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也是生机盎然夏天与寒冷萧索冬天的过渡,所以秋季也正如刘禹锡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当然了,如何看待秋天完全可以从不同的心境出发,比如经过一夏天血战却收获无几的乌克兰政府和乌克兰军队,此时面对“9”开头的日历和逐渐清凉的天气,心情必定好不到哪里去。而成功阻止了乌军反攻的俄罗斯人,此时的心情即使不能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也会为他们取得的阶段性胜利而庆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炮兵在击败乌军反击中立有大功)

严格来说,乌克兰人沮丧的原因不止是他们付出惨重代价却几无收获,而是另外两个关键原因,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美国的态度。截至目前,乌克兰的反攻超过100天了,虽不知何时能落幕,但若是史书能为乌克兰人记上一笔,大概率会相仿拿破仑的“百日王朝”,把这次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的进攻称为“百日攻势”。

全世界都看到了,“百日攻势”下来,乌军连西方制定的最低目标都没能达到,却损失了几乎所有战前训练的精锐部队,北约送来的多种主力装备被摧毁,乌军既没能夺取相当数量的土地,也没能攻克一两个堪称“要塞”的地区,更重要的是距离“击败俄军”这个目标仍相差甚远。在这样的背景下,北约只能认为,即使将远程弹道导弹和F-16这个级别的战斗机交给乌克兰,也起不到预想中的作用。

(或许美国人都不相信F-16能改变战局)

更致命的是,对抗俄罗斯无人机和电子干扰的成本正在逐渐上升,如果北约和乌克兰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昂贵的战争成本很快就会拖垮西方本就外强中干的经济。

与此同时,就像美军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上将所说,乌克兰只剩下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时间,等到进入深秋,乌克兰东部地区会迎来不算很长但冰冷无情的雨季,届时整个战场会被泥浆填充,后勤供应将变成任何一支军队的噩梦。理论上来说,雨季对防守的俄军来说也是可怕的,但相较于可能要踏着泥水进攻的乌军,他们的处境无疑要好得多。

如果再加上越来越短的白昼、不知何时突然降临的大雨或雨夹雪,对士兵来说最简单最基本的操作也要拼尽全力。即使他们成功地在俄军防线上打开缺口,行动艰难的装甲部队也很难及时扩大战果,防止俄军再次堵上漏洞——这还没有考虑到俄军拥有的空中和炮火优势,如果也算上,乌军在这种环境下进攻等于自杀,俄军会非常乐意帮他们实现这个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乌军的装甲载具基本消耗殆尽)

所以包括五角大楼在内,整个北约都认为最迟在10月底,乌军就应该转为就地防御,同时北约应该给予乌克兰更多的防空系统,确保乌克兰在这个冬天可以保卫民用设施不被俄军摧毁,熬到来年开春以后拿到新一轮援助,再开启新的“春季攻势”。不过也不难预料,俄军在这个冬天不太可能如去年优柔寡断了,很大可能会集中攻击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如电厂、水厂和供暖设备等等。

相比起时间,美国态度的转变可能才是决定乌克兰抵抗决心的根本。不久前白宫发言人约翰·柯比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冲突升级不仅不利于乌克兰人民,也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乌军用“海马斯”袭击克里米亚也不少了)

意思很明确,就是直接敲打乌克兰政府,明令禁止乌军用北约援助的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不过这估计还是嘴上一套手上一套,乌军利用无人机和导弹对俄罗斯境内尤其是克里米亚半岛发起袭击不是一次两次了,俄罗斯的损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约翰·柯比这一句,看似坚定实则不过是美国企图撇清责任而已。

同时还强调了一下,向乌克兰提供远程ATACAMS远程导弹的问题“尚未解决”,国会和白宫还在讨论中,没有达成“部门间”的协议。翻译一下,就是美国通知泽连斯基政府,拿到这个导弹以后无论干了什么,都是你们乌克兰政府的事,与美国无关。就算乌克兰事后这么声明,也大概没人会信——新上任的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捷姆·乌梅罗夫,有美国国籍。

(乌克兰在等待这一幕)

但升级冲突确实不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所需,说过很多次,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需要的是一个完全没有威胁的俄罗斯,不是一个随时能对美国发射几千枚核弹的俄罗斯,所以若是乌克兰政府真的头脑一热拿导弹去打莫斯科甚至克里姆林宫,搞不好美国会先下手“清理门户”。那么在时间所剩无几,美国又立下条条框框的情况下,泽连斯基还能有别的办法吗?除了早日结束战争或许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