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9月20日报道:今年开学,同济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的托班“同同班”正式开班了,这里有适合于多种天气、不同孩子发展需求的活动、运动的空间,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室内或室外联动的场地,不仅能自主地走到室外活动,还能看到哥哥姐姐运动;这里还创设了雨天也能运动的室内活动区;可以亲近自然的草地区域;有舒适温馨的亲子陪伴活动区域;有丰富多元的幼儿游戏区域;有语音互动的生活小提示区;有能和爸爸妈妈对话的照片墙;有满足多种状况的教师爱心围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访者供图,下同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面向“最柔软的群体”,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事关千家万户,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是推动“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直接体现了城市的活力与温度。但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目前存在着托育服务布局还不够合理、托育服务供给还不够充裕、托育服务价格还不够实惠、托育服务信息查询还不够便捷等诸多问题,怎么办?

为了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人民城市精神,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工作,将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列为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和整改整治的重点内容,取得积极成效。

据介绍,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制定了详细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和调研计划,与市卫健委、市发改委等委办局、16个区教育局联合开展了联手调研和联推整改,采取实地走访、专题研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调研方式,走进园所机构、走进居民社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聚焦年轻家长聚集、托育需求旺盛的中心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具有引领示范效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边调研边整改的做法推进工作,6月,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了一场全市16个区、50多个街镇参加的现场调研会,真正形成同城联动推进社区托育的良好风气。对在联动调研中基层单位提出的要求,以实际工作积极回应,及时整改。

破题“入托难”,上海至此交出答卷。以嘉定区为例,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盘活现有公办幼儿园资源,创设条件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加大托育资源供给。从2019年12所幼儿园开设托班27个到2023年74所幼儿园开设托班199个,增长迅速,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在幼儿园总量占比达66%,全区普惠性托位占比80.5%,形成了公益普惠为先、托幼一体发展、服务形式多样的基本格局。目前,全区普惠托育服务街镇覆盖率达100%。

此外,为了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让更多社区家庭享受到便利优质的托育服务资源,如今,不少社区都出现了“宝宝屋”。

奉贤区南桥镇首家社区“宝宝屋”开设于馨雅名庭,附近紧邻着百联商圈、传悦坊、苏宁生活广场,嵌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坚持“政府主导、安全普惠、属地管理、多方参与”的原则,为区域内有需求的1-3岁幼儿家庭提供一年12次(2小时/次)免费公益临时性集中照护服务,家长可通过随申办上预约,实现“随时随托、随到随接”。

据负责人何纪明介绍介绍,南桥镇社区“宝宝屋”由想象乐托育园提供专业化的运营管理,由奉贤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全程指导,由南桥镇相关部门提供保障,实现“嵌入式宜老宜少”的服务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科学、多样化的集中照护和育儿指导服务。

据悉,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全年计划在全市社区托育增加不低于3200个托位,公办幼儿园托班增加不低于2000个托位。截止到8月底,新增社区托育“宝宝屋”托额5308个,已全部开始试运营或正式运营;新增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2172个,已全部完成装修改扩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为了更好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2023年1月1日起,《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是《条例》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对固化既有工作经验、聚焦与突破难点及痛点问题,满足本市0-6岁适龄儿童家长对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的多元需求,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水平,促进儿童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上海市早教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忻怡介绍说,上海市将健全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社区嵌入式服务网络、推进完善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站点的布局,面向0-3岁儿童家庭开展科学育儿指导作为关键领域。将3岁以下儿童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嵌入式、标准化的家门口服务点建设。未来,上海还将进一步优化家庭科学育儿指导信息化应用,通过在线咨询、系列微视频、宣传培训等方式开展线上指导服务,提升家庭获取服务的便利度。

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表示,下一步,将巩固主题教育工作成效,健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幼有善育”的人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