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谢!

前脚“拜鬼”后脚忏悔?

2001年10月8日,在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鞠躬默哀的人,正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然而就在一个多月之前,他刚在靖国神社拜完“鬼”。

虽然日本首相在就任首相后参观靖国神社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但这位“笑面法西斯”参拜靖国神社仍然引发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不满,特别是受到我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强烈谴责。

两个月后,小泉纯一郎访华之旅开始了,来到中国后,他就参观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对日本法西斯曾经犯下的罪行表示反省和道歉。

在这场参观之旅结束后,他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了“忠恕”两个字。

那么,包藏祸心的小泉纯一郎在这两个字背后,又暗藏了什么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参观靖国神社的军国主义分子,在卢沟桥抗战纪念馆所表现出的反省和道歉会是真心的吗?

战后的长命首相

1942年,小泉纯一郎出生在日本神奈川县,他在应庆大学经济系学习过,又曾经在英国伦敦大学留过学,直到1969年,他的父亲因为癌症去世,他才回国。

回国之后,受到家族的影响——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是州议员,于是他也参加了日本的议员选举,准备踏足政界。

但遗憾的是,这次选举没有获得成功。

直到1972年,30岁的小泉纯一郎才第一次当选日本众议院议员。

这也成为他踏足政界的开端,因为继承了父辈强有力的后援团体,他的政坛之路走得格外顺畅,不断获得升迁。

在他长达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凭借着稳固的选举地盘和政治资金收入,成为政坛的强劲人物。

一直到2001年,他成功当选为自民党总裁,并出任日本第八十七届内阁总理大臣。

他也因此成为日本战后的第三位“长命首相”:在任时间达到了1980天,仅次于此前的佐藤荣作和吉田茂。

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无信不立”,并且将英国首相丘吉尔作为自己最崇拜的偶像,当选为内阁大臣后,他一直以“改革者”的姿态活跃在日本政坛。

担任首相伊始,国会演讲中,小泉川一郎就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口号:“没有改革就没有未来”“没有改革就没有经济增长”,他也因此获得了日本国民的支持。

小泉纯一郎以他独特的形象,和叛逆强势的做派,以及没有复杂派系的背景,重新点燃了日本民众的改革希望。

一时间,他仿佛像明星一样受欢迎,成为“明星首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上,任何改革的道路都绝对不会是平坦的,小泉内阁的改革之路在起步阶段也同样遇到了重重阻力。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邮政民营化改革,虽然遇到了阻力,但他仍旧以坚决的态度完成了这次改革。

严格来说,小泉纯一郎是二战后日本第一位真正的“总统型”首相。

在他的执政历程中,他从制度层面树立起了首相的权威,后继者们都希望能够重现他的明星效应。

在日本的内政方面,小泉纯一郎的确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胜利,他自始至终都努力贯彻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理念,为日本社会的经济改革也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但外交方面,小泉纯一郎因为在任期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使得他在国际上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贬损和谴责。

靖国神社是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颠倒黑白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了罪恶的地方。

在这里,能够为罪恶的侵华战争树碑立传,能够将日本军国主义炮制的九一八事变和进攻上海等侵略行径美化为光荣事迹,并将那些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们当作“为国殉难者”供人顶礼膜拜。

这里是日本右翼势力鼓吹军国主义的大本营,每年8月15日,日本右翼势力都会举行参拜活动,来宣扬罪恶的军国主义思想,美化那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

这是一个充满了罪恶的所在,小泉纯一郎在任期内共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他也是任期内参拜靖国神社最多的日本首相。

这一举动,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也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甚至影响到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是中日关系受到影响的重大事件,而小泉纯一郎在任期内不顾国内国际舆论的反对,一意孤行坚持每年都参拜。

这就使得自2001年以来,中日关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冰点。

所以,参拜靖国神社已经成为小泉纯一郎的政治特色,甚至成为他的一张外交名片。

前脚“拜鬼”后脚忏悔

2001年,刚就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身着黑色燕尾服,在一众支持者的簇拥下,前往靖国神社主殿,对供奉在这里的1000多名战犯进行参拜。

这也是他出任首相后的第一次参拜。虽然在正式参拜之前,小泉纯一郎早就放出了消息:他将在8月15日,日本战败的这一天,参拜靖国神社。

此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了中国等亚洲国家和日本国内多方人士的强烈反对,迫于压力,小泉纯一郎不得不临时改变了参拜时间,在8月13日这天进行参拜。

我国政府得到这个消息后,在8月13日的下午,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向日本方面提出严正交涉,此举是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

但小泉纯一郎仍旧一意孤行,在8月13日这一天如期举行了参拜仪式。

此事在我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我国人民愤怒了。

8月15日这天,30名清华学子向日本驻华大使馆递交了抗议书,并在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前打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横幅,高唱爱国主义歌曲。

