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报了好几个压轴题刷题班,还是做不好初中数学压轴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不久有家长问我,早就听说初中数学的平面几何很难,所以特地给孩子报名了三个数学课,两个是刷几何压轴题的,为啥还是学不好,做不出压轴题,拿到难点的题目没有思路。

我回答,就是因为报名了三个班,所以才做不好压轴题。

问几个问题,

我们电视剧里表演,就能成为优秀的演员吗?

我们耳机里的音乐,就能成为卓越的歌手吗?

答案是否定的,做数学题也是一样的,看老师解数学题,并不能提高自己做数学题的能力。

所以会出现老师见题秒题,一题多解秀翻全场,台下的大部分同学除了配合喊666,还是不会做这道题。

所以报名三个班学数学,无非就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去看老师解题而已。

想提高解题能力,真正有用的还是自己动手去做。

先做到明白题目背后的知识点。

再做到理解老师解题背后的逻辑(因果关联)。

接着自己按照这个逻辑,去尝试着做一道类似的题目

做出来了,固然好,没做出来,听听老师的讲解后,调整方法后继续做直到做好

然后用调整好的方法,继续去尝试做一道不那么类似的题目

做出来了,固然好,没做出来,听听老师的讲解后,调整方法后继续做直到做好

把这个过程反复进行,解题能力就得到了锻炼,甚至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基础上,获得独特的看法与更深刻的理解。

在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行为是自己去做题,而不是看老师做题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容易一不小心给的太多,以至于学生以为自己理解了,实际上并没有理解。比如学生按照老师提示的辅助线去解题,但没去追问为什么老师会提示这样的辅助线,而老师也没有解释原因。这样就算题目做出来了,也没有锻炼到解题能力。

对于压轴题,不要依赖老师讲,要自己去琢磨,琢磨答案的只言片语以获得自己的理解继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心得,得到升华。

上课的时间多,就会导致做题的时间少,不要本末倒置。

也有一些专门讲压轴题的刷题课,一定要在老师题前,自己独立做一遍,才最有效果。自己拿着视频反复琢磨,会更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