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自己一生心血和抱负,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重要思想,从而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不朽的精神丰碑,同时也使范仲淹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越发雄伟高大起来。”9月20日,在邓州市举行的“第六届河南·邓州范仲淹文化节”学术论坛上,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曲延庆激情澎湃地说。

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由邓州市政协与河南省社科院联合发起,于 2005年成立,十多年来,在邓州市已成功举办了五次“范仲淹文化节”。

“近千年来,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精神,在范氏家族中一代一代传承着。他为范氏立的《范氏家训百字铭》千百年来年世代恩泽。”河南省科协《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范小红说。

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曲延庆的观点是范仲淹的一生堪称完美:他的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民本思想,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改革气魄,倡兴教育、提携人才、着眼长远的战略眼光,保卫国家、勇担重任的爱国情怀、缓解民族矛盾的高度政治智慧以及为官清正廉洁、为人乐善好施的君子情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时两个小时的论坛,20多位范学研究专家学者一一阐述了自己对学习和传承范仲淹“忧乐精神”的个人观点、心得。中国范仲淹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张希清和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穆朝庆作了精彩的点评。

“范仲淹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的道德文章、思想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为祖国、为人民不息奋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对于传唱范公‘忧乐’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自信心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和意义。”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执行会长杨德堂表示。

来源:邓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