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子献血

194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血库成立。这也是因战争而设立的血库。应当时史迪威将军的请求,血库选址在昆明,主要为中国远征军反攻滇缅战事服务。当时,许多年轻人纷纷自愿献血。他们虽然不能上战场杀敌,但可以通过献血的方式为抗日贡献一份力量。国内的抗日军人也纷纷献血。其中杜聿明将军主动带头献血。当时化验计数完全由人工手工操作。血库的设备和冻干血浆设备技术在当时都处于医学发展的前沿。

小伙子制作水烟袋

1930年代,上海一位小伙子出尽了风头。许多大人与孩子将这位小伙子围得里三圈外三圈。原来,这位小伙在试用啤酒罐做的水烟袋。小伙子如痴如醉地吸着水烟袋。旁边的众人高兴而好奇地看着。很多孩子感觉非常的新奇。他们第一次看到用这些高级的罐子做的水烟袋,更想不到还能吸。然而,这种新奇的水烟袋并未传播开来。它只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但应该并不实用。现在,云南地区的老人还常用竹子做的水烟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着行李的行人

这是日本人出版的明信片中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人。这些人背着生活家当走出火车站。有的人胳臂上挎着篮子,有的人肩上背着包袱,有的人还扛着行李。这一场景令现在的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过去的人出远门不仅要随身带着换洗的衣服,还要带着洗漱用品。在清朝时,远行的人更要带着被褥,其中铺盖是必须要随身携带着的。如果住店不随身带着铺盖。客栈老板不仅不会让住宿还可能会去报官,害怕住店的是歹人。

拔牙

1915年,一名洋大夫手持一把拔牙的钳子正要给一位中国大妈拔牙。洋大夫一手按住大妈的头,一手要将钳子伸进大妈的嘴里。然而,钳子还未伸进嘴里,大妈的脸上已显出紧张不安的表情。旁边的大妈直勾勾地盯着那个钳子,似乎比面前的大妈更加的紧张不安。一百多年乾,不论国外还是国内,牙医给患者拔牙极少打麻药。他们都是手持钳子生拉硬掰地将患者的牙齿拔掉。患者明知拔牙很痛,但也知道长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