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照片,有故事趣味、有美学张力、有精神价值。人民日报版面不单以文字为人称道,更善于以照片凝固记忆、记录时代、传递力量。8月,建设火热、奋进不止,人民日报记录了哪些难忘瞬间?这些照片如何打动人心?本期研究事儿汇编“人民日报一撇一捺”8月好照片,与您共享。

磨锋砺刃,汇聚强军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夏岭南,热浪翻滚,一场实战化演练在黎明时刻鏖战正酣。胶着之际,先遣破障队抓住有利时机,开辟战场通路。由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为主体组建的穿插队瞬间突破“敌”坚固防御前沿,向着纵深突进……

图为“硬骨头六连”官兵进行战术训练。

李彬 摄

刊于2023.8.1 第7版

编辑点评

兵贵神速,霹雳出击。在这张战术演练的抓拍照片中,速度感最为突出。首先,在图片背景方面,山地丛林里密雨如织、车辙崭新,传递出“硬骨头六连”官兵冒雨突进、迅速编组展开的信息量,烘托出紧张有序的训练氛围。其次,从人物关系来看,一位携带单兵轻武器的士兵处于画面正中,也是画面最亮的部分。他动作有力、神情严肃,后方战友有的随他前进,有的正在下车,有的向对面深入……一组士兵风驰电掣、勇往直前的形象被浓缩在一张图片中,有条不紊而无杂乱之感。最后,整体略微压暗、主体强调青绿色、对比度鲜明的基本色调,配以四周暗角,有了“电影感”,增强了照片质感和张力,体现出人民军队牢记使命,坚持在实战淬火中成长,展示出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的信念决心。

——政治版 宋朝军

青春 团结 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29日,中国大学生男子水球队选手与意大利大学生男子水球队选手在赛前击掌。

人民日报记者 蒋雨师 摄

刊于2023.8.3 第13版

编辑点评

成都大运会的赛场,既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交流互鉴的平台。图中,中国代表团成员身着红色队服,与身穿蓝色队服的意大利代表团成员在赛前击掌。画面中运动员们身影交错,掌心相连,彰显自信包容的精神风貌,在互相尊重中展现竞技精神。照片生动诠释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因成都大运会相聚相知、增进理解、和谐友好的美好图景。

——体育版 王博

防汛救灾,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汛情就是命令,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基层干部,以及来自各地的救援人员、志愿者,迎难而上,向着灾情一线火速集结;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紧急投入防汛救灾工作,打响了一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卫战。

图为8月3日,河北涿州市,山东潍坊神州应急救援队、高密蓝盾救援队的队员在转移受困人员。

孙树宝 摄

刊于2023.8.5 第4版

编辑点评

湍急的水流中,救援人员奋力拉着救生艇,向前迈进,脚下溅起层层水花。汛情就是命令,河北涿州是此次暴雨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各地各方面救援力量纷纷驰援涿州。编辑在对图片进行处理时,注重将周边大量留白的地方裁剪掉,突出视觉中心,从而展现救援队迎难而上、紧急投入救援工作的劲头,以及打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战的决心和力量。

——视觉版 刘涓溪

田园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西廓村连片种植的水稻由青转黄,丰收在望。图为8月7日,西廓村的稻田与大山、村庄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田园画卷。

龙涛 摄

刊于2023.8.8 第1版

编辑点评

构图上,画面远处连绵青山被白云环绕,近处,水稻由青转黄,丰收在望。色调上,蓝绿黄三色依次铺展,冷暖色调在大自然中完美交融。整体来看,这是一张写实与写意结合的风景片,稻田、大山、村庄交相辉映,云雾与青山相互环抱,将美丽乡村图景呈现在读者眼前。

——要闻一版 史哲

清理淤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6日,河北省涿州市腾飞大街,武警河北总队机动支队官兵清理道路淤泥。

人民日报记者 雷声 摄

刊于2023.8.11 第6版

编辑点评

洪水逐渐褪去的涿州市街道上,武警官兵正在清理淤泥。这张现场抓拍中满是动人的细节。战士腰弯成了90度,一腿蹬地,两手按在挡泥条板上,向前推动着积水。他的手臂显出青筋和肌肉,他的牙关咬紧,他被泥包裹的鞋上可见因用力产生的折痕。一边,泥水高高溅起,他清理过的地方,路面的纹理已清晰可见。洪水无情人有情。武警官兵为帮助受灾群众早日重返家园的付出,在摄影师的快门中定格下来。

——视觉版 张佳莹

抢修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调配直升机支援黑龙江电力恢复工作。图为直升机在牡丹江海林110千伏海长线抢修现场整塔吊装作业中。

方圆 张恩全 摄影报道

刊于2023.8.11 第6版

编辑点评

这张照片能在众多电力修复的照片中吸引关注,在于它提供了信息增量和新的拍摄视角。极端降水造成黑龙江牡丹江地区110千伏海长线多基铁塔倒塌,且由于水位上涨,部分受损铁塔立在“水中孤岛”,无法使用常规方法维修。在这样的情况下,维修人员选择利用直升机进行整塔吊装,将数吨重的铁塔吊起、悬停,配合人力控制其摆动幅度,以准确安装到目标塔基上。倒地的植物告诉我们灾难有多严重,“飞”起来的铁塔就提醒我们抢险人员有多拼尽全力,整个画面充满信念感和力量感。

