多同志们传阅,纷纷感叹新奇,居然从没见过。
照片中,毛主席身材伟岸,面容慈祥,目光坚毅的看着镜头。江青站在一旁,头微偏向主席。这是毛主席70岁生日时所拍,此时的江青49岁,在主席面前她显得温婉而宁静。
其实毛主席是非常反对做寿的。
毛主席曾多次明确表示,庆贺生日并不会使人长寿,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才能长寿!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告诫干部:“不要搞生日宴会,不准收受礼品,不准大吃大喝。”
然而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国人却对这些极为看重。1953年,毛主席60岁,这正是国人最重视的“花甲之寿”,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忍不住热切的向毛主席表达崇敬之意,纷纷向中央送来祝寿贺礼。那段时间各地总有东西送达北京,小到一束甘草,大到牛黄、虎皮,还有少数民族地区送来的藏红花、药材……
尽管毛主席三令五申不做寿,但架不住人民群众的热情。而且退回也十分不便,于是便将礼物纷纷送到相关部门(博物馆、保健局等)一律充公,毛主席一件都没留。毛主席的60大寿,便是在和家人的简单晚饭中,悄然度过。
作为一个中国人,毛主席不是不想热热闹闹的过生日,而是作为领袖,他一旦开了这个头,党内便会盛行此风,送礼乱象便会不止。
但71岁的寿宴,却是毛主席的“特例”。
1964年12月26日,毛主席主动提出,要热热闹闹的摆上几桌,他要邀请几位重要客人。工作人员忍不住好奇,到底是谁呢?
当宴请名单出来后,工作人员忍不住感叹。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上山下乡带头人邢燕子、董加耕、铁人王进喜、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
这哪是生日宴,这是分明了招待劳模呀。可见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陈永贵穿着家中最好的一件黑棉袄,头上裹着白毛巾,看起来质朴而憨厚。邢燕子和董加耕更是显得紧张和激动。
周总理明白毛主席的深意,他安排董加耕坐在毛主席左边,再左是王进喜,右边是邢燕子、陈永贵,同桌的还有钱学森、余秋里。
看着局促的众人,毛主席开心的说道:“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是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我的孩子没让他们来,他们不够资格,这里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在一起。”

在毛主席的心里,人民群众的地位是第一的。而在座的诸位是工人农民科学家的代表,是为人民群众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所以在他要宴请他们,感谢他们。
吃饭时,毛主席肯定了众人的工作成绩,时不时跳出的幽默的话语,令在场人员不禁感慨,原来毛主席是这么的平易近人,在一番畅快的聊天中,这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
对王进喜,毛主席说道:“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一个大庆来,很不错嘛!”
对邢燕子,毛主席笑称:“你就是那只会飞的燕子?”
对陈永贵,毛主席夸道:“农业专家,陈永贵。”
听到董加耕和邢燕子说看不到《参考消息》后,毛主席说:“《参考消息》要多印一些,字要大一些。反面教材就是反面教员,可以教育人,我们也可以出蒋介石选集,可以教育我们。”

这时,毛主席话锋一转:“你们不要翘尾巴,一辈子不能翘尾巴,有些人不好,尾巴翘得太高了,要夹着尾巴做人!”
在座众人纷纷点头道:“我们永远牢记主席的教导,不骄不躁,谦虚做人”。
毛主席语言犀利,但足可以见得对他们的肯定和期待。他在告诫他们以后的做人做事的标准,“不要翘尾巴”,要踏踏实实摆正地位,站在人民群众的队伍中,为人民群众服务。在座众人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陈永贵,四年后成为了山西省委书记,11年后更是成为副总理。
邢燕子,六年后担任天津市委书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王进喜,五年后担任中央委员,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钱学森更不用说了,科学界的泰斗,两弹一星的功勋。国人尽知。

毛主席对待工人、农民、科学家的态度令人感慨。正是在他老人家这样的重视下,新中国才能如此迅速地成长发展。
他的生日宴,儿女们都没资格来参加,因为他们不够资格和这些科学家们相提并论。
在那个时代,工人、农民、科学家是时代的主人翁。
这样的重视,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个时代能够创造那么多的奇迹;为什么“人定胜天”能成为时代的主流;为什么在那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却能打破列强封锁,为新中国筑下如此丰厚的基础。
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长夜。
向为科学家而弯腰的毛主席致敬。
向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毛主席致敬。
以上内容仅作传播毛主席思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大家赞赏转发和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