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南昌起义,人们对秋收起义的认知比较少,可能是南昌起义在前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将领的原因。今天笔者和大家讲讲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韩浚。作为黄埔一期的学员,资历非常老,也是很早就加入了我党。如果南昌起义晚一点举行,他可能就赶上了。没赶上南昌起义,去了湖南参加了秋收起义,担任副总指挥。

相同的是,秋收起义也是以失败而告终,总指挥卢德铭还牺牲了。后来韩带着剩余部队去江西,在路上遭到了民团的巡查,双方交火,最终韩被捕,脱离了中共党组织,选择了在国民党军中任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参加了不多著名战役,像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等,立下了不少战功,没有浪费自己的一生所学。也正是这样,他升迁的速度也较快,内战发动时,他已经是73军军长了,中将军衔。抗日战争胜利后,蒋挑起内战,他虽然是不想自己人打自己人,但是上级的命令无法违抗,只能是和解放军作战。
1947年2月,莱芜战役打响,韩浚迎来了人生转折点。虽然两军兵力差距比较大,但是最终还是解放军获得了胜利,差点将第二绥靖区部队全歼,韩浚作为73军军长虽然是没有战死,但是手下部队都打光了。

他深知,自己这样回去肯定是没有办法交差的,看着解放军就要过来了,该怎么办呢?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华野部队发起了总攻,很快将他的部队围了起来。有一位解放军领导对着他们说道:“只要你们缴械投降,我们会优待你们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让手下都放下了武器。
作为国民党部队的中将,也没有难为他,将他关进了战犯收容所,和王耀武等人的待遇一样。新中国成立后,授衔仪式举行,昔日他的手下有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有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如果,他当时没有选择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找机会回到我军,以他的资历和能力授予大将军衔应该没问题。

但是,他选择错了,有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1961年12月,我国颁布特赦令,他在特赦人员名单之中。到这一时间,他被关押的日子已经接近15年了。被特赦后,他一直居住在武汉,国家给他安排了工作。1989年9月7日,韩浚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