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号,我妹忽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说:“姐,你快看家族群,咱妈又爱开始作了”。

对于妹妹的话,我从来没有怀疑,我母亲的性格挺怪的,我从小对她莫名有心理上的畏惧。

只要她认定的,别人说破天也没用,只要她同意做的,你想改变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一句话,我母亲的个人控制欲很强,上控制我奶奶,对我奶奶百般挑剔,中控制我爸爸,整天说我爸爸是废物,下控制我姐弟三人,一旦不合她的心意,那不是打就是骂。

说实话,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我如今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心态,也算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了,但凡有点自闭症的,可能很早就有了抑郁症。

我急忙打开家族群,里面早已经闹翻了天,叔叔伯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都在议论,而我爸则一个劲的道歉,说我妈心情不好,多喝了几杯乱发朋友圈。

我怀着疑惑的心情往上爬楼翻找聊天记录,当我把消息全部看完时,我终于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月三号晚上七点,我母亲在家族群发了几张出去玩的旅游照,并附上留言:“家人们,今天去了大理旅游,你们看洱海好漂亮呀!”

这些照片有她的个人照片,也有几张风景照。

我妈发完后,四十几人的群,只有一个堂妹回复:“二婶,你是一个人去的吗?”

除了这个堂妹之外,其他无一人回应,也没有人询问,时间大概间隔了有一个小时,我母亲又再次发言:“我每次发照片进来都没有人回应,这个家族群不就是大家交流的地方吗?既然没有人回,那我就退群了,祝你们生活安康”。

之后,我母亲竟然真的退群了。

在我母亲退群后没多久,大伯就出来说话了,其他人也都跟着回应。

大伯:“刚刚下班没看见,这是闹哪样”?

堂哥:“二婶,谁没事天天拿手机看呀!我的群都关了,没那个时间”。

大叔:“我刚来,这是发生什么了”?

大娘:“小莉生气退群了呢!”

堂姐:“谁叫你们不活跃点,我看二婶都发了好几条朋友圈了,这群都没有人说话”。

堂弟:“大家不是工作就是上学读书,谁有空天天守着群聊天?真是服了”。

见大家聊得火热,我父亲急忙出来说是我母亲手滑,心情不好,让大家谅解。

可是,我母亲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我父亲的解释显得很是苍白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我母亲就有一种她说什么,别人就得回应的心态,你要是不回应她,她就认为你没把她放在眼里。

还记得前两年我读大学时,我母亲就对我进行了约法三章。

1:读大学时不准谈恋爱,必须得好好学习。

结果:我的确做到了,大学不谈恋爱,造成的结果是现在我也不谈恋爱,以前不敢反抗,现在毕业独立工作后,我直接选择了忽略母亲的催婚,只要她一提这件事,我就说不敢谈怕被批评,她说现在可以谈,我说有心理阴影了。

2:每天吃什么,消费多少钱必须做账报数。

结果:毕业三年到现在,我都还被朋友说很抠门,我其实不是抠门,我是养成了记账的后遗症,由于读书时每天做账报给母亲,造成了我不敢多花钱的习惯,只要每天多花一点点就会被训斥,四年来,我变成了一个抠门的人。

3:出去玩,或者在学校,必须每天报一次位置。

结果:母亲对我管教很严格,出去玩要给她报备行程,以及和谁去,甚至还要全程照片查看有谁和我在一起,哪怕不出去玩,每天在学校也得给她发一遍位置,这直接造成了我大学四年出去玩的次数寥寥无几,大家因为母亲的性格也都对我敬而远之。

其实不止是我,我弟弟妹妹也都有如此的遭遇,母亲强大的控制欲让我们苦不堪言。

说真的,就如同上面所说,要不是我有强大的乐观心态,有自卑心态的人早就抑郁了。

我之前与弟弟妹妹交流过,也询问过父亲,我发现母亲的这种性格并非是与生俱来的。

父亲说:“我以前娶你妈时可温柔了呢!要不然我也不会娶她,自从你妈去镇中心小学教书后她就变成这样了”。

其实父亲不说,我与弟弟妹妹也猜到一二,我母亲教育我们的方法,典型的就是老师管学生的方法,她没有把我们当成她的儿女,把我们当成她的学生来管理了。

学生对于老师,有天然的服从,没有学生刚不停老师的话,老师的话也必须及时作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对我们姐弟的控制欲,大概率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前两年她还没有退休时,我就曾经在她的班级群里发现端倪。

