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inkkk

责编:鲤鱼

ADS2.0 加持+全面调价双管齐下,问界新 M7 甫一上市便成为舆论焦点。

新车于 9 月 12 日上市并开启交付,次日,官方便宣布其订单突破 1.5 万辆;而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问界新 M7 订单为 4700 辆,其中 9 月 17 日单日订单达 2700 辆。

一张网传的聊天记录显示,余承东难掩激动,「从 M7 曾经跌倒的地方,又爬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界新 M7 之所以引发关注,当然会涉及到产品力。发布会上,余承东透露,新车整体升级投入了 5 个亿,涉及内外饰、智舱、智驾、更强的车身结构、底盘用料等。

他表示,这笔钱都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说到「看不见的」,往往是指向轻营销、重技术的东西。

新车发布当日,华为也举办了一场新 M7 技术交流会,向我们介绍了在新车所搭载的 ADS 2.0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鸿蒙智能座舱、华为车载智慧屏、DriveONE 电驱平台、BMS 管理系统等背后,华为提供了什么核心技术支撑

今天,我们来聊聊,华为又透露了什么新技术?这些技术又如何加持到新车?

「双智天花板」

作为科技公司,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显著优势在于智能化。

在智舱和智驾领域,华为分别有鸿蒙座舱和 ADS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两大代表作,官方也喊出了「双智天花板」的口号。

8 月初的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3 上,华为正式发布 HarmonyOS 4,鸿蒙座舱演进到多人多设备协同体验,电影、游戏都能在座舱屏幕共享,还能接入无人机的手机应用,通过座舱屏幕进行航拍操作。

新 M7 发布会上,虽然并没有明确表示会搭载鸿蒙座舱 4.0,但官方表示,新 M7 的中控屏,要「像 Mate 60 Pro 一样流畅」,此外,新车也搭载了 Maglink,支持华为平板扩展后排娱乐屏。

智驾方面,新 M7 智驾版搭载 ADS 2.0 系统,硬件上配备 1 个顶置激光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11 个高清视觉感知摄像头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算力达 200 TOPS,这套系统将在年底覆盖全国城区

1.鸿蒙座舱

自 2021 年年底问界 M5 发布,鸿蒙智能座舱就一直是华为的一大招牌。

新 M7 发布会上,余承东直言,「AITO 问界上市至今,我们一直保持了智能座舱天花板的体验领先优势。从上市的第一天到今天没有被打破,没有被超越过,一直被抄袭,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因为搭载了我们的鸿蒙操作系统。」

据华为万颖瑜博士介绍,鸿蒙操作系统具备三大创新理念。首先是同一套系统,可以通过乐高式的组合,应用于不同大小配置的设备上,华为的各类终端设备,小到耳机、眼镜,大到手机、平板、车机,都采用了鸿蒙系统;

其次,鸿蒙系统具有一项核心技术——分布式软总线,具有低时延,高带宽的特点,可以将不同的鸿蒙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

最后是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能够以一套工程覆盖不同鸿蒙设备,以降低开发成本,提升效率。

基于这三大理念,鸿蒙操作系统得以实现万物互联,这套系统与智能座舱结合起来,能在语音助手、导航、智能感知等方面发挥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鸿蒙座舱的导航功能,能够一碰流转,把手机上的导航地址自动流转到车机上。据官方数据,华为智选车用户有93.1%使用车机导航,而其中超过 51% 是通过导航流转发起的,但行业内车机导航的平均使用率只有 31%。

此外,基于分布式软总线,鸿蒙座舱可以将车机与其他其它鸿蒙设备连接起来,一方面将丰富的手机生态带到车上,另一方面也通过硬件虚拟化,使得手机应用可以使用车机硬件,比如车上的摄像头。

而在鸿蒙座舱 4.0 上,华为将手机上的无人机应用流转到座舱上,可以座舱屏幕进行航拍操作,此外,还与网易合作,将手机游戏带到座舱中,提供更多娱乐体验。

另外,在后排, 新 M7 还首次搭载了华为车载智慧屏方案,通过 MagLink 魔吸车载接口,可以将华为平板稳定地挂在车上,并提供充电功能。

无需手动操作,软总线技术可以快速将平板和车机系统进行无感配对连接,家长通过前面中控屏控制后面的平板,包括控制使用时长、音量、亮度以及开关机等。

2.ADS 智驾系统

4 月份,华为发布 ADS 2.0 智能驾驶系统,相较 1.0 版本,这套系统一大突破在于重感知轻地图,可以做到不依赖高精地图

ADS 2.0 的核心之一是 GOD 网络(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在融合感知 BEV 网络识别白名单障碍物基础上,增加识别白名单之外的多种物体的能力,能识别异形障碍物,如侧翻车辆、掉落的大纸箱、落石、倒地大树等,并减速刹。

