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151弄一墙之隔,有个弧形的转角花园。这几天,花园空地搭起一间半透明的房子,还有彩色线条勾勒出的白云、绿树、飞鸟,以及藏在角落的一只猫。“房子”延伸过去,是红砖建筑民居的两扇对称大门,顶着三角形屋檐,镂刻出圆形玻璃窗。民居外墙如波浪般在这里弯出半圈,梧桐树影在墙上拉出长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上海才有的浪漫。”前天晚上,入夜微雨,依然有年轻人前来打卡。正在举行的小红书设计周活动中,设计师在这条小马路上推出了几组户外装置设计,与周边的展览、工作坊等共同探讨设计与日常的关系。

不过,在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眼中,设计虽然新奇有趣,却少了“日常感”。“我们希望留下的不是几张打卡照片,而是长久相处的坐标。”

如今上海街区的浪漫,
需要的是惊鸿一瞥,
还是润物无声?

入夜,骑车人经过贴满艺术海报的民居外墙

步行在南昌路上,人行道一侧民居外墙上铺满的设计海报虽色彩淡雅,艺术感依然引人侧目,抬眼又能看见居民楼窗户里晾起的被单。“艺术氛围与生活气息有种微妙的冲突又融合的感觉。”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乔亦是这条小马路的常客,这里毗邻淮海路,矗立着不少历史建筑,6个小微公共空间经常举办各类展览,还有数不胜数的咖啡店、小酒馆和服装店。作为上海旅游节黄浦区系列活动之一,今年首次向公众开放的小红书设计周又在这里设置多个打卡点位,几个街心花园的公共装置是其中一部分。

南昌路165弄隔壁的街心花园里,半透明的材料层层叠叠被悬挂在半空中,裁剪成一个拱形的房间,玻璃风铃从拱顶垂下,仿佛雨滴欲落。雨夜又赋予这一装置别样的魅力:水汽凝结在拱顶材料的末端,将周围明亮的灯光折射得柔和;站在其中望向马路,像欣赏一幅被云雾包围的流光溢彩画作。乔亦在英国留学时接触了许多当代艺术作品,“相比常见的金属或石材的城市雕塑,能把非常规材料制作的装置艺术放在日常街区,上海很前卫。”

街角泰戈尔铜像处,同样围上了半透明的房子和飞鸟、白云、花朵图案。参与这一系列装置设计制作的建筑师、艺术家夏慕蓉介绍,灵感正是来自泰戈尔的《新月集》。近年醉心绘本创作的她,又以这些如孩童手绘般线条拙稚、色彩明快的图案,致敬正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群上海空间UCCA Edge展出的瑞士画家保罗·克利。“希望让经过这里的居民和行人,与泰戈尔的诗、保罗·克利的画产生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泰戈尔的诗为灵感设计的“雨屋”

不过,这样的诗情画意未必人人都有感受。上午10点30分,街角的花店还没亮起橱窗,夜里欢声笑语的小酒馆还没营业。正在修缮南昌大楼的工人们已端着午饭来到街心花园里,把可供休憩的椅子当吃饭的台面。他们偶尔望向近在咫尺的半透明拱形房间,“连雨都不能挡”。住在附近的陈阿姨驻足拍照,忍不住摸了摸透明材料,“我以前在超市里做过,这就是便利店、超市挡风那种塑料片,长久肯定不行,要变色的。”另一位阿姨则向前来打卡的年轻人介绍,“老早卖葱油饼的呀!”

附近的建筑工人在街区装置外吃午饭

夏慕蓉曾参与设计改造延平路上的“现所”。这一老厂房改造而的创意园区,以纯白的建筑和对称几何线条构筑的极简风格,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打卡,试图拍出一种“冷峻的秩序感”。相比商业空间明确的功能定位和风格预设,公共空间需更多包容性。“既不完全是日常的,也不仅仅是展示给游客看。”在乔亦眼中,这样的空间和装置面向的是不确定的“他者”。

“淮海路上命运多舛的电话少女之后,你还记得哪一处城市公共雕塑或装置?”一些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研究的业内人士坦言,近期一些城市天价雕塑引发争议背后,是人们视野不断开阔、审美不断提升,具象雕塑已不足以吸引人;过于前卫的话题之作或许能带来流量,但脱离生活反而会给居民带来困扰;如果只能满足居民需求,很可能沦为又一平庸之作。“电话少女被大家记得,也是背后的故事和与城市历史的关联。”

夏慕蓉以生病的案例来描述建筑的“痛感”

“没有痛感的建筑不值得尝试。”在小红书设计周论坛上,夏慕蓉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类比空间需要的“痛感”:在一次就医过程中,她看到一个男孩为女友准备了一条毛茸茸的毯子。于是她自己也买了一条,在孩子就医时随身携带。在一些参与者眼中,这样的“痛感”来自两方面:既解决生理上的客观需求,又带来情感上的疗愈抚慰。

乔亦最近去现所发现,原本在网上被人追捧的极简风格正因商家入驻、人气渐旺发生变化:原本洁白的底色和线条框架之中,不同商家的橱窗仿佛填入色彩,变成一幅幅精巧画面。“街区公共空间也是一样,不必着急将它填满,而是保持更丰富的可能性。”在陈阿姨眼中,南昌路居民“是见过世面的”,“来来去去办过多少展览、放过多少东西,都蛮好的,不一定非要固定下来,街区也要留白。”从门帘大敞的茶馆到墨绿色装点的咖啡店,乃至投影出科幻感的小酒馆,在她眼中与码放着带横杠老式自行车的居民楼并不冲突,上海街区自有包容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黄鸭第二次到访香港吸引许多人前往打卡(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公共空间引入不同艺术装置,许多城市已不断尝试。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创作的巨型橡皮鸭,自2007年起遨游世界多个城市,今年再度出现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时竟成双而来,港铁车站、双层巴士纷纷推出打卡点,就连一只大黄鸭意外漏气干瘪也增加了话题。而在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伴随不同的艺术展或节庆活动,各类公共空间、街道社区里的装置艺术层出不穷。

此次南昌路上的装置,原计划只有5天展出时间。随着到访的人渐多,有望延长街头亮相的时间。在夏慕蓉眼中,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再设计,也要成为舞台和美术馆,“当光影落下,人们愿意反复前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简工博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泰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