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135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警察,我不去把危险局面控制住,谁去?

王恩鹏照片

王恩鹏,一米八六的个头英姿挺拔,他15年的从警生涯片段,就在他谈笑风生间,慢慢在我面前展开。

他的故事是从他在2008年加入警队,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开始的。

十多年前,如今高楼耸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放眼过去还是一片一片的农田,村里连柏油马路都很少,大多是土路。

辖区村民经常来反映,说自家地里的菜被偷了。

虽然只是几颗白菜几根葱少了,但对于丢菜的村民来说,这不仅是财物的损失,更是因此少了几分安全感。

王恩鹏想过给菜地装摄像头。但当时,监控摄像头刚开始推行,田地里也没有装这个的条件。

“我后来想到在菜地里装一个移动监控,就是我自己。”王恩鹏说到这,笑了。

值班时,除了出警,他就开着警车在菜地附近转悠,甚至连吃饭都在菜田边,如果轮到全夜班,他就把警车停在菜地附近,自己打着手电筒在田边巡逻,他想着“就是要看看有我守着,谁还敢来偷菜。”

持续了几个礼拜“24小时守护”之后,居民们纷纷向他反馈再也没有丢过菜了。

因为这件事,很多村民都认识了这位“有脾气”的毛头小伙,只要看到他在巡逻就纷纷拿着家里种的蔬菜给他,看他实在不收,就把菜从警车窗户上扔进去,他很不好意思,赶紧抱上这些菜追上村民还回去。

事儿不大,但王恩鹏觉得十分重要,他形容这是“从警的启蒙阶段”,“因为从村民们信任的眼光中我开始领悟,社区警务工作,是一个要真正做到老百姓心里的工作。”

王恩鹏在社区走访

那年,王恩鹏25岁。

当时,他所在的派出所里,30多个民警,和他差不多年纪,都是新警,都是一点点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

当时,王恩鹏负责的是柳絮村,辖区常住人口不足1000户,外来人口有2万人。

村民们把空余的自建房用来出租,原本一个小村子,渐渐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热闹。

人多了,治安也复杂起来,打架斗殴时不时出现。

王恩鹏值班,有人报警称有人打架了。

王恩鹏迅速赶到现场,一下警车,闹哄哄的,两帮人正动着手,王恩鹏大声警告:“住手!”

可那会,王恩鹏太年轻,打得起劲的两伙人也听不进。

王恩鹏和同事插进人群制止,就在他上去刚控制一个人的时候,对方手上有块铁片,在空中划了一个圈,铁片从左眼划过,他突然感觉脸上有血流下来,“当时我还奇怪说这是谁的血溅到我脸上了,直到把人控制住后才发现自己的一只眼睛合不上了,整个眼皮都耷拉下来在眼前荡秋千,才反应过来哦这是我自己的血啊。”说起当时情景,他指了指眼睛,他说得轻松,听得我却一身紧张。

后来,赶来支援的同事一起将人制服。王恩鹏去了医院,听到医生说还好眼睛保住了,他有点庆幸,他更感到庆幸的是,幸亏受伤的人是自己,不是无辜路人。

“当时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就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遇上这种情况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我是警察,我不去把危险局面控制住谁去?”他说。

每个人在20来岁的年纪,浑身上下都是股劲儿,王恩鹏去医院把眼皮缝好就去上班了。

认识的人看到他,奇怪他的眼睛看起来怪怪的,关心问起来,他就说“去做了个双眼皮手术没做好。”

经过治疗,王恩鹏的眼睛功能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时隔多年,左眼皮上的那道疤痕依然清晰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隔多年王恩鹏左眼刀疤依然清晰可见

有间屋子里,有两只大号煤气罐。在火场中,这相当于是两颗“不定时炸弹”

这些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步入加速赛道,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标型建筑取代了昔日农田,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现在,常住人口有3万多人,外来人员有17万多人。

2013年,王恩鹏已经当了5年社区民警。

这5年里,他走遍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对每个村子的道路设施还是人员情况都熟悉,村民们也都认识他,时任所长说他是当地的“百事通”。

村里谁家有点小事有点纠纷,村民都会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出马帮助解决,他也总能第一时间穿过村里的小道出现在每个需要帮助的现场。

