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0年3月30日,浙江瑞安某银行内发生了一起重大抢劫案。
当天傍晚时分,受害人蒋女士正在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突然,旁边一名看似同样在取钱的男子猛地走到了蒋女士身后,拿起手中的榔头,狠狠的向着蒋女士的后脑勺砸去。
一阵眩晕之后,蒋女士很快反应过来,当即就和歹徒搏斗了起来,一番缠斗之后,歹徒抢下了蒋女士手中的包,并逃离了现场。
视频监控

根据蒋女士事后的描述,被抢走的包中大概有8万外币和数万人民币,共计65万元。
此案发生后,瑞安警方立刻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但却始终没能破案,直到3年后一桩命案的发生,这场银行抢劫案才终于取得了进展。那么,这起命案是一桩怎样的案件?两起案件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惊天血案
2013年12月10日,浙江瑞安警方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人声称,在瑞安的吉祥珠宝店内发生了一起血案,该店的店主张女士被人杀害在珠宝店内,同时,店里的珠宝也被洗劫一空。
珠宝

警方在接到报案后,立刻赶到了案发现场,根据报案人的描述,当天傍晚时分,她正好路过张女士的珠宝店门口,看到半卷的卷帘门和空无一人的珠宝店,觉得有些异样,于是便推门而入。
一进入店铺,映入眼帘的就是空空如也的珠宝柜台,同时,屋内还弥漫着一股血腥味,报案人见此情景,知道一定出了事。
于是一边大声呼唤,一边向屋内走去,等到她走到里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身中数刀,已经遇害的张女士。报案者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用颤抖的双手拨打了报警电话。
公安

案件发生后,瑞安警方很快就展开了调查,由于涉案金额巨大且情节恶劣,警方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破案。
首先,警方调取了案发当天珠宝店内的监控记录,根据监控记录的显示,12月10日傍晚6点多,张女士在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后,开始准备关门打烊,她首先走到店外,关起了店铺侧面的卷帘门。
就在张女士关门的间隙,突然,一个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悄然溜进了店铺内,仅仅几秒钟之后,张女士也随之进入了店铺,在拉上了最后一扇卷帘门之后,张女士向着里间走去,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张女士就这样被残忍的杀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在杀害了张女士之后,歹徒拿起自己的背包,将店内的珠宝全部席卷一空,然后扬长而去。在看完了整个的案发经过之后,警方已经十分确定,这是一场抢劫杀人案,并且还排除了熟人作案的可能。
不过虽然排除了熟人作案,但是通过罪犯那轻车熟路的作案手法,警方推测凶手即便不是熟人,那也一定是事先经过踩点的。
在确定了这个结论后,警方调了案发地附近的几个监控录像,想从中找到凶手的身影,果不其然,在案发的前一天,一名带着帽子,口罩,背着背包的可疑人物曾在张女士的店外徘徊,并且还想要推门进去,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犯罪嫌疑人

通过对比,警方确定这名可疑的男子就是犯罪凶手,但就在警方想要从中找到更多的线索时,犯罪嫌疑人的身影却就此消失了,除了那一段店门口的监控视频外,警方再也没从其他的监控视频中找到犯罪男子的身影,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就这样断掉了。
无奈之下,警方只好在网络上发布了悬赏通告,并附上了犯罪男子的监控照片,希望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线索。
在广大热心网友的努力下,很快就有人指出,犯罪嫌疑人戴的帽子是华莱士的员工帽。而通过对华莱士的调查走访,警方很快就将目标锁定在了一名吴姓男子身上。
热心网友

