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河北省新乐市一家超市选购乳制品供图/新华社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解读经济形势和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表示,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随着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我国经济将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目前,内外部看空中国、唱衰中国的杂音不少,我想说的是,这种论调过去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和未来也注定不会实现。”丛亮强调,8月份以来,各有关方面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积极谋划一批储备政策,系统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随着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恢复,进出口降幅收窄,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回落,制造业PMI持续回升,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在增多,社会预期有所好转。

同时,针对经济形势变化,各有关部门已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并推动储备政策适时出台实施。目前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已有多项出台,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和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有序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规模等。

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物价问题,丛亮表示,今年以来物价仍在低位运行,需要引起重视。但综合物价水平、需求恢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因素判断,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价格指标属于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随着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信心逐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加上低基数效应逐步减弱,我国物价总水平有望继续回升并逐步回升到年均值水平附近。”丛亮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非常重要但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全部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外汇市场波动较大。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承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发布会上指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全部,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人民币对一篮子汇率货币能更全面地反映货币价值的变化。

邹澜介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可以主要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目前包含24种篮子货币,对应国家或地区与我国贸易总额占比超过60%,其中,美元、欧元、日元权重比较大,分别是19.8%、18.2%和9.8%,9月15日,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8.51,较6月末上涨1.8%,其中人民币对欧元升值2.5,对日元升值4.1。7月中旬以来,得益于国内经济稳步回升向好,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是稳中有升的,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对美元双边汇率有所走贬,对非美元货币保持了相对强势。

“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然有充足的政策空间。”邹澜强调,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力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货币信贷政策成效初步显现,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下一阶段要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55万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从过去几年疫情影响中逐步恢复,总体上呈回升向好态势。但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后劲不足,财政运行呈现紧平衡状态。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万亿元。截至8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55万亿元,具备条件的都已经下达完毕,为保障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财力保障。

财政部建立了全国财政运行监测中心,对各地区财政运行状况实行“T+1”穿透式监测,涵盖预算调整、财政收支、转移支付、库款余额等40余项监测指标,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的源头到使用末端全流程动态监测,对苗头性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在专项债方面,李先忠介绍,1-8月,已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7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1-8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等专项债券2.95万亿元,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的77.5%,比序时进度快10.8个百分点。债券资金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约2万个,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建设领域,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实施,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加紧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工业是宏观经济的“压舱石”,是稳增长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8月份,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企业效益逐步改善。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力,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向好。

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收窄,8月份的降幅比上月进一步收窄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已经连续两个月恢复至97%以上的水平。企业利润降幅也进一步收窄。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企业营收在出现好转,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陶青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政策协同落实,加紧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供给端创新,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需求。同时引导企业因地制宜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挖掘出口潜力。此外,还要加紧增强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系统推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一批增长新引擎,打造竞争新优势。

本组文/本报记者董鑫

统筹/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