夏天的一天夜里9点左右,有村民打电话给他,说涂料厂后面的垃圾堆着火了。

根据村民描述看,王恩鹏初步判定火势应该不会很大,所以他和同事开着派出所里的小水车迅速赶到现场。

因为对村里的街街巷巷非常熟悉,他们比消防队先到,但到了现场,大家都吓了一跳。

居民民房旁边用彩钢板搭建的300多平米的棚户区,整个都处在大火中,连火场外都充斥着扑面而来的热浪。

这样的火势,必须需要专业消防队来救。

他赶紧让同事联系消防队,让他去村口给消防队带带路,免得村里的道路弯弯绕绕耽误时间。

紧接着,他又让村长和村书记赶紧把边上人员疏散,告诉村民们别再用水盆浇水了,这么大的火那点水根本无济于事,这种情况下人多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更加危险。

一对夫妻哭着跑过来说,“我们家有人还在里面。”

王恩鹏一听,没多想,戴上一个简易的防火面具便冲入了熊熊烈火之中。

王恩鹏跑进火场后, 四周除了火光就是浓烟,时不时还有被烧断的横木从头上掉下,他一边小心地避让,一边在一团浓烟中寻找着。

就在这时,他看到院子里有一个身影在乱跑,赶紧上前拉住他,仔细一看是一个老大爷,当时老大爷整个人已经慌乱了,急着要说话但是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他赶紧先把他拖出了火场拉到安全地带。

好在老大爷没什么大碍,王恩鹏又问他里面还有没有别人,但大爷吓得话都说不完整,结结巴巴地说:“老婆,老婆还在。”

火越来越大,晚一分钟说不定里面的人就没救了,王恩鹏往身上浇了点水转身又冲进去了,挨着一间间屋子找过去,等找到里面的一个房间时,看到一个阿姨还在屋里找东西。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跑还收拾东西?”王恩鹏急坏了。

王恩鹏冲过去连拖带拽地就把她救出来了,后来,阿姨说自己是想把家里的钱找出来带走。

两次冲进火场,王恩鹏吸入了大量浓烟,他回忆说当时感到自己头晕。但他再一次往身上浇水,转身第三次冲了进去。

听他回忆起这些片段,我感到震惊:因为那会火势肯定更加大了,他这再进去很可能出不来了,直到他告诉我,他为什么要再冲进去的原因,我的震惊变成了佩服。

前两次进屋找人时,他看到有间屋子里,有两只大号煤气罐。在火场中,这相当于是两颗“不定时炸弹”。

他想把这两颗“炸弹”弄出去。

他跑到放着煤气罐的屋子后,原本准备把煤气罐抱起来带走,可是,煤气罐已经被烧得非常烫手了,他只好放下,把警服脱下来裹到煤气罐外面,才勉强抱了起来……

与其事后痛心,不如在事前多走几次社区,多宣传一些安全知识

把这两个煤气罐抱到屋外,王恩鹏看到赶来的消防队,跟他们说了几句情况,人就昏倒了。“其实 我当时整个人已经脱力了,全靠一点意念支撑着”,他回忆说。

当他清醒过来,火扑灭了。他问起来看望自己的同事现场情况,在他的再三追问下,同事才告诉一个无比痛心的情况。

原来被救出的那对老夫妻,晚上出门去散步,为了防止家里三个小孩子跑出去,把孩子在的那个屋子的门锁上了。火灾发生的时候,三个孩子都没能逃出去,消防员踹开门进去的时候,三个孩子紧紧抱在一起已经不成样子了……

王恩鹏难过了很久,一直自责,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点,总是在想如果当时门不是锁着的,如果当时怎么怎么样,孩子说不定能活……

自责后,他也反思:如果站在一个事后全局的视角来说,所有人都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甚至连这次火灾都不一定会发生。他觉得,与其事后痛心,不如在事前多走几次社区,多宣传一些安全知识,预防这样的悲剧发生。

这次大火,给王恩鹏留下了后遗症。

抱煤气罐时,煤气罐上面的胶皮融化了,滴下来沾到他手上,把手部的皮肤烫坏了,他谈起自己受伤,还很乐观,“相当于给我做了一次免费的永久脱毛,据说外面做一次脱毛还挺贵的。”

更严重的是,现在,一到花粉传播的季节,他的哮喘就会发作。

这是因为救火过程中吸入了过量的浓烟,他患上了沉积型肺炎,肺部留下了永久的钙化灶,后来又演变成代谢综合症导致的,肺活量也从原来的7500降到了5000。“也好,我爱人知道我花粉过敏,也不让我买花了,从这方面来看,我还省了很多买花的钱,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他开玩笑地说。

