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广东一老人前往山西老家探亲,途中要到北京转车。开国上将杨成武得知他来了北京,很想去见他,无奈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
于是杨成武让秘书去见他,还嘱咐秘书:邀请他去军事博物馆,就说看看那门炮!

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杨成武会让秘书去见他?又特意邀请他去博物馆看一门炮呢?这位老人到底有什么来历?
这一切还要从这位老人说起,他叫李二喜,是一位抗战老兵!

1921年,李二喜出生在山西省寨镇的一个小村子里。风雨缥缈的年代里,他的童年充满着饥荒和死亡。
13岁那年,父母双双殒命,唯一的哥哥则外出参军,自此音讯全无,稚嫩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重担。
家中一贫如洗,仅有的四亩地根本难以为生,为了混口饭吃,他就去给地主家放牛,马等。李二喜从小就聪慧好学,加上整日与牛马相处,对牲畜的体格,脾气,病状都了如指掌。
靠着这份机灵劲,很快就成立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马牙子。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山西各地广泛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敌后根据地,李二喜的家乡附近也驻扎了一支八路军部队。
李二喜的心里对八路军产生了崇敬和向往。当他得知八路军需要补充一批战马时,就自告奋勇地找到军需处负责人,表示自己对马匹很熟悉,愿意帮助部队挑选好马。之后,李二喜又利用给牲畜看病的经验,治好了很多生病的战马。
一来二去,八路军战士都认识了这个年龄不大,却很热心肠的小伙子,很快就有人举荐他参加八路军。
随后,在得到了团长杨成武的批准下,李二喜顺利入伍,从此成为了一名八路军小战士。
鉴于李二喜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因此就把他分在了后勤部门,等日后有了一些战斗经验再上战场。
所以初入部队的李二喜并不算是真正的战斗人员,他的身份只是部队的一名马夫,平日养马,战时给战士们送水送饭,护送伤员等,对此,李二喜没有丝毫怨言,毕竟在部队的每一天,要比在村子里看地主脸色生活好得多,他也很快适应了下来。
李二喜做事特别认真,将每一匹战马都照料得很好,有些受伤生病的战马在李二喜的精心呵护下也重新走上了战场。

可李二喜志不于此,他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奔赴战场,并多次提出了上阵杀敌的要求。但是杨成武将军劝说李二喜,战场没有重要和次要之分,战士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做好本职工作,守护好每一匹战马,就等同于上阵杀敌,一样是受人尊敬的英雄。
从此以后,李二喜没有提过上阵杀敌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1937年9月25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分两路向灵丘县附近的平型关一带进发,企图突破当地防线与雁门关以北的日军汇合一举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省全境。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优势兵力,在平型关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量辎重。
这场战斗中,李二喜所在的连队缴获了三门迫击炮。
可对于战士们来说,这玩意儿就是个摆设,全连仅有一名战士略懂些皮毛,大多数人连见都没见过。
当李二喜路过独立团的院子,下意识地就往里面瞟了一眼。
不看还好,看了以后,李二喜走不动路了,院子里竟然摆着几门迫击炮。这些迫击炮是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已经闲置在这里很久了。

