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和利时收购”事件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持有中国和利时自动化科技公司32.2%股份的股东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此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知情人士表示,这种行为非同寻常,显示股东对管理层越来越不满。虽然公司已收到收购要约,但尚未启动出售程序。一年前,和利时管理层计划以18亿美元估值将公司私有化,但此后消息中断。最近,雷科控股和大正集团以每股25美元(约15.5亿美元)全现金要约收购该公司。此报价使股价有所上涨,但管理层未做出回应和决策。

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该事件可能深刻影响和利时公司的未来发展。若管理层最终决定出售,将面临全新局面。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管理层的态度,市场仍在等待进一步消息。

和利时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自动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于2008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作为中概股,和利时近几年在美股市场表现不太理想。相比内地科创板上市的另一家中国DCS市场龙头企业中控技术,两者市值差距甚大。因此,近年来和利时私有化新闻迭出,曾经出现多份收购要约,管理层不是无动于衷,就是反招频出官司不断,争权戏码背后,显然有人拿着下山摘桃的剧本。

和利时公司的名字,取的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之意。但如今的和利时,可谓“人不和、地不利、天不时”,特别是“人不和”的掌控权争夺战,让公司高层动荡不安,内部官司不断,利润下滑明显。先是2020年7月,和利时突然解除董事长兼CEO邵柏庆的所有职务,邵柏庆公开表示,自己是被“无正当理由”罢免的;继而在一顿操作猛如虎后,公司创始人王常力在离开公司近10年后重新成为董事,并被委以公司首席执行官之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浏览和利时公司官网,在其“发展历程”展示中,能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从1993年电子部六所华胜自动化工程事业部成立到2012年的每年一张图片中,有多张公司领导参加活动的照片,公司创始人王常力更是多次出现;但从2013年到2021年的照片中,几乎全部换成了产品图片或奖牌图片,直到2022年的照片才又重新换成了领导照片。不知情的网友,可能会误以为这家公司从来没有换过领导班子,殊不知背后满是血雨腥风。

早在2013年,中控集团创始人、大股东褚健被捕后不久,和利时公司创始人、大股东王常力突然离京,远走新加坡多年,此事曾被外界广泛热议。褚健案涉及体制内创业、企业改制等问题,原属电子部六所同样经历过改制的和利时公司,情况与之非常类似。两家公司均属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龙头企业,石油石化、核电电网、高铁地铁、三峡大坝等,很多重要设施都要依靠它们生产的“工业大脑”指挥运转。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兼大股东,一个被捕收监,一个出国不归,显然并非偶然的巧合。

如今,褚健案早已尘埃落定,王常力似也王者归来。但是,类似的案件不同的处理,出去躲躲再回来,难免遭遇司法不公的质疑。这对和利时公司来说,终究可能是个隐患。更重要的是,高层动荡背后的夺权大战,对公司经营不可能是一件好事。据报道,王常力重新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后,公司至今未有清晰的业务蓝图和发展策略,没有新技术和产品的布局。恰如国美失去的十年注定难以追回,创始人出走近十年后突然归来,高层夺权的结果恐怕只有公司来承担。

和利时的私有化事项至今停滞不前,背后的资本混战却日趋焦灼。但是无论如何,中国核心工业控制系统的自主与安全,不只是公司内部事务。令人担忧的是,和利时公司现有董事,据报道80%为外籍或拥有国外永居权。五名董事中,有两位新加坡人、一位美籍(或拥有美国永居权),另外一位拥有新加坡永居权。远走新加坡多年的王常力身份成疑,对和利时这样一家总部、研发、生产和业务均在中国的企业,将来的经营发展以及回归上市之路,可能均会构成障碍。

创造价值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尤其是和利时这样的工业软件公司。而任何战略要想成功,首先要把人和团队组织好。法律层面一个又一个的内部官司,对公司实则一次又一次地重创。缺了“人和”这个关键要素,只剩下山摘桃子的利益追逐,公司发展最终难免一地鸡毛。工业软件的自主可靠,对于保证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创始人莫名归来夺权上位之后,和利时公司未来将会何去何从,值得引起更高层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