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结束,我方部队胜利撤回境内。然而,这场胜利并未带来持久的和平,因为罗家坪大山上的事件成为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这个故事发生在南疆,一个充满荒山野岭、险峻山脉的地区,而主角是一群年轻的士兵,以及他们坚守阵地的意志。
1979年的南疆,正是战乱频繁的时刻,越军在自卫反击战中遭受重创,但并未放弃。越军的行动与我方的撤退背道而驰,他们秘密进入了罗家坪大山,这座地势险峻、海拔高达2002米的山脉成为了他们的占领地。这一行动在我方并未做出有效回应的情况下持续了数月,越军在山顶修建碉堡和工事,甚至建立了小型军火库,表现出极大的嚣张气焰。

然而,我方士兵并未被这种嚣张气焰吓倒。正当局势紧张,而边防12团的士兵决定采取行动。年仅31岁的9连连长杨天武率领着他的10名战士前往罗家坪大山进行侦察,以亲眼确认越军的位置和地形。这个行动充满了危险,因为他们未做好与越军交火的准备。
在山脉深处,当杨天武的队伍不慎走入越军的埋伏圈时,一场激烈的交火爆发了。越军的警戒人员首先开枪,重伤了杨天武。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队伍陷入混乱。越军主力部队迅速赶来,而队伍失去了指挥,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面对敌人的火力和围攻,杨天武没有放弃。他命令剩余的士兵撤退,自己留在现场等待救援。然而,救援似乎遥不可及,上百名越军不断接近。副班长张学明拒绝执行命令,决定留下来与杨天武一同坚守。其他士兵被迫撤退,留下这两名勇敢的士兵。
在与越军的火拼中,九名士兵最终四散逃跑,一名士兵在交火中牺牲。副班长金老保也在战斗中受伤,无法行走,于是战友刘和荣背着他一起撤退。然而,在越军的火力阻挡下,他们不慎闯入了我方早先布置的雷区,最终双双触雷牺牲。

尽管遇袭事件后,边防12团立即出动展开救援,但越军早已撤退,搜寻队只能暂时放弃进入雷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多次搜寻,杨天武与张学明的下落仍然是一个谜团。多年后,我方最终判定他们在战斗中牺牲,但是越军却没有带走他们的遗体,这使得他们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
这次战斗以我方胜利告终,但杨天武与张学明的下落依然未解之谜。尽管我方多次尝试获取信息,但都未能找到他们的下落。多年来,他们的命运一直是南疆战斗中最大的谜团之一。今天,他们的遗体依然未被找到。

这是一段勇敢士兵的故事,他们在极端的环境中坚守阵地,以生命捍卫国土。虽然杨天武与张学明的下落依然是一个谜,但他们的勇敢与牺牲将永远被铭记在南疆的历史中。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也是南疆战斗中的一段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