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高育良作为汉东的专职副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是汉东名副其实的三把手,其权力和地位仅次于省委书记沙瑞金和刘省长。按理说像他这样身居高层,不贪钱的人甚至还有很强原则性的人,即使后面不能更进一步,也可以安稳落地才对。

但没想到的是,最后却晚节不保,戴上了银手镯,不得不说也是十分可惜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高育良无法全身而退?其实这个原因是关键!

客观原因1:赵立春问题牵连了高育良,使得上面不信任他
在赵立春卸任汉东省委书记之后,他随即向上面推荐了高育良接替自己的位置,然而上面并没有同意,反而是空降了沙瑞金,彻底堵死了高育良的晋升之路。正常情况下,一个省委书记卸任推荐的人,大概率是可以获得通过的,何况高育良无论是能力、威望还是资历,都是完全可以胜任汉东省委书记的情况下。

上面没有同意赵立春的请求,实际上已经从侧面反映出了对高育良的不信任。或者说上面早已经察觉了赵立春的问题,让其调离汉东去京城更进一步就是为了麻痹他。让高育良保持原位而空降沙瑞金是为了更好的查探汉东的腐败问题。可以说沙瑞金空降汉东本就是带着上面给的任务去的,这是高育良无法全身而退的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2:高育良没有选择站队,站到了沙瑞金的对立面
高育良是汉东的本土派,李达康也是,在沙瑞金空降汉东之后,汉东本土派权力最大的是高育良,这个时候空降汉东的沙瑞金其实是势单力薄,需要拉拢“盟友”获得支持,才能彻底的站稳脚跟。而在汉东威望高权力大的高育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然而高育良过于书生气,看不惯这个抢了他位置的省委书记,自尊心也不允许他向沙瑞金低头。

所以在沙瑞金多次敲打无果后,反而接受了李达康释放出的善意,最终选择了李达康作为“盟友”。难道李达康没有问题吗?妻子欧欧阳菁、副手丁义诊、陈清泉等等,腐败的腐败,外逃的外逃,可以说真要追究,李达康也吃不了兜着走。

但人家最后愣是啥事儿没有,甚至号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机会,反观高育良却恰恰相反。可以说高育良没有站队沙瑞金,是他无法全身而退的另一个客观原因。当然,到了他那个位置,也不是想站队就能站队的,毕竟赵家的船可不是这么好下的。

关键原因:高育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沙瑞金,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高育良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是早些时候利用职权批了赵瑞龙月牙泉美食城项目。但这个他在沙瑞金面前承认错误,当时有认知历史局限性,也就翻篇了。
第二则是隐瞒了自己的婚姻问题,离婚和另结新欢没有禀告组织。这个问题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真要追究,在高这个层次,估计也就是处分而已。
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他默许了高小凤接受了高小琴价值500万的别墅和价值2亿的信托基金。虽然不是他直接拿的,但因为是他身边人,也跟他扯不开关系了,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高育良原本是有自救机会的,当初高育良就因为弟子祁同伟包庇轮奸犯,怒气冲冲的走到沙瑞金的办公楼下,差点就要举报祁同伟了。然而最终在沙瑞金的秘书白书记面前,他又犹豫了,错过了最后自救的机会。

倘若他当时真举报了祁同伟,并且主动像沙瑞金交代问题,虽然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已经不太可能,但检举举报和坦白从宽来换取安稳落地还是可以的。然而他高估了自己,以为自己可以与沙瑞金过招,以为自己可以糊弄过去,也低估了沙瑞金的手段,最终失去了安稳落地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