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被人收养的朱明远,在一家公司就职。13年前去山区的贫困村帮扶时,认领了一名贫困学生。原本是一件好事儿,然而,却被人认为资助对象是他自己的孩子,顿时在公司引起的轩然大波,无奈之下,朱明远只能自证清白,然而,事情发展,还是超乎了他的意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岁那年,朱明远的父母因车祸不幸双双去世,养父和他的父亲是战友。养父母一直视为亲生,朱明远考上大学后,养父才告诉他被收养的消息。朱明远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百感交集,原本他大学毕业后,可以选择到南方城市发展,但是,他选择回到武汉,担起照顾养父母的责任。
朱明远进入了武汉的一家大公司,工作非常努力,短短几年间就得到了提拔。此后朱明远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平静而安逸。

13年前,公司组织中层干部,到某山区开展帮扶工作,他们来到一所山村小学。一位领导说,采取自愿原则,认领一名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作为资助对象。朱明远就从学校提供的资料和照片中,选择了一名叫刘昆的男孩。

刘昆的父母都是身体有残疾的人,靠低保过日子,当时刘昆11岁时,学习很努力,但是,因为家庭条件差,一直面临着辍学的危险。课余和假期,刘昆一直在捡拾塑料瓶和废纸挣钱,甚至还用挣到的钱,给父亲买药治病。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孩子,所以,朱明远第一眼看到这个资料时,就觉得这个孩子,今后应该有出息,而且从照片上看到那个孩子,他都有一种亲切感。

帮扶了几个月后,当初一起帮扶孩子们的中层干部一起回访,朱明远和他的同事一起去了刘昆的家。之前,他就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很有缘分,真正走进刘昆家见到刘昆时,同事们都说刘昆和他长得很像。

刘昆是个性格外向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很会来事儿,和刘昆见面后,朱明远对这个孩子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看到他家里实在困难,除了单位补贴刘昆的学费和生活费外,朱明远自掏腰包,每个月拿出200块钱,让刘昆贴补家用。

刘昆也挺喜欢这个热心的叔叔,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朱明远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还有家庭情况。刘昆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字虽然写得差点儿,文笔却不错,每一次读到小家伙的来信,朱明远都觉得挺开心的。

刘昆上初中前的那个暑假,朱明远亲自开车,去刘昆的老家,把他接到武汉,想让他在城里玩几天。

接到刘昆后,朱明远叫上妻子董淑琴、女儿朱涵一起到餐馆吃饭,女儿和刘昆同岁。朱明远发现妻子见到刘昆的时候,脸色顿时就变了,整个吃饭的过程,一句话都没有说,好在女儿和刘昆有说有笑,倒也没有引起刘昆的特别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等两个孩子都睡觉后,朱明远就对妻子说:“你不喜欢刘昆?你看你那那冷冰冰的脸多尴尬,他都不敢看你。”

一听这话,董淑琴立即就生气了,冷笑道:“你老实告诉我,这个孩子是不是你的?”

朱明远笑道:“你说笑吧,他是我孩子,如果真的是我的孩子,我会很高兴的。这是我的资助对象,单位安排的,你去问问我单位的人,他们都能证明。”

董淑琴却根本不相信:“我一眼就能看出,刘昆就是你的孩子!”

“我这些年的行踪,还不是被你掌握得一清二楚,我哪里有那个胆儿?淑琴,别闹了,我用人格担保,和那个孩子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否则,天打雷劈…… ”

董淑琴也不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见朱明远说得那么认真,心里也信了几分。

和丈夫结婚这么多年,他知道朱明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工作努力,在单位口碑也好,对家庭也很负责。而且,还是一个大孝子,对养父母特别的好。

此后几天,朱明远陪着刘昆和女儿朱涵,一起在武汉游玩,刘昆没有来过大城市,面对各种见都没有见过的娱乐园,别提有多兴奋和开心了。

不过,带着刘昆一起外出,让不少熟人认为朱明远和刘昆是父子关系,有一些熟人当面打招呼时,更是直接说“儿子都长这么高了?”最初朱明远还解释一下刘昆的身份,后来干脆懒得解释了,反正在他眼中,刘昆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他和这个小家伙很投缘,他有时候甚至想,干脆收养了刘昆。

当然,朱明远只是想想,刘昆可是他们家的顶梁柱,他想收养刘昆的父母肯定不会同意,而且,他也担心,自己毕竟是公职人员,真的收养了刘昆,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朱明远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作为公司的中层干部,纪律作风对于他们而言虽然不如行政单位那么严格的,但是,也会作为提拔任用的条件。

在半年后的一次提拔中,朱明远意外落选了,他感到很诧异,于是,就找到了公司分管领导,想问清楚,这位领导自然不会当面说他有问题,而是侧面提醒他,工作能力重要,纪律作风同样重要。

领导还特别把“作风”二字的语气加重一些,朱明远立即想到什么,但是,他并没有太在意。原本拟提拔他和另外一个人,那个人的资历比他老,工作能力也还可以,而且他深信“清者自清”,所以并没有多做解释。

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三年,刘昆读高中了,中考的分数全校排名第三,朱明远觉得把刘昆放在县城读高中,可能会影响他以后考大学,毕竟那所高中历年高考的成绩并不出色,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没有出过一人。朱明远就把刘昆弄到武汉一所重点高中读书,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

