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多次在国内十几家报刊撰文,大声疾呼:曲艺,相声表演不要有口吃语言,别把口吃患者当低能。舞台屡屡出现表演口吃,被已患口吃者看到,增加心理创伤,对儿童来说,无异播下口吃的种子。编导有意安排,凡舞台,银幕出现的口吃者,都是一些弱智人或下九流人物。翻开中外历史,口吃患者不多天才人物,如三国大将邓艾,文学家司马相如,著名画家明代八大山人,英国首相邱吉尔,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这些人若在舞台上出现,绝对不让他们口吃,这是对口吃者的不公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戏曲编导们为取纳于观众,博得观众喜悦,口吃患者也不时遭受别人的尖刻讥笑,因而把口吃与劣等联系起来,认为自己是一个低能的人,感到气愤和不平。笔者曾矫正一位某高校体育系的学员,一怒之下,冲上舞台,殴打演员,这些外来刺激也确实加重了口吃患者的自卑心理。其实口吃患者决不是低能无用,天资能力,决不亚于常人;他们因口吃的束缚和羞怯,而造成悲观,烦闷恐惧,忧郁,决非本人有意的过失。口吃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总觉得不如别人,这是自己认为一种劣等感,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自我内省懦怯,谨慎,遇事犹豫踌躇,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主张,对人拘束,怕他人注意自己。因而保持沉默,少与人接触,因被劣等感抑制,不得不沉默寡言。

口吃患者往往把自己的长处用显微镜,而把短处去用放大镜,因而形成正确评价自己的误区。对自己有向上心,进取心,要求进步,本是无可非议的事。但是好强心,好胜心过于强烈的人,什么事都不想落在别人后面,只要一件事不如别人,就觉得自己是劣等,痛苦得很。这是他自尊心理超出了情之常态。一个低能人决不因自己低能而苦恼,真正的劣等人并不认为自己劣等而观悲。问题是口吃患者并不劣等,而你误作劣等,因而形成不协调而苦恼。另一方面凡自尊心超过常态时,又表现出一种过分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过强的人,似乎样样要都拔尖于人的人,怎么受得了口吃这个“话不如别人”的致命弱点呢?自尊性太强烈的人,稍受挫折就感到失尽面子,加上自认为很多方面都优于别人的优越感,这两者结合越强的人就越有自卑感。

超过常态的自尊心,优越感都对矫正口吃带来不利。这些患友的改造不是着眼于自卑心理方面,而是应从减弱自尊心,优越感方面下功夫。应该把口吃问题置于度外。他笑他的,我说我的,超越毁誉之心,没有贬褒之念。林清玄《菩提丛书》中讲到“定力”概念中说: 所谓“定”,原是要忘怀得失。我们也可借用这一概念,那就是:言前无得失考虑,说差了又如何?天不会塌下来,地不会陷下去,献了丑,改进就是,何必患得患失?

患者只要下决心投入矫正,所谓因劣等感而缺乏信心,决不会一生中永远停留在某一程度上。在日常生活中,每经过一次讲话,就会增加一些自信。口吃患者即使不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在五十岁以后,口吃会大大减轻,甚至会不治而愈。究其原因是,自卑心理逐渐地减少。存在自卑感心境的发展与人们的境遇中是否能培养勇气有关,如果一次突破后,自卑感会随之大减,进入一切自好的境地。

我们要在生活中去磨练和体验,自卑感将随着你的成功而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