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小编将每日为您带来精彩内容,希望您不要错过哦~

都是剧本,为了博取流量真是毫无底线可言!

原本是让人感动的助农视频,网友们纷纷伸出援手,可是深扒背后,却是资本在操控,一切都是假象!网友们:欺人太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变出现

近期,一段感人至深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关注浪潮。

视频中,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9岁男孩,背着一筐石榴,与他的奶奶一同出现在画面中。

男孩告诉拍摄者,这筐石榴是他们花了整整两个小时从山上背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简朴而真挚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纷纷流泪感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故事竟然发生了逆转,原来这段视频是经过精心编排的虚拟摆拍的。

视频内容

这个故事,从感动到揭露,迎来了大结局!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名叫"小宝",视频中还有他的奶奶,一个山村里的老人,他们的视频故事让无数人为之动容,感慨不已。

故事的开始,源自一个自媒体账号,名为"黑牛应季水果"。这个账号发布了一段视频,让网友们热泪盈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视频中,小宝背着背篓,走到车窗前,毫不犹豫地询问:“叔叔你要买石榴吗?”他的奶奶紧随其后,佝偻着腰站在一旁。

小宝告诉拍摄者,这筐石榴是他们花了两个多小时从山上背下来的,情感真挚,言辞朴实,视频前的观众们都感受到了山村生活的艰辛。

视频中的情节令人感动,而小宝清澈的眼神,奶奶的无言付出更是让人心疼不已。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评论和转发量节节攀升,热情的网友们不仅感动,还纷纷表示愿意帮助小宝和奶奶。

"黑牛应季水果"也在随后的发布中声称每个月会给他们500块钱,让网友们更是一片点赞之声。

故事的情节并未如此单纯!在一次记者的实地走访中,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小宝和奶奶被带到了拍摄视频的地点,而他们所说的一切,从言辞到动作,都是拍摄者精心编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宝的奶奶,坦言他们被年轻人带到这里,被告知要表现得可怜,以便让人们愿意帮助。

视频拍摄完毕后,他们收到了200元钱,还有一辆自行车、衣服和鞋子,以及额外的3000块钱。

这一揭露令人震惊,故事从感人的转变为讽刺!曾经让人动情的一切,如今变成了一场虚假的表演,一场以感情为筹码的欺诈行为。

小宝和奶奶并不是自愿参与的,他们被操纵成了自媒体人的道具,成了一场网络热点的背后牺牲品。

如今,拍摄者的账号已被封禁,这一切终于迎来了终结!

自媒体人或许以为自己能够凭借感情牵引获取流量,博得观众的同情,但最终,正义还是会降临。

网络世界虽然充满了虚假和欺诈,但真相终究会浮出水面,那些不道德的行为最终会自食其果。

相同事件

这并非孤例。今年九月,四川省的凉山州和攀枝花市正值石榴成熟的季节,多段类似的催泪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纷纷涌现。

这些视频都是老人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却将石榴扔到车外,而老人则默默捡拾的情节。这些画面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和同情,多个网络账号甚至将其作为新闻进行传播。

细心的网友们开始察觉到这些视频中的疑点,尽管情节基本相同,石榴却被不同的老人扔出车窗。

这似乎是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焦点问题:“石榴滞销”、“石榴不好卖”以及“卖石榴的老人很可怜”。原来,这些视频都是为了一种名为“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而制作的。

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些视频中的老人实际上是被雇佣的演员,而非真实的卖石榴的村民。

这些老人被骗来参与拍摄,完全不知情,这些热门视频的背后,实际上是为了欺诈销售而制作的虚假宣传。

面对这一情况,攀枝花市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组织各个村子开会宣传,提醒村子里的老人防止被利用。

这种借助未成年人、患病或残障人士、孤寡老人,摆拍贫困假象,以博取同情心,然后进行欺诈销售的行为,涉嫌违反多部法律,可能面临多个法律责任。

诈骗宣传

一个由几名百万级网红主导的欺诈集团也遭到了曝光,在短视频平台上以"凉山土特产"的名义,骗取大众的同情和善意,最终被揭穿。

几位网红如“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和“凉山阿泽扮演了关键角色。

他们自称来自凉山,一个贫困地区,以卖凉山的特产产品为名义,如蜂蜜、核桃、雪燕、羊肚菌等,声称是为了帮助家乡的农民而努力。

他们用大量视频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所谓真实经历,讲述了如何偶然蹭饭以及如何真正助农,看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真实和感人。

真相却完全不同,这些自称的“凉山网红”实际上并非凉山人,也不真正关心农民的福祉。

他们销售的产品实际上都是从其他地方采购来的,然后贴上"凉山土特产"的标签,欺骗消费者,声称这些商品具有原生态、优质和助农的特点。

为了增加销量和声誉,他们甚至雇佣了人在直播间里刷评论和订单,制造了虚假的购买热潮。

据报道,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了数十万元的财富,“凉山曲布”和“赵灵儿”仅七个月就赚了70万元,而“凉山孟阳”和“凉山阿泽”的收入也不可小觑。

幸运的是,这个骗局最终被揭穿,凉山警方在今年5月发现了这些网红的犯罪线索,并展开了调查。

他们发现这些网红背后还有两家公司,全力支持着他们的欺诈行为,包括编写剧本、拍摄视频、运营网店以及提供假货。

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成都的小虞助农传媒和澳维文化传媒,警方成功抓获了这些公司的老板和员工,同时也逮捕了这些网红主播。

整个行动中,共计抓获了54人,其中包括11名网红。警方查封了14家涉案公司,没收了大量假货和生产设备,并冻结了超过500万元的涉案资金。

作秀行为

在河北涿州的救援现场,也有一系列卖惨炒作的行为!这次事件的主角是两名自以为是的男性网红,他们的举动让人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在涿州的洪涝灾害救援现场,他们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尊重救援工作的严肃性和危险性。相反,他们将一位老人当作拍摄的道具,不停地拉着老人摆拍照片和视频。

为了让这些照片和视频更具冲击力,这两位网红竟然不惜将老人带往深水区,出演一场自导自演的危险戏码。

幸运的是,当地的救援人员发现了这一愚蠢的行为,及时将老人救走,并劝离了这两位网红。

这种行为不仅将他们自己的生命视为儿戏,更是对老人生命的极度不负责,即使他们身上套着写有"救援"字样的救援背心,也无法掩盖他们的愚蠢和不负责。

洪涝灾害救援是一项危险至极的任务,生命安全无价,却被这两位网红当成了炫耀自己的机会。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两位网红显然并不是因为真的担心当地受灾民众,而是出于对热度的贪婪。

他们将灾情当成了吸引眼球的筹码,将救援现场当成了自己的表演舞台。这种虚伪和无耻的行为让人感到愤怒和不齿。

就连当地的救援队员都忍不住站出来发声阻止。他们明白,对抗洪涝灾害是危险至极的,洪水随时可能涌来,为了满足这两位网红的虚荣心,他们不惜将自己和他人置身于危险之中。

这种行为不仅不允许,更是对救援人员的不尊重和不支持。

结语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网络世界中虚假和真实之间的界限有时模糊不清,在观看和传播视频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被感情牵引,理性看待所见。

不要让善良的心被不道德的行为所愚弄,同时也呼吁网络平台和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虚假信息和欺诈行为的监管,以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和诚信。

在虚假面前,真相终将浮出水面,而欺诈最终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