那一年,朱明远再次面临提拔,在公司的呼声也挺高的。然而,公示名单出来之后,依然没有朱明远,这让朱明远十分纳闷。

上一次提拔,朱明远失去机会,他没说什么,在此后的三年中,工作一直很敬业,而且,他领导的部门,这三年的各种考核和业绩都是名列前茅。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公司传言他有“私生子”,显然这一次没有被提拔,与这个莫须有的“私生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朱明远直接找到了公司一把手,一把手并不承认没有提拔他的原因,是因为传言中的“私生子”,即便是这个原因,一把手也不会把“捕风捉影”的事情,拿到桌面上。朱明远和一把手的谈话,自然没有结果,他就有些不服气,又找到了上一级的领导。

之前,朱明远已经和刘昆做了亲子鉴定,鉴定的结果显示,他和刘昆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去了两家鉴定机构,结果都是一样的。

然而,朱明远的举动,却让公司的领导很生气,认为他这是“不服管理”,一时间,朱明远成为了公司的“反面典型”,不仅没有得到提拔,还把他从之前的重要部门调到了下面的二级单位。这样的结果,让朱明远感到诧异,也显得很无奈。

妻子看到朱明远的情绪不对,就安慰她说,“当官能当一辈子?再高的职位,总有一天要下来的。以前辛辛苦苦,加班加点,最终又如何?如今两个孩子都上高中了,你倒是可以抽出时间,好好的为他们做好后勤服务,如果他们都考上名牌大学,到时候,自然有人为你歌功颂德。”

朱明远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反而放平了心态。因为新的岗位,事情没有之前那么多,所以,闲暇的时候也就多了起来,他有了充足的时间,陪伴两个孩子,给他们当好后勤部长,照顾已经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天伦养父母。

一家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当初,在单位风风火火的朱明远,渐渐的淡出了很多人的视线。

刘昆和朱涵二人没有让朱明远失望,刘昆考上了武汉大学,女儿朱涵上了北大。

这件事儿,立即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一些媒体纷纷要来采访朱明远,都被朱明远拒绝了,他还是喜欢低调的生活。然而,还是有一些媒体记者,从侧面了解到了,不仅朱明远的女儿考上北大,更劲爆的是他帮扶的对象考上了武大。消息一经刊出,顿时引发了轰动,那可是扶贫的典型案例。

当初和朱明远一起帮扶的认领孩子的有7人之多,但是,另外6人认领的孩子,有的已经辍学,有的虽然孩子读书,但是成绩平平,远远没有朱明远这么用心的把一个孩子培养出来。这件事儿,也引起了位于上海总公司领导的关注。

没有意外,朱明远从二级单位回到公司,还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原本总公司在翻出朱明远以往的业绩时,发现他是一个人才,准备调往总公司任职,待遇比在武汉要好。

朱明远婉言拒绝了,他的养父母和家人都在武汉,这几年的低调生活,让他更加明白工作要紧,但是照顾家人也同样重要。

重返重要岗位的朱明远,没有沾沾自喜,很平静地接受了新的岗位。

朱明远依然很敬业,上任以后,竭力推动公司的外贸工作,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与往年担任职务后不一样,朱明远推掉了很多非必要的应酬,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留给了养父母和妻子。

刘昆每个周末,依然会回到朱明远的家里,听取朱明远的教导。

在刘昆的心目中,这个朱叔叔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是特别有本事,是他学习的榜样,他的人生之路,几乎都是朱叔叔帮他铺垫的,没有朱叔叔,不会有他的今天,他打心底里感激朱叔叔。

当然,刘昆之前是知道朱明远因为他,提拔被搁浅,甚至还被下放到下面的单位,他表面上没有做什么,实际上,在考上武大之后,他接受了一些媒体的采访,为朱叔叔正名的。当然,他知道朱叔叔喜欢低调,并没有告诉朱明远,他接受采访的事情。

看到朱叔叔已经贵为公司的副总,没有得意忘形,依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而且一直把自己当成普通人,照顾家人,刘昆的心中对朱叔叔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朱叔叔才是真正的高人,所以,他很乐意听朱叔叔的教导。

刘昆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放松学习,依然非常勤奋和努力,后来被保送去了国外留学。朱明远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已经考上了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起由帮扶而引发的感人故事,主人公朱明远,因为帮扶对象和自己长得像,而被别人误以为是“私生子”,失去了两次提拔机会,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他没有闹得天翻地覆,只是听从了妻子的建议,放平心态,默默地接受现实。

然而, 朱明远并没有因此而沉寂下去,帮扶对象考取武大,这个渐渐被人遗忘的“人才”,终于引起了总公司的关注,破格提拔为公司副总,成为了公司最闪耀的那颗星星。重新“崛起”的朱明远,没有高调欢呼,依然是低调做人,把业余时间,留给了亲人。

朱明远的经历,可以用诗人尼采的一句话来形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生中经历一次甚至多次磨难,都是有可能的,关键是在经历磨难的时候,是否能和朱明远一样,放平心态,把磨难当磨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平静的应对。或许,生活不一定会按照每个人的预想那样发展,但是,只要肯努力和奋斗,不断鞭策自己,稳扎稳打,终究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