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都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为我身边就发生了一个例子,让我深信不疑。这个例子就是我的堂哥,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善行,他不仅解决了自己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挽救了自己的婚姻。因此,我非常钦佩堂哥的人品,认为自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堂哥今年已经42岁了。他曾经经营着一家灯饰厂,拥有近200名员工,主要从事出口业务。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摧毁了他的生意,他的产品无法出货,也失去了订单。这次失败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他曾经是一个传奇人物,默默地创办起了一家公司,实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成为一个不被任何人左右的自在人,甚至成为了我们村里的首富。然而,他的命运也如此脆弱,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毁掉了他几十年的努力,还让他背负了巨额债务。

事实上,堂哥只有小学文化,他当时还需要参加考试才能上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严重偏科,数学可以考满分,但语文却很差。因此,在小升初时,堂哥的总分未达到要求。后来,他重新读了一年小学六年级,但最终还是没能考上。无奈之下,他只能跟着父亲在田间劳作。然而,堂哥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很少听从父母的话,总是喜欢自己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村里的人都认为他不务正业,总是想着些不正经的事情。因此,父母经常被他的行为气得不行。

然而,堂哥十分固执,无论外界如何议论他,父母如何责骂他,他完全不在乎,照样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后来,他居然真的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不仅会修手扶拖拉机,还会制作水车。那一年,我们村遭遇了特别干旱,田里的庄稼因为缺水而枯死了。人们说那是几十年来都没有遇到过的大旱灾,整个村子都像被火烤一样,热得难以忍受。连小溪都干涸了,人们只能到村边的小河里取水,但河水也越来越浅。大家都非常着急,但却束手无策。

这时,堂哥拿出了自己亲手制作了好几天的大水车,让几个叔伯一起把水车抬到河边,并修建起一条长长的水渠。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居然靠着水车的力量将河水引入水渠,再灌溉到稻田里。那时候,大家对这辆水车简直如救命稻草般迫不及待地围了过去,都想把水车移到自己的田地上。大家对这个水车赞不绝口,纷纷称赞堂哥的聪明才智和能力。这个例子让我更加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那一场大干旱,挨近河边的禾苗因有水车的帮助,才缓过劲来。而村里人也因有这个水车,才不至于颗粒未收。也是从那一刻起,大家才对堂哥改观,再也没有人说他是不务正业的了,反而说他是个大才,是做大事的人。后来,堂哥长大后就和村里人出来打工了。别人打工可能都是老老实实地坐在流水线上,听从主管安排,没日没夜地加班。可堂哥却不一样,他对流水线上枯燥无味的工作,似乎很难适应。用他的话是:这是浪费时间,哪怕做十年还是这个样子,没有技术含量,老板随随便便就能把你换掉。要做就要做让老板不敢轻易换掉你的工作,最起码要让自己从这间公司出来不会还是一个被人轻视的小员工。

真的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正是堂哥这种不服输、不屈服于现状的个性,让他在碰了几次壁后,终于找到愿意教他的师傅,就是做学徒,还是没有工资,只包三餐的学徒。这份学徒工作,也是堂哥后来办厂的一个重要起点。后来,在学会制作和流程后,堂哥的心又活了,他似乎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后来,堂哥动员厂长和另一位主管一起出来合伙干。堂哥也是因为没资金,没有东西可以支撑起他的野心。所以,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他只能找人合资。而他所找到的这两个合伙人,一个有客源和管理能力,另一个在当地有人脉、有资金,再加上他的技术,简直是三剑合璧,所向披靡。

这家加工厂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成功了,而且一直在不断扩张。从最开始的只有十几个员工,到后来发展成了两三百人规模的工厂,还搬了两次家。不过后来,堂哥不满足于在公司只做小股东的角色,于是他决定拆分股权,自己另起炉灶。说实话,他的头脑思维和普通人相比真的很难捉摸,我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他手里都办到了。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堂哥仍然会是一家公司管理着几百名员工的企业老板。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堂哥的计划,也导致了他的公司的倒闭。原材料无法进来,产品无法运出,资金周转困难,忙碌了两个月后,堂哥不得不宣布公司倒闭,甚至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别墅和小轿车来清债和支付员工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业的崩塌也伴随着家庭矛盾的升级。失去了房子后,堂哥一家只能租住在外面。虽然堂哥的心态还算不错,他在颓废了一段时间后重新振作起来,开始做出租车司机。负债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堂嫂一直无法适应这种身份和不好的环境,她对堂哥进行抱怨和责骂。最终,堂嫂无法忍受回到过去艰难的生活,选择离开了丈夫和他们才上幼儿园的儿子。堂哥不得不同时兼顾出车和照顾孩子,有时候确实忙不过来,特别是在周末,只能带着孩子一起出租车。虽然堂哥能够忍受这样的辛苦,但最令他焦虑的是,他的儿子即将上小学,而因为没有学区房,一直找不到合适或满意的学校。

有一天周末,堂哥像往常一样带着儿子出车,接到了一位年轻女乘客。这位女乘客看见车上有个孩子,开始和堂哥有点疏远,但不久后他们开始聊了起来。堂哥也向她倾诉了自己的困扰。为了帮助女乘客节省一些钱,堂哥在征得她同意后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线。起初,女乘客还以为堂哥是为了多赚点钱,但到达目的地后,她才发现这样走即使按照计价器的收费方式,也能省下几块钱。为了感谢堂哥的好意,女乘客给了他一张名片,并告诉他她是某小学的老师,只要按照名片上的地址就能找到她。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堂哥,让他非常烦恼,但没想到他为了乘客省几块钱的小心思最终得到了满意的解决。堂哥简直无法相信,竟然可以如此顺利解决这个令他头疼的问题。他看着这个看似平凡的举动,其实什么也没做,只是发自内心地想让乘客多省一点钱。

说实话,对很多人来说,几块钱根本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能连一瓶水都不够买。但恰恰是因为堂哥多做一些为他人着想的事情,他得到了好的回报,解决了自身的大问题。在生活日子渐渐变得顺利后,堂嫂回到了他们的生活中。堂哥并不怪责堂嫂的过去,他只是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希望一家人能够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他已经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