王恩鹏因救火昏迷被送至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走,多访,多交流,和居民成为互相信任的朋友,才是打开社区警务工作的最佳方式

警队里,有句俗语,叫“上边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达了派出所工作的繁忙与复杂。

“上边的千条任务”最终都要汇聚到“下面派出所”的针眼里,作为一个基层警务机构,派出所的职责涉及了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接处警、治安巡逻、调解纠纷、社区安防、打击犯罪、户籍管理等等,这些任务需要派出所民警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并且需要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和处理。

王恩鹏做了这么多年社区民警,他理解社区警务的核心就是:化解。

这份化解成不成功,关键靠民警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几年前,他负责的社区适逢拆迁改造,原来的农村自建房改造成整齐美观的住宅小区,小区建了围墙。

但其中有个小区发生了怪事。小区围墙隔三差五地被推倒了。

经排查,王恩鹏发现,是一位70多岁的大妈每天深夜都会把刚补好的围墙推倒。

他找到这位阿姨,向她解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大妈不仅不予理会,还有很强烈的对抗情绪。

到底是什么让大妈这么做的?

王恩鹏想和大妈好好聊聊,了解了解老人的心理。当然,一开始他单独去找大妈,大妈也没好气地回应。

几次沟通下来,王恩鹏觉得,老人没什么“坏心思”,她这么做就图个自己方便。

老人之前一直是在农村生活,拆迁前老人每天在自己菜地里种种菜,拆迁后虽然搬进了楼房里,可每天依然要去地里打理打理,但因为围墙刚好挡住了老人的路,去菜地要绕很大一圈,所以她才会经常把围墙推倒。

王恩鹏也耐心地劝导,告诉她围墙不是为了限制她,而是为了保护整个小区的安全,如果没有了围墙,万一有小朋友跑出去被车撞到,或者有小偷进来,都是很危险的事。

理说明白了,老人也点头了,但王恩鹏觉得情还没到位。

从那以后,王恩鹏常去老人家串门走访,经常帮她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一来一去,老人放下戒备,把王恩鹏当成了可以信赖的亲人。

老人后来去世了,有时候,王恩鹏巡逻看到老人生前农作的那片菜地,会想起她。

“你不去走访,不走到居民身边,他们就对社区民警没有印象,更不会有感情”,王恩鹏觉得,多走,多访,多交流,和居民成为互相信任的朋友,才是打开社区警务工作的最佳方式。

这些年里,王恩鹏留意着居民们的变化,有的孩子从小学生变成了大学生,有的外来打工者在这里扎了根,有的企业从几间厂房起家到有了几家分厂……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王恩鹏也欣慰。

王恩鹏在社区走访

我们事后才知道,他恐高

“他总是把事情做到极致,对自己特别狠。”这是徒弟沈建对师父王恩鹏的评价。

2020年1月7日下午,正是隆冬。开发区一处建筑工地,一个小伙爬上100多米高的塔吊铁架上,疑似轻生。

处警的民警和围观者都在劝着、安慰着,但小伙还是不为所动。从断断续续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因为家里出现变故想不开。

王恩鹏出现了,快步走向塔吊,他一步步爬上去,爬到100多米的塔吊,径直走向小伙,坐到他边上,“有什么问题,和我说说“,王恩鹏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青年小伙,他的话里带着过来人的成熟和善意,让小伙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半个多小时的劝解后,小伙放弃了冲动的念头,走了下来。

“我们事后才知道,他恐高。”沈建心疼地说。

王恩鹏与徒弟沈建

王恩鹏无论天热天冷,总穿着靴子,是为了避免自己脚再度受伤。可徒弟沈建一语道破,“不出意外的话,还是会出意外的。”

王恩鹏的脚伤是旧伤。

2016年一天晚上,他下社区走访时,不小心扭了下,当时脚肿了很大,大家都劝王恩鹏早点回去看看,但王恩鹏还是坚持着把社区走访的工作做完才返回所里,回到所里,又因为手上还有其他事情,自己就简单地处理了一下。

