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不管是网媒还是纸媒,很多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名词,即“语言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语言障碍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系列影响儿童说话表达,甚至造成心理、性格以及行为等发育异常的问题。而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问题如口吃、大舌头(功能性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等。

2016年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型语言障碍儿童(0-6岁)约220万人,且该数字以每年3-4万的速度递增。因此,认识语言障碍不仅对孩子是一件好事,对整个家庭同样也是一件幸事。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认识这些影响了众多儿童的语言问题,看看它们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个问题:口吃

定义:作为一种语言上的障碍,口吃往往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等等。

口吃分为不同类型:

1.连发性口吃:指的就是口吃类型中很轻微的一种,讲话时,某一字或某几个字有连续发出的现象,所以有人将连发型口吃的这种语言特点也称之为“首字难发”或者“重音错位”。

2.难发性口吃:主要特征就是每句话开始的第一个字音就无法说出,一句话虽然在大脑中翻来复去想了好多遍,做了好多准备,但一开口就急得两眼直瞪,全身用力,呼吸紊乱而急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中阻性口吃:一句话开头几个字尚能勉强地、较顺利地说出,但到了中途碰到自己平常所最难发、畏惧的字音时就会心中发急、呼吸紊乱,语言突然在中途受阻。

4.掺音性口吃:在语句中掺入一个不必要的无意义的音,如“你啊到哪啊,去哪啊。”这类口吃让人感觉十分明显,好似有明显的口头禅。

第二个问题:大舌头(功能性构音障碍)

定义:是指人们在说话或发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障碍,其典型表现包括发音不清晰、语速缓慢、表达控制不当等等。

构音障碍分为五种:

1.功能性构音障碍:民间俗称“大舌头”,是一类发音器官无明显缺陷,但却存在各种形式的发音吐字不准确的语言问题,近些年该类型儿童/青少年的增长率居高不下,需要家长们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器质性构音障碍:代表问题有腭裂、隐性腭裂、悬雍垂发育异常等等,该问题是由于生理缺陷影响而产生,具体表现为儿童较频繁出现多音系字音的不清楚、不准确,且术后鼻音较重,字音之间粘连不清。

3.听障性构音障碍:也被称为“听力障碍”,由于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因此该类型儿童语言表达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如声音尖锐、无法分辨相似字音、语速过快等等。

4.认知性构音障碍:大多数认知性构音障碍儿童存在着认知差、听指令能力差、交互能力能力低下以及智力发展缓慢的问题,少部分认知性构音障碍儿童存在智力损伤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运动性构音障碍:该问题的另一个名称是“失语症”,大多发生于因意外事故受伤而骤然失去语言功能的人群,不过该类型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都极低,因此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即可。

第三个问题:语言发育迟缓

定义: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正常发育水平的问题,常发生于学龄前阶段,如果长期不重视很可能会损伤儿童的智力发育。

语言发育迟缓分为两种问题:

1.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与正常儿童相比,这类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点迟、发展速度慢,同时语言差距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拉大。一般来说,这类语迟儿童约占到语迟儿童总数的99%以上,是一类后天因素引起的语言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病理性语言发育迟缓:由髓鞘发育异常、智力损伤或神经发育障碍引起的一类语言表达和理解迟缓的问题,该类问题多由病理性或药物感染等因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