李二喜心想:这么猛的武器,居然不拿去战场上,真是暴殄天物!其实在当时,就算把迫击炮拿到战场上去,八路军里也没人会用。
于是,在观察很久之后,李二喜将迫击炮的螺丝卸下来,把迫击炮拆分成了散散的零件,再拿起零件仔细比对,再将零件一个个都组装回去,组成了完整的迫击炮。随后,李二喜蹲在迫击炮后边,眯着一只眼看着炮口方向,仿佛就在瞄准一般。
独立团的战士们没想到李二喜这么厉害,纷纷鼓掌叫好,杨成武也惊讶于李二喜组装迫击炮的天赋,将这个少年暗暗记在了心里。
很快,杨成武发现李二喜在操作迫击炮方面很有天赋,而当时八路军队伍非常缺乏专业炮兵人才,于是,将他调到了炮兵连。
在炮兵连,李二喜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训练自己的手感和眼力。他每天都目测各种距离,然后又用脚步去丈量验证,保证自己能够一眼就算出目标和大炮之间的距离,一眼就能瞄准目标。
这样的执着,杨成武都看在眼里,他让所有炮兵都跟二喜学。在这样的“偏执”中,李二喜的技术越来越好,成为了炮兵连中的尖子。
1939年11月3日,八路军部队在河北省雁宿崖地区歼灭日军500余人。日本人恼羞成怒,决定率领自己的“精锐部队”展开绝地反击,狠狠地报复八路军。
在这支“精锐部队”中有一名日本中将指挥官,他叫做阿部规秀。阿部规秀在10月中旬的时候刚晋升军衔,成为一名日军中将,他在打仗的时候,手段十分狠辣,而且特别擅长山地战,号称“山地战专家”。
刚晋升中将就吃了大亏,阿部规秀很恼火,决定要雪耻。
1939年11月3日,八路军部队在河北雁宿崖围歼日军500多人,这让阿部规秀十分生气,决定要报复八路军。
第二天阿部规秀率领两个大队1500多人,向雁宿崖地区进攻。
11月6日,日军在我第1团和游击第3支队少部兵力的诱击下,于黄昏抵进黄土岭。杨成武指挥伏击部队趁夜幕展开行动,完成合围伏击部署。6日夜,日军发现黄土岭西北有八路军活动迹象,有所警觉。
7日清晨,日军采取“边侦察、边交替、逐次占领、掩护前进”的方式向上庄子、寨头方向搜索前进,企图避开八路军主力,绕道返回涞源城。
11月7日的下午,敌人的主力部队全部进了黄土岭的一个长约两公里、百余米宽的山谷内。
杨成武一声令下,战士们就像是从天而降一样,一下子从山谷的四面八方涌了出来。从上往下地向着这些小日本鬼子疯狂射击,哪怕日军开着自己的装甲车到了这里,但是身处于谷底的他们面对八路军战士们的步枪,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
仅仅是过了一个多小时,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们就歼灭了一半以上早就溃不成军的日本兵。
下午4时左右,一团团长陈正湘用望远镜看向战场的时候,他发现某个地方有点奇怪。原来是黄土岭和上庄子之间的一个独立院落中,有好几个日本将士进进出出,最重要的是在院子后方的小山包上,也有日军战士用望远镜看向周围。
陈正湘凭借着多年作战经验,很快判断此处必定是阿部规秀躲藏的地方。

李二喜火速来到前线,扛着自己的迫击炮,赶紧构筑炮兵阵地。
李二喜第一发炮弹打出去之后,落在了那小院的大门口,并未击中目标。
此时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炮兵连的连长,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心说李二喜啊李二喜,要是打不中目标,老子非枪毙你不可!
嘭!
调整之后打出第二发炮弹,随即嘭嘭又打出剩余炮弹,然后立刻撤退,防止鬼子来报复。
当时大家并不知道是否击毙了阿部规秀。直到1939年11月21日,日本陆军省才公布:“阿部中将在这座房子的前院下达命令的一瞬间,敌人的一颗迫击炮弹飞来,在距中将几步远的地方爆炸。炮弹的碎片给中将左腹部和双腿以数十处致命的重伤。大陆战场名将之花凋谢了。”

同日,日本东京广播电台公布了阿部规秀于11月7日在黄土岭战斗中阵亡的消息。第二天,日本《朝日新闻》更以通栏标题“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详细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经过。
捷报传来,晋察冀军区一片欢腾,特意召开军民大会,庆祝黄土岭战斗的胜利。
在这场大会上,杨成武不仅当场宣读了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蒋介石等人给李二喜发来的嘉奖电报。
对于李二喜同志在这次战斗中的优异表现,聂荣臻将军还亲自奖励了他一份特殊的礼物。
他赠与了李二喜他自己贴身的手枪,并给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以此来激励他。这在当时来说,可是无上的荣耀!

