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图片报》9月20日报道称,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联大发表演讲时,面对的几乎是空空如也的大厅。
“难道德国总理的讲话,就没有人会感兴趣吗?”该报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接下来它给出了一个颇能自我安慰的解释——类似这种联大会议演讲,台下外交官大面积缺席,并不能直接证明国际社会对演讲者的藐视。
“事实上,只有在美国总统演讲时,大厅内才会基本坐满听众。随后,它就变得越来越空了。”

但是,作为欧盟老大的德国,在联大遭遇如此礼遇,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意外。俄罗斯议员普什科夫在社交平台发文评论称,观众的大面积离场,是对柏林发出的严重警告。
“朔尔茨总理在联大会议上的听众寥寥,这可能是联大历史上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对他本人,对德国的立场都不再感兴趣。历史的列车已经驶过了‘柏林’站台。新世界的决策权正产生于其它地方。”
俄乌冲突之后,欧盟不得不紧随华盛顿的指挥棒起舞,这直接导致整个西方只有一个美国的声音,欧盟被严重分裂和边缘化,德国的国际地位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弱化,面临着沦为美国小跟班的尴尬处境。

【美国2024大选将决定乌克兰和台湾的前途命运】
美国《国会山报》评论员约瑟夫·博斯科近日撰文指出,明年的美国大选可能会决定乌克兰和台湾的命运,以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未来走向。
“即便拜登成功连任,我相信,普京也会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地缘战略目标。这是因为特朗普此前宣布的战略,本质上就是拜登政府正在遵循的政策——协助乌克兰阻止俄罗斯的全面入侵,收复2022年失去的领土,但俄罗斯于2014年在乌东和克里米亚占据的大部分领土仍维持现状。美国人尊敬、钦佩英勇的乌克兰人民,但也为他们感到惋惜和遗憾,因为美国政客们的反复无常和无端恐惧伤害了他们。最终,在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亦或拜登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乌克兰将被迫屈服投降。”
“一旦成功选任,拜登可能会决定采取比特朗普更轻率的办法,当年特朗普从阿富汗仓促撤军,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