晚间时分,清华学生继续组成游行队伍,使馆附近的行人见状,也纷纷加入了游行,人群情绪高涨,高呼口号抗议日本政府的军国主义行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前的抗议活动为开端,上海、沈阳、深圳等地的师生和群众都自发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活动。

反对声音当然不仅仅在我国出现,日本国内各政党也纷纷发出声明和谈话,对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进行抗议和批评。

国内国外的反对声音的确对小泉纯一郎造成了影响,他的支持率开始降低。

八月中旬刚在靖国神社拜完鬼,八月下旬他就宣布自己将要在十月初访问中国和韩国。

而访问中国的时间敲定在2001年的10月8日。

这天早上,小泉纯一郎乘坐的飞机在我国降落。将近中午时分,他来到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当然,这次参观行程并不是我国政府安排的,而是日本自己提出来的。

我们同样对小泉的提议感到惊讶,本来还担心他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事实上,在参观现场他所展现出来的形象都是庄重且充满歉意的。

当面对纪念馆前“血肉长城”的巨幅雕塑时,小泉纯一郎朝着雕塑鞠躬、献花圈和默哀。

他还在现场发表了讲话,他说:我对因那场侵略战争而牺牲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

当在馆长的带领下,翻阅当年抗战胜利的历史资料时,小泉纯一郎的面色凝重,并没有任何轻佻的意味。

他还表示,日本政府将会正视和反省历史,不再发动战争。

对卢沟桥抗战纪念馆的参观之行很快就结束了,即将要离开时,小泉纯一郎提到自己想要留下两个字来纪念这段行程,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等到工作人员拿来纸笔,他提笔写下了“忠恕”二字。

尽管这次参观小泉纯一郎表示了忏悔的意思,但是回到日本后,接下来的举动都显示他本人并没有放弃此前错误的历史观。

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连续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忠恕”的真正涵义

纵观小泉纯一郎,前后对于抗战的态度,我们不难发现,此人的行为前后是十分矛盾的。

上任之初,参观靖国神社,紧接着,又来到中国的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并忏悔,待他回到国内后仍死性不改,坚持每年都参拜靖国神社。

那么,我们不禁要怀疑他在卢沟桥抗战纪念馆所表现出来的那一通看似在忏悔的做派,是不是在做戏?以及他临走时写下的“忠恕”二字又有哪些真正的涵义?

我们首先来看“忠恕”这两个字的出处。

小泉纯一郎是个中国通,也是一个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爱好者,就像前文提到的,他将“无信不立”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一样,“忠恕”也是出自《论语》。

我们之所以将小泉纯一郎的行为,看作是忏悔,就与这两个字原本的含义有关,它是指推己及人和尽心为人。

乍一看,我们会以为他是想要通过实际行动请求我们的原谅。

但根据小泉纯一郎本人的解释,这两个字却代表着宽恕和体谅,还有那么一丝理解的意味。

很明显,他的意思是让中国体谅日本,理解日本,不要总是揪着几十年前的事情不放。

他并不是真的道歉,也不是真的忏悔,而是借这两个字埋下一颗雷。

所以他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也是处心积虑的,这场参观本质上是一场虚伪的作秀。

尽管在参观过程中和参观后,他都发表了一些有着道歉意味的讲话,但他的内心却是不屑一顾的。

这次访问中国,仅仅只有一天时,甚至他早上来到中国,晚上就回到了日本,与中国也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其主要的行程就是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次访问中国,只不过是他在参拜靖国神社后迫于重重压力,不得已之下,想出来的挽回支持率的做法。

等他回到国内,就立刻也露出了狐狸尾巴,甚至恢复了本来面目。

他仍然企图利用所谓的靖国史观来树立一种历史符号,希望通过这种错误的民族情绪来转移国民视线获得支持,甚至挑起中国韩国与日本的对立。

同时,在小泉执政时期,中日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冰点,除了每年一次参拜靖国神社外,他还修改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扭曲和美化侵华战争。

除此之外,他还炮制了“租借钓鱼岛”事件和“东海之争”,这些政治事件都使得原本已经处于低谷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小泉内阁对于日本在二战中的罪孽,他们心知肚明。那为什么还要坚持掩盖日本的罪孽呢?

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他们要获得本国军国主义分子的支持,通过民族主义情绪来增加自己的支持率。

其次,小泉内阁希望借打击中国来加强与美国的联系,当然,这背后也少不了美国的操纵。

结语

小泉纯一郎虽然在执政时期赫赫有名,但在破坏中日关系方面却是臭名昭著的。

在他执政的这几年,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倒退,成为中日复交以来的最低谷。

最主要是因为小泉内阁屡次挑战中日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他无视中国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一意孤行拜鬼和美化侵华战争。

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不论是在经济领域,地区安全,还是环保节能方面,中日两国的联系都越来越紧密。

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损害对方的利益。

同时在抓紧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同时,也不代表要忘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