得到这条宝贵的线索后,警方感到兴奋异常,似乎案件马上就要水落石出了,那么,这名吴姓男子真的是凶手吗?
困难重重
2013年,浙江瑞安的一名珠宝店女店主被杀害,警方很快将目标锁定在了一名吴姓男子身上。
警方本以为这名吴姓男子就是罪犯,但经过一番调查走访之后,却失望的发现,吴姓男子并不是他们要找的人,这让警方原本兴奋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也使得案件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无奈之下,警方只得又一次发布了悬赏通告,这一次不仅是在网络上,连大街小巷里,警方都贴上了通告。
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十分的有效,就在悬赏通告贴出去后不久,警方就得到了一条珍贵的线索。一名热心群众很快给警察局打来了电话,称自己捡到了被害人张女士的手机。
原来,在案发后的第二天,这名热心男子在上班的路上捡到了一部苹果手机,因为找不到失主,这名男子就把手机带回了家,原本也没觉得有什么,但当警察的悬赏通告发布后,他才发现通告上张女士的照片就是手机的屏保。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于是,他立刻就给警方打去了电话,经过张女士的的家人辨认,确定这部手机为张女士的无疑,也就是说,凶手在抢走了珠宝的同时,还抢走了张女士的手机,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才将这部手机丢掉。
与此同时,张女士的女儿也为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那就是这名男子看起来很像瑞安市内的一名三轮车骑主,并且在案发的前一天,也有一个看起来和这名车主十分相似的人在珠宝店门口徘徊。
此人原本想要推门进去,但是因为当天有人在店内,所以这名男子才没有进去,而是转身离开了,这种说法和之前监控中所显示的画面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三轮车车主就是真正的凶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在得到了这两条珍贵的线索之后,警方立刻就全市的三轮车骑主展开了排查,并且围绕着抛手机的地点周围进行走访。
在调查中,警方对附近几条街上的监控都进行了一一排查,并且将重点放到三轮车上,很快,警察就发现了一辆十分可疑的三轮车。
从现场的监控视频中看出,这辆三轮车多次逆向行驶,并且前面的顶棚封的严严实实的,出现的时间也是与案件发生的时间十分吻合,这样一来,这辆三轮车就成为了重点调查对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尽管从监控视频中看不到这名男子的面部,但是通过鞋子的对比,警方还是看出了这就是珠宝店血案的凶手,紧接着,警方对针对全市的三轮车车主展开了排查,很快就找到了嫌疑车辆,但是车虽然找到了,车主本人却并不是犯罪嫌疑人。
在警方的盘问之下,车主陈先生才说出了真相,原来,他并不是这辆车的第一任车主,这辆车是十天前他别人手中买来的。
在买这辆车时,陈先生便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卖主在将车卖给他时,显得小心翼翼,充满了戒备心,这让陈先生怀疑这辆车来路不正,于是就向卖主索要了身份证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卖主一开始并不同意,但陈先生表示,如果没有身份证信息,那么自己就不买了,车主听后,这才给了陈先生一张身份证复印件。
通过这张身份证复印件,警方终于看到了犯罪嫌疑人的真面目,此人姓彭,年纪三十多岁,江西人。
于是,警方立刻赶到了身份证上的户籍所在地抓人,不幸的是,犯罪嫌疑人彭某此时已经离开了老家,不知潜逃到哪里去了,警察就这样扑了一场空。
彭某

随后,警察正式对彭某下达了通缉令,而随着通缉令的下发,三年前的那场银行抢劫案又再次被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天网恢恢
当年的银行抢劫案的受害者蒋女士在看到彭某的通缉令之后,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男子就是3年前在银行抢劫她的人。
这样一来,两起案件就合并到了一起,在警方的大力侦查之下,终于找到了潜逃的彭某的踪迹。2014年1月初,在距离珠宝店血案过去了二十多天后,警方终于得知了犯罪嫌疑人彭某的所在地。
抓捕现场

根据知情人士的举报,在广州汕头发现了彭某的活动踪迹,接到线索后,警方立即赶往汕头,最终成功的将彭某抓获。
在抓住彭某之后,警方立即对其展开了审问,面对确凿的人证物证,彭某无法抵赖,只好老老实实的交代了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实。当警方问道他为何要在银行和珠宝店抢劫时,这名男子如实的交代,是因为自己缺钱,而缺钱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赌博的恶习。
彭某是江西省浮梁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父母晚年得子,因此对这个孩子十分的溺爱,从而导致彭某长大后不务正业,渐渐的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据彭某的家人称,彭某在少年时代便热衷于赌博,是远近闻名的“赌王”,长大后更是嗜赌成瘾,因为赌博,他好不容易娶来的妻子也离开了他,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孩子。
赌博成性,好吃懒做的彭某根本无法凭自己的本事养活孩子,于是就把孩子送给了别人,独自一人跑到了浙江瑞安,靠蹬三轮车接送人为生。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思悔改的彭某很快就又沉醉到了赌博中,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很快又将自己的积蓄输的一文不剩。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潦倒不堪的彭某在有一天路过银行时,看到有人在取钱,看到别人手里的大把钞票,眼热的彭某便打起了歪主意,于是,他准备了一把榔头放在包里,假装到银行取钱,在看到蒋女士取出钞票后,他便立刻拿出来早已经准备好的榔头,狠狠的打在了彭女士的头上。
也许是因为击打的位置不对,蒋女士并没有当场昏迷,反而还和他搏斗了起来,凭借着年龄优势,彭某成功的抢走了蒋女士的包,并飞速的逃离了现场。
这次作案,让彭某得到了56万元,有了钱的彭某因此狠狠的享受了一把,不过,在一段时间的坐吃山空和不改恶习之后,这56万元也被彭某花的一分不剩。
民警清点赃物

再次陷入潦倒的彭某心中又再次滋生了犯罪的想法。2013年11月底,彭某便盯上了张女士的店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踩点之后,他就大致摸清了店铺的营业时间和内部结构。
于是在2013年的12月10日那天,彭某趁着张女士出去关卷帘门的间隙溜进了店内,等到张女士将店门全部关闭之后,彭某便动手杀害了张女士,还将店内的所有珠宝洗劫一空,然后骑着自己的三轮车从小路离去。
彭某被抓之后,银行抢劫案的受害者蒋女士为此长舒了一口气,而被害人张女士一家也感到了莫大的安慰。
彭某落网

相信随着现代刑侦技术和法律的不断完善,像张女士这样的案件会越来越少,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
看完蒋女士和张女士这两起案件,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