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突出德技并修,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发现不足,研究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与作用。课程思政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了高职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创新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资源制作、促进了多元协同育人,应注意保护信息安全、合理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信息技术;育德意识;多元协同育人
引言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是德技并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意识和能力不强、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相对匮乏、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和方法受限等问题,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应用信息技术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现状、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课程思政应用信息技术要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现状
(一)普遍开展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是一项普遍开展的工作。各高职院校都将其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来抓。通过对各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
(二)突出德技并修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突出德技并修,旨在培养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应用型人才。其核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专业教育中的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其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存在问题
1. 教师意识和能力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中,教师是重要的主体。然而,由于教师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方面,很多教师并没有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2. 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使得其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相对匮乏。这给课程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和方法受限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和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使得课程思政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推进。
二、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
(一)增强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获取更多的道德素材和案例,提高自身育德水平。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工作。
(二)创新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资源制作
信息技术可以创新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资源制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系统地挖掘和整合专业知识与道德素养之间的联系,并制作出更加丰富、生动、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
(三)促进多元协同育人
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多元协同育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思政应用信息技术要点
(一)注意保护信息安全
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保护信息安全。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应加强对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侵权事件的发生。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合理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同时,也应注意信息技术与其他教育手段的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提升高职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创新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资源制作、促进多元协同育人等方面。但同时也应注意保护信息安全、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工作,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应用型人才。
该篇文献已经收录在【文论论文网】,【文论论文网】收录了相关文献数万篇,读者可以访问该网站并根据需要自行检索相关文章,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应有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