第二天,他原本想去医院检查,但正好又遇到辖区居民为孩子上学的事上门求助,又没去。

去医院的事,一拖再拖。“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师父就一定在社区里走访,别看他腿上有伤,但是手机里记录的步数连我们年轻人都比不过他。”也许和高强度的走动有关,他的伤势最后发展到连走路都困难了,在领导的再三命令下,才请假去上海一家医院检查。

医生检查后,说王恩鹏的这只脚的韧带功能已经丧失了,需要植入人工韧带才能治好。

王恩鹏没想到这么严重,他还以为治疗下很快自己可以回去工作了。听医生说要做手术还要恢复很久,他又决定放弃手术,选择保守治疗。

这就有了他穿长筒靴的前因,这是按照医生嘱咐,穿着长筒靴可以避免习惯性扭伤,同时,他每天都在积极地做康复训练。

即便如此,意外还是有。

王恩鹏值班接到报警:社区里有人疑似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了。

他急着赶去止损。阻止诈骗,就是和骗子抢时间。

这一心急,下楼时,他又一扭,摔倒了,他无法站起来。

同事带王恩鹏去医院检查,因为误诊又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来,专家一看,“你这是脚骨断裂啊。”

但当时,医院里能做这个手术的几位医生都在外无法安排马上手术,只好临时打石膏做个紧急处理……

王恩鹏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拖着打着石膏的脚又去上班了……

王恩鹏每年都会给孩子们上一堂安全防范教育课

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小王,你又来啦……”前段时间,同事经常在王恩鹏办公室看到他正在埋头写作业的儿子。

其实,那段时间,王恩鹏的妻子因病住院手术,他白天上班,下了班再赶到医院陪护。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为了不影响工作,就把孩子接到所里同吃同住。

去年年底,区公安局部署开展了出租房屋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开发区辖区大量公寓楼、城中村、农村自建房对外出租,是此次整治的重点区域之一。一开始,很多房东对这项工作并不理解,有的甚至还有一些抵触情绪,整治工作一度推进缓慢。

王恩鹏挨家挨户给房东们做思想工作:“这些违规搭建的隔断如果不拆,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很多居民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当年“救火英雄”,听得进他的话。

整治工作顺利展开。

现场粉尘弥漫开来,在现场的王恩鹏咳嗽不止,同事劝他,他却说,“你们去忙其他工作,整治工作还是我去。”

几个月的连轴转,加上吸入了一定量的粉尘,王恩鹏的咳嗽愈发严重,直到出现了高烧症状,他才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医院。经检查,他的肺部反复感染,再一次住院接受治疗。

“他总是把最棘手的工作留给自己,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我们。”有这么一个榜样在身边,同事们都被激励着。

师徒两人走访企业

7年前,沈建还是一枚社区新警,刚从师傅王恩鹏手中接过叶泽湖花苑社区。“我们辖区的特点就是企业多、员工多,服务好企业和员工,社区警务工作就做好了一半。”

王恩鹏常带着沈建走访辖区的大小企业,排查风险隐患,收集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有这么一个师父助阵,很快,沈建就上手了,独立开展日常工作了。

几年前,辖区一家企业的管理层找到沈建。原来,企业由于生产需求扩大了产能,员工数量从原来两三千猛增至近万人,管理难度骤增,希望派出所能帮忙出谋划策。

沈建没经验,向王恩鹏寻求帮助。王恩鹏带着沈建去企业,从生产车间到外部道路,从治安警情到诈骗警情,师徒二人白天在企业调研,晚上就回到单位分析数据。

经过一周时间的研究,师徒二人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解决方案。除了在企业内部成立驻企警务室,派驻一名反诈专员外,还请交警部门对外围的道路进行了人车分流……

这家企业内部的违法犯罪警情和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均实现了大幅度下降,周边道路也没有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

现在,社区警务越来越高科技,王恩鹏所在的派出所正在建设智慧社区,社区警务室设立了一站式服务,“智汇e家”、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平台、“智慧公寓”等新市民服务系统,居民们不用跑来跑去办事,信息登记、掌上租房、安全防范宣传等事在手机伤就能完成。

对王恩鹏来说,科技也在逐渐解放着他的“脚力”。

但他依然喜欢自己走街串巷、脚踩在路上的踏实感,他一直坚持:“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对得起这身警服,要把社区每一个人都放在心里,要用自己的双脚走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安全整治专项工作

个人档案

注: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其它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 :二宝

编辑 :胡冰

排版 :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