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期间,一位志愿军战士正给一名美军俘虏剪头发。美军俘虏看起来很享受。志愿军一直坚持优待俘虏的政策。当时由于西方战俘吃不惯粗粮,甚至还专门为他们从国内调来大米、白面、猪肉。为了能让这些俘虏消遣娱乐,战俘营中还设有图书馆,并提供外文书籍。战俘们可读书看报,看电影、听广播,甚至还可举办读书会、座谈会与打扑克。这使得战争结束后,二十一名美军战俘与一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回国。

这是黄维与妻子蔡若曙。蔡若曙出生大户人家,对黄维非常痴情,但夫妻聚少离多。1948年,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蔡若曙与三个孩子被蒋送台。后来,蔡若曙知道丈夫黄维还活着,带着孩子偷偷返回。之后,蔡在图书馆工作,而黄维还被关押在功德林战犯监狱。蔡每个月都坚持寄钱给黄维。黄维在监狱中躲避了很多冲击,但蔡没有躲过,但她依然坚持等着丈夫出来。直到1975年,黄维成为最后一批被释放的战犯。

这个小女孩的造型与眼神从小到大从未改变。她的眼神既清纯又呆滞,还带着犀利。这注定是一个不一般的孩子。她就是被誉“最贵的精神病人”“波点艺术家”的草间弥生。这个名字听起来也相当的古典与优雅。她的波点艺术更是引领前卫半个世纪。这主要源于草间弥生从小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幼年时代就对现实生活中的圆点充满兴趣。她将自己眼中与心中的万物通过画笔表达出来。波尔卡圆点女王就这样诞生了。

1988年,一个叫声仔的19岁小男孩因患末期骨癌,左手要切除,一只眼也因此失明。一天,声仔听着“不羁的风”告诉护士希望见到偶像张国荣。不料,护士真得帮他打去港台,接线员也认真地将信息转达过去。一天,一位男子向登记处询问声仔的病房并悄悄走了进去。护士惊喜地发现,此人正是张国荣。张国荣不仅详细询问了声仔的病情,还送上亲笔签名的歌碟与相片。张国荣每天都与他通话,直到六天后声仔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