短短半年时间,GOD 1.0 已演进到 GOD 2.0,关于二者区别,华为智能驾驶产品总监缪军海总结:「GOD 1.0 让 ADS 更安全,GOD2.0 让 ADS 更类人。

具体而言,GOD 1.0 主要是识别通用障碍物的几何形状和速度信息,在实际使用中,一些树木枝条也会被监测为通用障碍物,认为有碰撞风险,从而进行了不必要的绕行避障动作。

而 GOD 2.0 经过了从 RGB 数据,到语义,再通过多车多趟得到车流(有轨迹和速度等)等进一步更丰富的信息的训练,在监测的基础上能识别出更丰富的语义信息,对路况有一定的理解和判断,从而进行更合理、类人的处理。

比如当前方路边有树木枝条探出时,GOD 1.0 可能会采取一个大的绕行避障动作,GOD 2.0 则会选择稍做避让通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通过对速度信息的监测,GOD 2.0 的语义识别还能用来判断前车的动静态属性,从而指导规控车辆做出更精确的应对判断。

华为终端 BG 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还指出,依托 ADS2.0 的感知系统以及算法,新 M7 相比 4 月份 M5 发布的主动安全做了 50% 的提升,在前向侧向和后向都做到了全方位的主动刹停安全。

DriveONE

相较于声名在外的智舱、智驾,华为的三电技术其实比较少被提及和关注到。

实际上,2020 年,华为就对外发布了其首款电驱动系统DriveONE,并应用于阿维塔11参数图片) 鸿蒙版、极狐阿尔法 S 先行版等华为合作车型中。

新 M7 采用的也是 DriveONE 增程电驱平台,搭载 1.5T 四缸专用增程器 3.0,两驱版最大功率 200kW,最大扭矩 360N·m,四驱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0/200kW,最大扭矩 300/360N·m,零百加速最快 4.8 秒,CLTC 工况下纯电续航和综合续航最高分别为 240/1300k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交流会上,华为林军海博士从动力性、静谧性、安全性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华为的 DriveONE 智能电驱平台,以及华为是怎样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应用于此。

动力系统方面,华为目前有面向纯电车型和混动车型的两套动力系统,重点关注动力性能、效率、高压化和提升充电体验方面。

4 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华为数字能源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发布了最新的纯电以及混动的双平台电驱动系统,纯电高压碳化硅的平台效率做到了 92%(CLTC),电机转速则可以做到 25000rpm。

官方的说法是,92% (CLTC)「在业界主流产品平台中是最高值」。作为参考,小鹏扶摇架构的 800V XPower 电驱平台综合工况效率是 92%。

在电驱动的产线上,据介绍,华为盘古大模型 AI 算法以及机器视觉、传感器就已经覆盖了80% 的关键工序,使得缺陷的检出率比此前靠普通机器检查要很很多,「自从目标交付使用以来,实现百分之百的缺陷拦截」。

静谧性方面,华为将其分成了车身 NVH、动力系统 NVH 和底盘 NVH 三方面,在改进电驱动 NVH 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很多复杂学科,华为采用了 AI 算力来进行建模,以改善效率。

在用车安全性上,据介绍,华为正在将云技术应用于这一领域。具体而言,华为会把设计阶段、生产阶段、一直到消费者使用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进行整合,来形成一个数据库,去做一些判断和预知,尽可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而不是事后去维修。

另外,据华为柴本本分享,针对增程车辆,华为也采用了一套智能增程管理系统来提升用车经济性和静谧性等。

以经济性为例,借助于华为自身庞大的云系统,可实现整车增程数据的全量上云。在车端,根据车辆的车速以及动力电池电量,输出最佳保电策略;在用户端,结合鸿蒙座舱的小艺推荐,一键推送智能模式,实现用车经济性

而在电池安全方面,华为也有多年来在半导体技术、材料技术、工艺技术、面对场景的系统方案能力,和 AI 云技术的积淀来加持。

华为孙华宇介绍,其智能 BMS 管理系统采用了一个 4 层金字塔式的管理拓扑架构,涉及上端的云管层,车端的应用层、汇聚层、感知层,做到安全可靠。

遥遥领先?

在造车一事上,华为反复重申,「华为不造车,只利用 ICT 技术,帮车企造好车」。

从零部件供应,到 HI 模式,再到智选车,可以看出,华为在不断探索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但今年上半年,和华为深度合作的几个新势力品牌,问界、阿维塔、极狐销量表现都不太理想。

但新 M7 目前的表现着实亮眼,其背后的技术及 ADS 2.0 年底覆盖全国的消息也显露出华为的实力与野心,这款车会是华为智选车向上的转折点吗?

不少观点认为智能手机行业与智能汽车高度相似,近期,Mate 60 的推出让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风光无两,「遥遥领先」。

在造车一事上,华为何时能迎来自己的「遥遥领先」时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