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伊朗的军事动态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年初传出的30亿美元军售订单,到7月份突然放弃苏-35战机,再到9月份收购俄罗斯的雅克130教练机,伊朗的每一步都让人摸不着头脑。伊朗到底想干什么?它有什么更大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苏-35不合算,伊朗不买账

苏-35是俄罗斯空军的王牌战机,拥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和火力输出,是伊朗空军急需的现代化装备。伊朗的空军装备落后于世界水平,主力战机还是老掉牙的F-14和米格-29,面对美国等国家的制裁和威胁,迫切需要更新换代。

伊朗在7月份却突然宣布放弃购买苏-35。原因何在?据悉俄罗斯拒绝将苏-35的关键技术转让给伊朗。这意味着伊朗只能买到成品战机,而不能自主研发和生产。这对于伊朗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伊朗不想重蹈中国过去的覆辙:花大价钱买来苏-27,却无法自主掌握其核心技术。

伊朗的这一选择反映出其更高的军事和政治追求,也显示出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伊朗希望能够自主生产先进战机,摆脱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二、雅克130有妙用,伊朗有后手

9月份伊朗又引进了俄罗斯的雅克130教练机。这款教练机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其实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用于飞行员训练和战备任务,还可以模拟第四代和第五代战机的飞行特性。这就意味着,伊朗可能在未来引进更先进的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在2022年迪拜航展上展示了第五代单发战机苏-75“将军”。这款战机被认为是对美国F-35的挑战者,具有隐身、超音速和超视距作战等能力。俄罗斯表示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生产这款战机。有分析认为,伊朗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看,伊朗的战略布局就显得更加明智和精妙。一方面,通过放弃苏-35,伊朗表明了其不愿意被动接受别人提供的成品装备。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雅克130,伊朗为将来可能的技术合作和引进更先进战机打下了基础。

伊朗的这一系列举动体现了其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独立和前瞻。伊朗不仅考虑了眼前的需求,还着眼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即实现军事装备的自主可持续发展。这种战略思维无疑将给伊朗在未来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带来更大的自主权和安全保障。

三、资金与合作的可能性

伊朗的经济状况是其军事合作潜力的一大制约因素。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长期制裁影响,伊朗的经济环境相当恶劣。按照2022年的统计数据,伊朗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85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伊朗难以在短期内拿出巨额资金进行军事合作或技术开发,特别是在如此精密和资本密集型的项目如苏-75战机项目上。

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伊朗没有钱,而是在于资金如何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即使伊朗的经济总量不大,但如果愿意进行长期投入,其实是有可能在这种高端项目中获得一席之地的。

假设伊朗愿意每年投入十亿美元,在一个预计十年研发周期的项目中,最终的投资规模将达到百亿美元。这一数额或许能够让伊朗在苏-75项目中拥有一定的份额,从而在技术和战略上获得长足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直接的资金投入外,国际合作还有其他形式,比如资源交换或以物换物。然而在伊朗和俄罗斯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大国,对伊朗最主要的出口产品——石油,并没有过多的需求。

这意味着,即使伊朗愿意用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来换取军事技术或装备,俄罗斯也不一定会对这种交易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在资金和资源都存在限制的情况下,伊朗可能需要探索其他类型的合作路径。这可以是知识产权的共享,也可以是在其他非能源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交换

例如,伊朗在石化产品、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出口优势,这些产品或许可以成为与俄罗斯合作的另一种货币。

结语

伊朗的军事动作频繁而神秘,让外界猜不透其真正的意图。从放弃苏-35到引进雅克130,一系列动作表明伊朗的军事野心非常大,不仅仅是补充和升级装备那么简单。虽然资金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仍是合作的难点,但从长远来看,伊朗的军事战略可能正在朝着更加高端和自主的方向发展。目前来看一切都只是可能性和猜测。但无论如何这些动作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因为它们或许将重塑中东乃至全球的军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