比如说,我母亲在班级群发一条消息,就会有很多人回复,其中的几条消息如下。

母亲:“今天的课堂作业已经布置了,请各家长检查签字,并于今天晚上给孩子辅导,明天讲课时需要用到”。

“下周一学校组织开家长会,这次的家长会很重要,请各家长务必准时到场,不到场者后果自负”。

“五年级三班参加六一儿童节评选美丽班级活动,活动照片主题已经发到群里,请大家帮忙投票并分享到亲戚朋友的群里”。

我母亲每次发完这些消息,下面都是一群密密麻麻的回复。

大多都是:“收到,已做”之类的话。

得到众人的回应,我母亲便心满意足的放下手机了。

从这里便可以得知,我母亲多年的执教生涯已经养成了众星捧月的性格,那便是她有发出需求消息,别人就一定得回应。

一旦别人没有回应,她便以为自己不受到别人的重视,被别人忽略了。

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让她很难接受不被别人赞美的性格,我母亲退休后经常一个人与她那帮闺蜜老太太去旅游,朋友圈都是发的旅游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圈的照片还有其他老闺蜜观看并给予回应,倒也没有让她觉得无趣,这次不知道她怎么把照片分享家族群里,见没有人回应后心中便有些不舒服,说出了退群的话。

代入我母亲的视角,长期被回应,被赞美的她发出照片后不应该反应平平,大家应该踊跃发言询问她去了哪里,玩得怎么样!

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母亲那奇怪的虚荣心。

我刚看完群里的消息,我母亲就打电话来了。

我接通电话,她那边就传来一阵质问。

“今天我发的照片墙你怎么没去点赞?难道你也和家族群里面那样,嫌我烦”?

忽然!我觉得母亲就像一个老小孩一样,发了朋友圈就得斤斤计较,让我们去捧场。

我说:“刚下班没看见,待会去给你点,还有你发你照片就行了,不要发那些乱七八糟的短视频,那些都是骗人的”。

有时候我真想把母亲的朋友圈给拉黑了,可是她每次都会注意到我们有没有给她点赞,如果没有又会心心念念生气好几天,说什么长大了不听话了,翅膀硬了之类的话。

让人听了很是不舒服。

可是每次,母亲都会往朋友圈里发一些莫名其妙的短视频,还有一些来路不明的毒鸡汤,让人看了防不胜防,也烦不胜烦。

她之前就分享转发好几次到家族群里,有一次弟弟对她发脾气后,母亲就没有在发了。

母亲如此态度也让我有些不舒服,就直接说道:“我不上班你给我钱?或者给了每天用多少都得记账?谁没事天天盯着朋友圈”?

“你是退休了,我还要上班呢!”

“还有,你从家族群退出去,真不怕让大家伙笑话,你是还没退休吗?当谁都是你的学生呢?你发一条消息就得让大家马上回复你”?

“先不说大家伙都有事情要做,哪怕大家抱着手机没事做,回复是情意,不回复那也无可厚非,为什么就一定得回应你”?

“这些年,你控制我们姐弟三还不够吗?还想控制大家伙?”

“今天我就说到这里,你去问问别人,包括我父亲,看看到底是谁的错”。

出奇的,母亲并没有因为我的反驳而发狂,她反而说了一句:“我知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知道母亲有没有听进去,但我清楚,想要让她有所改变,这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以,当我看见别人发了这一条消息时,便有些感悟,因为我母亲也是这样。

或许,这不应该以玻璃心来称呼吧!是渴望被大家在乎?还是纯纯的控制欲?

这可能无法分辨。

如果只是渴望被在乎,其实并不会如此歇斯底里,因为渴望被在乎的人反而更加自卑一些,如果发出的消息没有回应,更多的只会默默承受,而不是突然翻脸。

对于这种心态,我研究了一下,这里面其实也有“旁观者效应”,群里并非谁也没有回复我母亲,我堂妹就回应了,其他人认为既然有人问了,那我就没必要问了。

可是在我母亲看了,这些都是回复不及时的表现。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社交焦虑”与“社交忽视”也存在,因为是家族群,大家彼此也都很熟悉,认为回不回复都一样,或者不知道该回复什么。

其次,我母亲发的照片带有一些炫耀性子,你出去旅游发到群里,是让大家夸风景好还是人漂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带炫耀性质的朋友圈会给人带来一些不适感。

这种不适感在亲朋好友间其实是很容易发生的,因为这涉及到大家的地位、辈分、收入以及利益关系,我母亲如此高调的行为,容易让其他人认为我母亲有抬高自己的表现。

这样一来,与其回应,还不如不说,因为回应了就代表认可,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默认。

所以,很多人遇到这种带有炫耀成分的朋友圈,大多都是以沉默应对,不是不说,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母亲,一辈子性格强势,在情商方面却有些欠缺,以为有退休金,加上还是老教师的关系,认为大家伙都应该围着她转。

其实,她的个人生活,其他人并不感兴趣,也没心情去关心,我也没想到,母亲会选择退群这种方式,不仅让自己处于下风,还得罪了别人。

对于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处理呢?

退群的做法妥不妥?如果换做是你,你又该怎么处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