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20年8月初,美国向当时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简称“特首”)林郑月娥提出了制裁,跟她一样被制裁的还有10名香港的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消息一发布的时候,我国立马对美国这种可耻的经济制裁表示了反击,并直言,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如果美国想要插手中国的内政,那最后只会是自食恶果。

媒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纷纷对林郑月娥展开了采访,同时林郑月娥也表示自己被制裁后,信用卡、以及银行卡、一些金融服务都没法使用。

而两年后,网友们更加震惊地发现,这位担任了5年的香港特首,在退休后,竟然只能租房住!

首位不买房的“香港特首”

2022年6月,已经65岁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结束了她42年工作生涯中的最后一个职位,此时距离被美国制裁事件也已经过去了快两年的时间,然而在她退休后,媒体们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林郑月娥在香港竟然没有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特首一年的薪资就有500多万港币,就算寸土寸金,那按照林郑月娥工作这40多年,难道不能买房吗?还是说,因为制裁的缘故,让她损失惨重?

要知道,当时制裁的时候,可是闹得“轰轰烈烈”,不仅美国那边对她暂停了一切的金融往来,就连英国在香港的汇丰、渣打等银行也纷纷开始了冻结。

这些对当时的林郑月娥来说肯定是有影响的,当时就连每次发工资,香港政府都是以现金的形式给到她。那这会不会是她“没钱买房”的原因呢?

网友们帮她算了一笔账,按照当时的房价以及林郑月娥的年薪来看,按照她的身份地位,要在香港买房的话,就算是走贷款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然而她在退休后,跑去租房住,就确实让网友们懵了,毕竟,她可是香港特首历史上,第一个在香港没有房子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防止网友们进一步胡乱猜测,林郑月娥也是再次接受了采访,在采访中,这位前任香港

最高行政长官的生活也一点点展开在了大家的面前。

退休之前,林郑月娥就曾表示过,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几乎在跟工作打交道,等到退休后,她想到处去看看,想去内地的华山、泰山旅游,也想每天看看书、看看电视剧。

而退休之后,她也的确开始了计划。由于她在任期间居住的是政府安排的住所—礼宾府,所以退休之后她第一件事就是解决住房的问题。

当记者问起为何不买房的时候,林郑月娥也直接坦言,香港的房价高,她的经济方面的确是会有一些困难;同时,她还表示以后可能不会定居在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关于是否与前两年的制裁有关系这方面,林郑月娥则表示,刚制裁的时候肯定会有影响到一些日常的生活,但她自己在美国也没有资产、并且以后也没有去美国的打算,所以美国的制裁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更不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决定。

只是在大众看来,林郑月娥不会在香港“久居”的决定还是让他们困惑不已。然而,随着对林郑月娥越来越多的了解,众人才明白,无论林郑月娥是特首,或者是普通人,她都是家中丈夫的妻子,是儿子们的母亲。

“平凡”的特首

林郑月娥结婚之前的名字叫郑月娥,她出生于1957年,父亲是一位普通的船员,而母亲是一位带着5个子女的家庭主妇。

在她很小的时候,他们一大家子就租住在香港唐楼拥挤的板间里,在郑月娥的印象中,因为家里人口多,房子又太小,每天不管是邻居家还是自己家,每一天都特别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但是郑月娥的母亲仍旧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等到郑月娥年纪6岁的时候,她就被母亲送到了嘉诺撒圣方济各学院进行学习。

她的母亲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她认为无论男孩或者女孩,多读点书总归是好的,而进入学校之后的郑月娥也不负众望,白天认真读书,到了晚上回家,她就把床铺当作桌子,坐在地上写作业。从小学到高中,她几乎年年都可以进入前三,第一名更是经常拿得到。

高中毕业后,她更是顺利的进入了香港大学,也正是在大学的那几年,她确定了之后的从业方向。

1980年,仅仅23岁的她,毕业后顺利地应聘上了香港政府的工作。工作期间,她努力的工作态度、以及丰富的储备知识让她得到了一个去英国进修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不仅再次丰富了她的知识,还让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林兆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年后,林兆波为了郑月娥放弃了剑桥的高薪工作,回到香港,与郑月娥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而郑月娥也跟着丈夫的姓,改为林郑月娥。

从剑桥回来后的林郑月娥在工作上一次次的跨上了无数的台阶,尤其是在香港回归后,她就开始担任当时从没有过的特区政府库务局的副局长。

然而,到2000年后,随着她的官职逐步上升,她的家庭也出现了问题。那个时候,她的大儿子林节思已经在上中学,可自己的职位越高、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频率越高,林节思也越来越不对劲。

林郑月娥有一天与儿子沟通后才知道,原来是学校的同学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自己,所以就时常议论,而林节思那时候正值青春期,最是见不得同学在自己的面前议论自己的母亲,所以就时不时与同学发生摩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了解情况之后,林郑月娥沉默了很久,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孟母三迁”。

买房不划算?

2004年,林郑月娥向上级领导申请调到伦敦去工作,并且还是降职。一开始她的上级领导并不同意,但耐不住她再三坚持,于是也就放手了。

到了伦敦后,远离了嘈杂的环境,那段时间的林节思也开始将心态调整过来,放在学习上。直到两年后,林郑月娥离开伦敦,回了香港,出任首长级甲一级政务官。而她的儿子也在后面考上了剑桥大学,到了英国读书。一次“孟母三迁”,巧妙的成全了林郑月娥与她的儿子。

之后的时间里,林郑月娥也是一路高升,但也许是早期自己与丈夫的留学经历,也或许是大儿子的事件,让林郑月娥对于在香港买房这件事,始终没有太大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职位在节节高升,她与一家人也始终在租房住,直到2012年,林郑月娥成为香港政务司司长,就住进了政府安排的司长公馆里。

而后2017年成为特首,又再次搬到了工作指定的居住地点—礼宾府,直到2022年卸任,整整有接近10年的时间都是居住在政府安排的住所中,而那段时间,她的两个儿子也都陆陆续续到了英国去读书。偌大的房子中,时常就只有林郑月娥与丈夫两个人。

可以说,他们完美地错过了买房的“最佳时机”。而且根据她之前的一次采访,她也曾经透露出以后可能会考虑到英国去生活。

所以这说下来,其实林郑月娥之所以不选择买房,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整个家庭的原因,再说直接一点就是,如果在香港买了房,那么以后谁来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多年过去,大儿子从英国剑桥毕业后,就到了内地的小米公司担任总经理的工作,而小儿子则还在英国,为学业继续奔赴。两个人未来也不一定会回香港,而林郑月娥与丈夫都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甚至计划起了以后的退休生活。

如此说来,似乎不在香港买房,反倒成了他们的“最优选择”。

从林郑月娥“租房住”的经历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代女性从贫困家庭重向上奋斗的成长之路,也看到了作为一位母亲在工作与家庭中间的挣扎与权衡,更加看到了一位坚定的中国在面对美国制裁之下的坦然。

这些,无疑是让人震撼的,它既平凡、简单;却也伟大、神圣。

也许出口的话只有三两句,但是在这背后的辛酸与不容易却是隐藏在深处。而今,退休后的林郑月娥在工作之外,相信也会收获另一种怡然自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几年很多居住在大城市里的名人也都选择了以“租房”这样的方式来生活,有的人觉得这样未免没有“安全感”,但也有人觉得,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自由,你觉得呢?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