李二喜顿时高兴极了,才十几岁的他就收到将军赠予如此高规格的礼物。
他将手枪视为“宝物”,他心中更是暗下决心,要多多杀鬼子,要为其他无辜死去的战士们、同乡们报仇雪恨!
因为毛主席等人在电报当中盛赞李二喜是“神炮手”,因此在此后的生活当中,战友们老是这样喊李二喜。这一年才刚刚18岁的李二喜反而变得不好意思起来,每次听到有人这样喊他,那张脸都羞得通红。
当日本得知阿部规秀被李二喜炮杀的消息后,曾秘密组织过对李二喜的报复行动,不过由于李二喜精通格斗,人又机灵,所以几番都逃过了日军的报复。为了保护英雄,杨成武特意嘱咐李二喜,使用化名“李玺”,并且对外隐藏自己的身份。
直到抗战胜利,这件事才逐渐淡化。
新中国成立后,李二喜复员到了广大韶关工作。土地革命时期,当地的反抗势力,继续负隅顽抗,对于土改工作队进行打击报复,得知消息的李二喜立即率领小分队将其镇压,为当地的老百姓除去了社会毒瘤。为了充分动员当地群众,李二喜在当地召开审判大会,将当地两名恶贯满盈的土匪恶霸枪决。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后,乳源县的土改工作也随之展开,随后县委书记将李二喜留在当地,让他担任民政科长,也就是后来的民政局,直到1983年退休。
回乡后,他也很少提起自己当年的辉煌战绩,甚至连他的孙子都不知道他曾立下过这样的功劳,直到1995年他再次出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造了军事博物馆,那个击毙过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迫击炮也成了中国国家一级文物,被陈列在博物馆之中。
然而在他古稀之年,先是二儿子离世,紧接着,长子又被枪杀。
转业后的李二喜与人为善,他的两个儿子,也都继承了他的美好品德,与邻里和睦相处,他的长子怎么会被枪杀?绞尽脑汁,李二喜才想到了“最不可能的可能”。
李二喜说出自己的经历后,他的事迹很快被报道出来,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为了早日破案,警方出动了大量的警力,经过调查后发现,杀死李二喜老人儿子的根本不是日本人,而是他的儿媳妇,她为了私吞老人的家产,不惜买凶杀人,很快,警方便顺着这条线索将凶手抓获,连带儿媳妇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李二喜处理完儿子的事情后,在去北京探访战友的时候,看了看北京的样貌,这么多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在北京的消息,传到了老领导杨成武将军的耳中。
只见杨成武得知消息后,立即叫来了秘书:“过几天,有位老人家要来北京,到时你去接一下。”
秘书点头称是,没过一会,杨成武又说道:“对了,一定要带他去军事博物馆,特别是让他看一门炮!”
在秘书的带领下,李二喜和家人前往军事博物馆参观,在琳琅满目的武器里,李二喜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老伙计”——当年击毙阿部规秀的那门迫击炮。

李二喜在军事博物馆里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老战友”,他的内心激动不已,也正是这个“老战友”,让他获得了“神炮手”的称号。
不过,这门拥有璀璨历史的迫击炮已经是国家文物,李二喜只能搁着玻璃框目光深沉地看着它,这门迫击炮给他带来了无上的荣誉,使他成为了我军一大传奇。秘书给工作人员隆重介绍了李二喜。
工作人员在听说了李二喜的故事后,非常感动并且表示可以为他破例打开玻璃框,让李二喜亲自摸摸他的“老伙计”。
在工作人员再三的邀请下,李二喜在军博留下了这么一段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八年抗战,小米加步枪,功勋炮助我军威,愿功勋炮在我子孙万代,永放光芒。”
李二喜的子女们这时才知道父亲竟是当年打死过阿部规秀的大英雄,并且还被聂荣臻亲自接见过。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找上级帮助?
老人回答:“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能活到现在见证新中国的发展已经很幸福了,没有什么值得显摆”。
老人又说:“上级给我的命令是不要对外说,我是军人,当然要服从命令”。
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可敬的老人,尽管已经转业50年了,他依然不忘自己是一名军人,要时刻铭记上级命令。
2005年们为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韶关的媒体特地把李二喜的故事报道了出来,李二喜的故事才展现在大家面前。

看完这篇报道后,韶关学院的一位美术老师很受鼓舞,为李二喜老人画了一幅油画。老人坐在轮椅上,身边放着那门迫击炮还有四发炮弹,眼神看着手上的表,似乎等着时间一到,就发射炮弹……

2010年3月26日,李老病逝于广东省粤北医院,享年89岁。
临终的他用打着吊针的手写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英雄已逝,但精神永存!
谨以此文向所有英雄老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