——视觉版 张佳莹

抢修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8月7日,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组织党员突击队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五滴村抢修道路。

李司侨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4 第6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2023.8.14 第6版

编辑点评

本次汛情以来,编辑在寻找图片、制作版面间,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一张照片,如何跟其他媒体做区别,体现出人民日报视觉版的独特之处?通过制作多期视觉版、图片报道,摸索出了一个规律:以人物为主体,彰显人的魅力。

力量感,是这张照片最大的特点;信仰的力量,是这张照片最动人的地方。画面里,两名战士怒目圆睁,牙关紧咬,手臂灌注了全身的力量。再看眼前,一大块巨石“冲”出了画面,这里的巨石既是清理道路的阻碍,也代表重建家园的困难。但是,哪怕手中的巨石有千斤重,但只要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只要有党旗高高飘扬,人民解放军就能够克服千难万险,凝聚起重建家园的力量。

——视觉版 杨烁壁

转运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在河北省涿州市开发区,来自山东蓬莱的救援队队员小心翼翼地转运婴儿。

丁中兴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5 第6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2023.8.15 第6版

编辑点评

如何通过一张照片,看出人民日报站稳人民立场?在8月15日这一期的人民日报防汛救灾压轴专版中,版面上的大照片给出了答案。

视觉中心汇聚在河北省涿州市街头的一幅救援场景,画面中,来自山东蓬莱的两名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捧在怀中,救援人员的欣慰笑容与婴儿的怡然自得,将防汛救灾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表达的淋漓尽致。婴儿代表了希望,笑容传递出信心,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只为共同的目标——抢险救灾。通过将人物作为画面主体,这张照片无论是人物的动态、神情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画面的感染力与穿透力也得到了释放。

——视觉版 杨烁壁

抢修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全力抢修滨绥铁路受损路段。

栗崧航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5 第6版

编辑点评

近处是齐腰深的洪流,奔涌湍急;远处是延展变形的铁轨,随时有进一步塌陷的风险。画面中,一名工作人员不顾急流湍涌,投入水中,开展道路抢险重建工作。这一刻,这名工作人员奋不顾身的身影,被摄影师捕捉,定格成为满屏的勇气。最是无畏动人心,最是舍己见真情。在这个洪水肆虐的夏天,有幸见证这样一段写满勇气的故事,也是图片编辑的幸运。

——视觉版 杨烁壁

封堵决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14日,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官兵在吉林省扶余市拉林河杨家崴子段封堵决口。

王驰 周程程 摄影报道

刊于《人民日报》2023.8.15 第6版

编辑点评

奋力一掷,无声的照片仿佛充满了怒吼的声音。画面中,左边的战士张大了嘴,全身的力量在这里迸发,手中加固堤坝的沙袋即将飞出,模糊的沙袋,表明这一掷已经快过了摄影师快门的速度,充血的肌肉,证明这一动作一气呵成;右边的战士双手有力,给这一掷提供了稳定的力量。两个人的团结协作,达成了团结一致的目标——尽全力抢险救灾、重建家园。

本次汛情以来,受灾地区群众众志成城、克服困难,解放军、武警部队闻令而动、连续奋战,消防救援、医疗、通信等多种力量争分夺秒、尽锐出战; 社会各界踊跃捐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这些力量中,人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为了突出人民日报的全面性与独特性,编辑在选图时注重选择表现人物张力的图片,以人的动态与神情为载体,突出防汛救灾中人的力量。

——视觉版 杨烁壁

消防救援练兵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日来,重庆市合川区消防救援支队花滩特勤站消防员顶高温、冒酷暑进行体能技能训练,锤炼过硬本领,磨砺战斗意志,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图为消防员在进行无齿锯切割项目训练。

何超 摄

刊于《人民日报》2023.8.25 第11版

编辑点评

变形的铁门、错位的钢筋、倒塌的混凝土……平日里起保护作用的材料,在灾难发生时,反而容易成为消防救援工作的阻碍。图中,消防员用双手和肩膀扛起无齿锯,向眼前的钢管发起挑战。高速旋转的锯片与坚硬的钢管碰撞摩擦,金属火花扑面而来。消防员微眯的眼睛里满是直面火光的勇气、竭尽全力的坚持。画面色彩鲜明、光影融合,四散飞舞的火花映照得消防员头盔上的徽章熠熠生辉。力量感、信念感与富有冲击力的画面感,正是这幅图片的独特魅力。

——政治版 何昭宇

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建设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南干线黄午隧洞11号支洞控制段,工人冒着涌水掘进施工。

人民日报记者 雷声 程晨 伊霄 摄影报道

刊于《人民日报》2023.8.31 第8版

编辑点评

这是一张层次丰富,细节满满的照片。看表情姿态,工人手握工具,弓步迈开扎在水中,表情坚毅,紧咬牙关搞建设;看环境艰苦,工人全副武装,对抗着隧道的黑暗和积水,脚底污水漫过小腿,头顶的水亦如雨落下,分不清工人脸上是水是汗。照片明暗对比强烈,人物主体突出,所拍摄的输水隧洞建设场景具有陌生感和震撼感,引起读者好奇和兴趣,再结合文字,能够让读者对这一重大工程建设过程的艰辛不易有更深体会。正如罗伯特 •卡帕所说,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这张照片正是摄影记者克服艰险走近现场、融入场景拍摄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冲击力。

——视觉版 蒋雨师

来 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编 辑:杨 阳

核 校:荣 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