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型住房,不仅对于房子所处的城市、地段有要求,而且在产品力上,比如户型、梯户比、圈层、物业服务等方面,都不能有非常明显的硬伤。

贵阳目前大多数项目,都还是处于刚需、刚改的产品阶段,刚需楼盘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花果园、世纪城等项目,这是贵阳楼市的基本盘面,其他的若干小项目,档次和综合评分上,也和这几大超级大盘差不了太多,都是半斤八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方向,贵阳目前也存在一些豪宅项目,比如龙湖舜山府(别墅区)、恒丰碧桂园贵阳中心(超高层大平层)、花果园铂悦府(地标景观大平层)等,但毕竟能够入场的门槛比较高,属于少数圈层。

真正位于中间阶层,衔接豪宅和刚需的改善项目,可选性其实并不多,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标准来筛选:

1、地段和配套

改善型住房的根本目的,还是改善居住,因此,所处的城区地段和周边配套,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品质,就不是奔着未来增值去的,主打的就是一个居住生活方便和有品质,因此,基本就可以略过什么城郊边上、开发新区等板块的高增长潜力股了。

就贵阳而言,起码地段上,要属于新城和老城“双核”当中的“一核”,观山湖或者南明云岩两城区,周边的配套也不能将就,比如地铁站、商业、公园、景观、文旅地标等,不说全部占齐全,但不占一样也要占另一样,不能啥都不占。

2、户型、梯户比

户型上,改善型住房要能够容纳至少2代人的共同居住,比如现在有些生二胎、把父母接到城里来居住的,就算最小的标准,起码要在120㎡以上吧,做三房或者四房,才不会显得比较拥挤。

当然,如果有跃层、复式、入户花园、楼顶露台等加分项,就再好不过了。

梯户比也很重要,我们认为,改善型住房的标准,通常都是一梯一户,或者2梯2户的,最不济、最低容忍下限是2梯3户。

毕竟,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2梯4户及更低梯户比的,最终都难免堕入刚需、刚改的怪圈之内,归家、出门体验都大大打折。

因此,梯户比控制在2梯3户及以上,越高越好,是我们在改善住房定义下,能够容忍的最低下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物业

物业服务对于楼盘后期入住、运营、维护相当重要,没有优秀的物业,再好的房子都是暴殄天物,而好的物业,就算只是刚需,软实力上,也能住得出改善的体验来。

就贵阳市场而言,在物业公司这块,全国性的连锁品牌,过江龙明显是要碾压地头蛇的。

口碑一直比较好的物业,主要属于排名全国Top10以内的,包括华润(央企)、龙湖(民企龙头)、万科、保利(有深耕基础)等,而其他top10以外的杂牌军,特别是一些本土物业公司,就算房产 硬实力方面再强,都可以不用纳入考虑范畴了。

4、上车门槛,社群圈层

改善居住的另一个侧面,就是未来入住后的邻里圈层,房子再好、小区再高端,入住的邻里如果是那种没素质的大老粗,那也很煞风景。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在贵州这样西部地区,最有素质的邻居圈层,往往和最有经济实力、买得起豪宅、中高端改善房产的圈层,未必是重合的。

比如一些高校教师群体、一些稳定的“铁饭碗”、国企、事业单位群体,以他们的收入在贵阳买房,经济实力上或许是相对有限的(不少人并不是以市场价买的,有的属于团购房源)。

不过好在,对于他们而言,当年买刚需的时候,定居贵阳已经省下了一些购房成本,如今要全力以赴改善型小区,还是有不少余粮的,还是能够企及的,但是豪宅项目,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强人所难。

筛选圈层,除了通过这些具有体面职业的人群标签外,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一定等级的上车门槛。

一般来说,在贵阳而言,150~200万级别以上的圈层,就可以屏蔽掉大部分素质堪忧的邻居了

毕竟,各行各业做到最后都是融会贯通的,人就是这样,只要经济实力到达一定水平,素质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就算装,他都会装得尽量体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