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艾窝窝

有些人,说不上来哪里好,心底就是忘不了。相反的,也有的人动真格挑不出什么错儿处,但就是让你打心眼里亲近不起来。《红楼梦》里的李纨大概就是彼时的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

今天的网络语境下,对于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除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偶尔通过键盘置喙一二,基本不能从法律或者公序良俗的角度进行大肆批判。毕竟,承认“悲喜不相通”,特别是“未经别人事、莫要劝人善”,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社交公约。回到百年前,作者在创造这一鸿篇巨著时,对于这类人的刻画可以说非常具有现代性,具体就表现在围绕李纨这个人物的“不写之写”上。

都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面,就让我们从李纨与长辈、平辈和小辈三类人的相处关系上来对其心理境况窥探一二。

“零互动”背后的“心冷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少轻狂读红楼,难免会耽于宝黛钗之间的情感纠葛,抑或是大观园里烈火烹油般青春热闹的繁华景象。年长经事后反复再读,忽然能从字里行间的留白处,咂摸出很多与琐碎生活息息相通的人生况味,比如李纨与贾母,特别是王夫人之间的真实关系与潜在心理。

李纨初登场,也是黛玉刚进府。老太太一笔带过地介绍:

“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对比一下此后进门的那位让老人家合不拢嘴的“南省的辣子”,可以说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在此之后的贾母,嘴里仿佛就没了这个人。

再看王夫人,八竿子打不着的刘姥姥还托平儿的嘴,落了一句特别暖心受用的体己话:

“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求亲靠友的。”

可纵观全书,除了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眼嫌兰哥儿的奶妈妖娆,“说给大嫂子听了”,再难找到这对婆媳的正面互动,而这种看似不正常的写法,正是全书“不写之写”的妙趣所在。

人的关系是互动的,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尽管够不上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知识分子的头巾气,还是比一开始大字不识的凤姐要多得多。

比如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本想撺掇着祖母夸黛玉,结果事与愿违“便宜”了宝钗。但其实宝玉话里话外却是指名道姓拿这位大嫂子来说事儿的。原文这样写:

宝玉笑道:“这就是了。我说大嫂子倒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的一样看待。”

口冷心冷。性格冷,嘴巴也肯定甜不了。就像书里笑话形容的,“没吃上孙大圣的尿”,说不了长辈爱听的,作为大家的媳妇儿,李纨先天吃了亏。

抠门的大嫂子与大观园里的隐形富婆

对于李纨的经济状况,书中借王熙凤的口,铢锱必计地摆在了明面上,我们来掰开揉碎了看。

首先是底薪。“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凤姐多出两倍,“老太太、太太还是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这可是整个贾府头等的工资水平,比最受宠的宝黛还足足多出五倍来。

其次是不动产。“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李纨是寡妇没错,但绝不“失业”。她和贾兰母子主子奴才加起来不过十个人,吃穿用度都从官中的钱库走,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地租这笔额外进账。

最后是年终分红。“又是上上分儿”,王熙凤的算盘拨拉响,“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两银子”,心里别提多吃味了。

可就是这样一位富婆,别说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陪小姑子小叔子们玩玩,就连从凤姐那要来的五十两诗社用度,也莫名其妙打了水漂。后文起诗社,这位社长不写诗,专搞钱。动辄就是一人二两交到她处,可细细想来,螃蟹是宝钗家的,后面的桃花社也没兴起来,公家的钱哪去了?账目完全不透明。

“寡妇失业”的不安全感

其实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以贾母为代表的长辈在经济上是极其关照李纨母子的,以宝玉为首的小辈乃至像兴儿这样的奴才们,面上也都是尊敬这位佛爷一般的大奶奶,可大家都很难真正走进这对母子的内心,从而发自真心地疼爱他们。

耳濡目染之下,闹学堂时兰小子的表现就是寡母教养的一种真实反映,“很不与我们相干”,一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作风。

可李纨也不过就是二十郎当三十岁,放在如今正是大好华年。文中写她喝了酒,对着平儿乱摸一气,很难说不是一种肌肤的饥渴症,一种对亲密关系缺失的另类补偿。这样一位妙人,过着枯木死灰一样的生活,守着人力穿凿的朴拙稻香村,看着比脏唐臭汉还下流的家族韵事,凡事躲着不多说不多做,已经是上上智慧了。

所以非常好奇,一向满怀慈悲之心的作者为何会在判词中对李纨如此不留情面——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是因为在家族覆灭之时,口冷心冷的李纨成为短暂的“幸存者”?是因为在巧姐落难之时,性冷情冷的李纨又坐视不管不曾出手相救?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不过从一个细节里,或许作者已经隐隐埋下了伏笔。

大家记得吗,在贾赦强娶鸳鸯一节中,当王夫人被贾母“误伤”之时,是三小姐玫瑰花探春思索再三出了头,而最应该在此时有所作为的李纨,又是一场“不写之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