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系统里,团是一个很常见的军事组织,也是陆军集团军或空军航空兵的一个建制单位,团的上一级单位是师,一个师通常下辖3个或者4个团。我军各军事单位都是双首长制,同一个单位有两位核心领导。团长是军事主官,团政委是政治主官。二人都是正团级上校军官,职权一样大,只是分工不同。

不管是团长还是团政委,作为校官都是需要转业的。有些军迷可能会问,团长和团政委各自转业,谁在地方发展空间大些,或者说谁在地方上的发展好一些?
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对军队转业工作并不熟悉。包括团长、旅长、师长在内的军事主官,和包括团政委、旅政委、师政委在内的政治主官,他们转业政策完全是相同的。再扩大一些,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也是如此。军队转业政策,不是按军事主官(军事干部)、政治主官(政工干部)进行分别管理的。

军队面临转业的军官,不管是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干部,统一按照军队的政策来执行,地方党政部门在接收军转干部时,也是如此。不会因为身份不同就区别对待。军官转业以后,如果是安置就业到地方党政系统或事业单位任职的,都要统一参加地方上组织的军转干部考试,除了笔试,还有面试环节,计入考试总分。
除此之外,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还会对军转干部,进行量化计分。根据军官在部队服役期间的任职经历进行赋分,获得过战功、嘉奖、表彰的就加分,受过纪律处分的就减分。同时还有一些加分举措,例如在艰苦地区服役的,担任过团以上军政主官的,在航空兵、潜艇部队、核武部队服役的等。

军转干部的安置考核,由考试总分和量化计分共同组成,得分高的人拥有优选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优选选择地方政府提供的安置岗位。整个过程中,是不分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干部的,完全看最终的考核结果。
具体以团长和团政委来说,如果他们转业到地方任职的,发展状况如何,一是要看他们在安置考核的成绩如何,二是要看他们在岗位上的工作表现怎么样。这和他们在部队的身份角色,并没有太大关系。

团长和团政委都是正团级军官,转业到党政部门的,如果安排领导岗位,通常都是降半级使用,而且都安排的是副职,担任县级行政区的副县长、副市长、副区长,或者地级市政府所属某局的副局长。正团级军官转业的,如果安排非领导岗位,基本上就是四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