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解放军成功横渡长江,国民党在长江以南的绵长战线可谓是迎来了全线溃败的大败局面,全国人民都很清楚,国民党气数已尽。
大家恨不得能够早一天看到属于解放区的天空,毕竟那里的天空真的格外晴朗。
1949年5月下旬,粟裕传令第十兵团整军待发,一定要打好解放福建的第一仗。
所谓的第十兵团,编制建队于渡江战役之前,由叶飞和韦国清两人搭班子,张鼎丞担任兵团政委,麾下共辖管28军、29军和31军,总计3个军,兵员人数多达10万人,主体部队骨干是山东地区的八路军地方武装,也因为建队晚,装备水平较差,特别是重型武器上比较短缺。
但在进军福建后,叶飞率领的第十兵团迅速在4天之内顺利解放福州城,连续几次胜仗共歼敌两千余,战俘更是多达3万余,细数我军的战斗减员仅有400余人。
两天解放厦门,骄兵情绪洋溢
在顺利攻下福州后,当年10月,第十兵团更是仅用两个昼夜就成功拿下厦门,该战更是打破之前福州一战的记录,歼敌数高达2万余,俘虏也在2万以上。
而后,眼看福州、厦门均已解放,整个福建省几乎很快就要把国民党的势力全部清除掉,第十兵团也开始寻找新的进攻方向。
踅摸整个厦门周围,第十兵团发现了金门岛,于是在几经商议之下,主要领导负责分派福建各县市负责城市接管和维稳工作,而兵团的28军及时整军,修整好后立即图谋金门。
连续的大胜,国民党军的节节溃逃,直接让第十兵团大多数官兵认为敌人不堪一击,队伍里面普遍存在着盲目的轻敌思想,甚至不止是普通战士,就连很多中高层军队指战员都产生了不利的骄兵情绪。
要知道,毛主席平素一直强调我军要在战略上轻视敌人,但一定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一定不能有骄傲情绪,“骄兵必败”。
在28军发兵金门伊始,因为队伍指战员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意欲强行渡海作战,于是想着用之前横渡长江的作战经验,毕竟之前解放厦门就是用的渡江作战的成功经验,现如今厦门的成功解放就是完美的例证,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金门。
可他们却忽视了解放厦门和解放金门的实际不同,盲目沿用渡江战役的老一套,很有可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首先,厦门和金门和大陆之间的距离不同,前者距离大陆最近之地仅仅不到2公里,这个跨度在对比渡江战役的难度上不相上下,短途的来往接运兵源比较迅速,一旦成功登陆我军可以顺利实现四面包围厦门的战术路线。
但后者最近处也有10公里,近海处风浪也是极大的,想要成功渡海作战的难度要比厦门不止高了一筹半筹,原有的“抢滩登陆”战法可以说是毫无用武之地。
其次,厦门地区和金门岛的国民党守军战力水平也有巨大悬殊,厦门那边儿驻扎的就是国民党的一个杂牌师,战斗力可以说是战五渣水准。
但金门岛的守军可是老蒋的嫡系王牌——青年军201师,后期更是补充了胡琏所部的18军,战斗力和厦门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金门登陆在即,28军准备不足
在金门登陆战打响之前,28军曾根据渡江作战的宝贵经验,向厦门等地渔民借取出海船只,但因为此前群众工作不到位、不彻底,导致很多渔民对我军依然保持怀疑态度,甚至有的直接把自家的出海船只藏匿在一些隐蔽的港口和小码头,这给想要快速吹响进攻号角的28军出了一道难题。
起先28军自行谋划的进攻方案是,首先派3个团作为先头部队抢先登陆金门岛,然后再让船只返回转运第二、第三作战梯队,连续三次预计转运1万7千余战士发起金门岛攻坚战,对比岛上的1.2万守军,可以说是稳稳拿下。
但金门岛的实际守军数量已经不再是之前的1.2万人,在28军准备进攻金门的计划暴露时老蒋就已经派出胡琏迅速增援金门岛,甚至命令金门守军可以随时调动那支拥有20余辆美式坦克的装甲部队参与保卫金门的战斗,这样的兵力储备完全超出了28军的情报侦探范围。
因为实际跨海长度,我军攻打金门不能再模仿厦门一样施行四面围攻的战术,只能在最近一点抢滩登陆,这也给作为先头部队的第一梯队3个团创造了莫大压力,因为他们需要依靠自己劣势的兵力在金门岛上率先实现突破,至少要保证后续部队的成功登陆,孤军奋战的难度可想而知。
且在攻打厦门时,第十兵团的司令员叶飞就曾经讨论过解放金门的问题,言及金门之战的胜负手,就是能否把控金门岛的滩头阵地,只要开头稳住局势,后面大部队以上,可一举功成,但28军很明显忽略了这些话。
第一梯队渡海,实时兵力1:5,相差简直不要太过悬殊,这样的兵力劣势可以说第一梯队就算个个以一敌三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再加上国民党预先布设的鱼雷、地雷和坦克等,着实给先头部队带来巨大伤害,上岛后的先头部队遭受到了国民党的疯狂反抗,甚至导致那些渡海渔船全部没能有机会成功返航,这就导致第二梯队根本没有可能前往金门岛支援,先头渡江的9千人只能面对全军覆没的悲惨境地,可哀可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