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是否还记得,当你第一次开上自己的燃油车时,那种兴奋和自豪的感觉?你是否还记得,当你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或者在山路上蜿蜒曲折时,那种激情和刺激的感觉?你是否还记得,当你在加油站排队等待,或者在拥堵的路上耗费时间和油钱时,那种无奈和烦恼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燃油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曾经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和麻烦。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燃油车的地位正在受到动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汽车企业宣布了停售或停产燃油车的时间表,似乎给燃油车敲响了“死亡通知书”。那么,燃油车真的会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舞台吗?我们还能开多久呢?

一、全球范围内禁售燃油车的进程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售或限制销售传统燃油车的政策。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都是基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目标而制定的。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如植树造林)等方式,使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的状态。碳达峰是指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最高峰后开始下降的过程。这些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巴黎协定》中规定的控制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在2摄氏度以内,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愿景。

而汽车行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展望2021》报告,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情景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新车总销量的60%,到2050年将达到100%。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内,传统燃油车将逐步退出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多家汽车企业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

在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压力之下,很多汽车品牌也宣布了自家的“停止生产燃油车时间表”,如大众汽车计划在2030年实现所有车型电动化,传统燃油车彻底停止销售;国内方面、北汽集团、长安汽车、海马汽车都宣布在2025年停售燃油车。这些汽车企业的转型,既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抢占,也是对自身生存的保障。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发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发展目标。而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1》报告,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仍然达到了1030万辆,同比增长41%,占全球新车总销量的4.6%。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是激烈的。在这个市场上,不仅有传统的汽车巨头,如丰田、大众、本田等,还有造车新势力,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这些企业都在不断地推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和留住消费者。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三、燃油车还能开多久?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燃油车的衰落,很多人可能会问,燃油车还能开多久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政策、技术、市场、消费者等。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政策方面来看,目前中国还没有明确颁布全国性的禁售或限制销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措施,如北京市率先宣布公务用车将逐步更换为新能源车,而燃油车将在2030年前逐渐被淘汰;上海市也有类似计划,计划在2020年让新能源车的占比达到50%,然后逐步淘汰传统车型。此外,一些城市还实施了限行、限购等措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因此,在这些城市中,燃油车的使用寿命可能会缩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技术方面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瓶颈,如电池性能、充电设施、安全性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或改善。例如

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目标和措施,包括到2025年,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600万个,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1:1;到2030年,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1200万个,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1.5:1。这将大大缓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因此,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势将更加明显。

从市场方面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还是高于传统燃油车的。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的成本还是较高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1》报告,在2020年,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为每千瓦时137美元,比2010年下降了89%。但是,这个成本还是高于传统燃油车的内燃机成本。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发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并达到与内燃机相当或更低的水平。届时,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将更加突出。

从消费者方面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障碍,如续航里程、安全性、维修保养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和满意度。但是,随着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引导,以及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和适应,预计在未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态度将发生改变,并形成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购买意愿。

结语

燃油车被下“死亡通知书”,退市已提上日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阶段的。在这个过程中,燃油车还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和使用价值。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燃油车还能开多久,而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条件来判断。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要积极地去了解和适应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有一个开放和理性的心态,既不要盲目地抛弃燃油车,也不要固执地拒绝新能源汽车。作为公民,我们要有一个责任和担当的意识,既不要忽视燃油车对环境和气候造成的影响,也不要放弃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和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较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