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1969年
是武湖动荡不安的开始
各位可以看到记载里
各种打架斗殴、亏损的情况发生
1965年
3月,制定了全场五年灭螺规划。全场有螺面积84139亩,其中安全堤内2919亩,已灭926亩,计划至1969年,全场基本消灭钉螺。
4月15日,印发《关于职工业余教育的十条意见》。凡是有场办小学或耕读小学的生产队,都开办业余夜校,职工入学率要求达到25%。
同月,从外地引进鄂光棉籽15吨,在张湾、熟地两个生产队播种500亩。
6月5日,印发《关于职工自留地的通知》。规定职工自留地面积的数量为:1-3人
的户O.2亩,4—5人的户0.3亩,6人以上的户0.4亩。
1O月,黄陂县委派黄炳廷带工作队数十人来本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小四清),历时近三个月结束。
本年,粮食生产突破5000吨大关,总产7085吨,年终净盈利26.87万元,创建场后最高水平。
1966年
1月28日,召开全场三级干部会议,讨论通过了《一九六六年三定一奖制度的具体办法(草案)》。对生产队,改“三包一奖"为“三定一奖”责任制(定产量产值,定工资,定利润,超利分成)。
2月8日,农场文艺宣传队成立,共有成员17人。
同月13日,上级派员组成黄陂县社教分团,来本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大四清)。历时8个月,于10月13日结束。重点解决“四清"问题(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本场9名党委成员中,有6人受到撤销党内外职务的处分(中共中央十三届全会后予以彻底平反)。
8月21日,本场企业职工和中小学“红卫兵牡,同武汉市下乡串联的“红卫兵"一起分别到各地游行,宣传讲解中共中央“十六条”,破“四旧"。25日以后,各生产队的青年纷纷组织起“红卫兵"。武湖地区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随之开展起来。
同月30日,总场“核心小组”(四清中农场临时领导组织),根据国家农垦部《关于改革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制度的规定(草案)“讨论制定了《国营武湖农场经营管理工作(修正草案)》,印发到分场、生产队及企事业单位。
9月20日,黄陂县各公社民工3万人齐集本场,动工修筑武湖大堤。孝感专区农垦局局长李纯林(四清分团副团长),在工地开工典礼大会上,代表农场举锹破土。第一期工程翌年春绪束,本场投3225.3万个。完成土方工程57万立方米。从此,武湖结束了过去“涨水一片汪洋.退水一片凄凉,的历史。
同月30日,广德成调入本场任党委副书记,刘伦章调入本场任场长。
10月,“四清’’运动结束,高车、青农、滨湖、沙口分场建制撤销,原32个生产队合并为23个队,实行总场、生产队两级管理两级核算。
11月,黄陂、新洲两县为解决武湖土地争端,双方的专区,县及场、社三级组织,共派代表十多人,在沙口分场场部开会协商,双方均依据本县《县志》记载的疆域条文进行谈判,历时近一月之久未获结果。
12月14日,本场与黄陂县邮电局,签定了“关于武湖邮电所与农场总机合并的协议书"。实行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双方产权不变,邮电所经营的业务收支核算不变,农场内部通话免费的结算方法不变、人员的工资关系不变二。
本年,“四清”运动后期搞阶级复议,屠总户数3373户,其中贫农2055户,下中农449户,上中农101户,其它劳动者292户,富农59户,地主101户,总人口14147人,其中贫农8727人,下中农1538人,中农1812人,上中农421"人,其它劳动者1400人,富农分子81人,地主分子138人,反革命分子14人,坏分子10人,右派分子4人,新资产阶级分子2人。

1 9 67年
3月12日,召开全场三级干部会议。根据修建大堤后,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l、2万亩湖地改一季收为两季收,讨论修定了“三定"指标,区别了水稻队和粮棉兼作队之问超利奖励的不同比例。水稻队超利奖50%,粮棉兼作队超利奖40%。
4月12日,经黄陂县人民政府批复,修大堤后,被隔在堤外的新光队联汉作业组,43户143人,耕地200亩,正式移交武汉市汉桥区延安公社管辖。
5月22日,湖北省民政厅派干部郭袒仪,会同地、县、场代表李纯林,梁玉廉,陈才焱和黄冈专区地、县、区代表马友才,周振华,宋文军等负责干部共7人,在七二一二部队招待所召开会议。根据“湖北省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的批示,讨论拟定出《关于武湖围垦所涉黄陂、新洲预县土地问题暂由部队耕种使用的会议纪要》。决定从本场沙口分场万家墩北面至大殂栅子和老窑头至大咀尖两线之阊的土地约一万亩,暂由七二五O部队耕种使用,23日现场划定了界线。‘
6月10日,“总场抓革命促生产临时委员会”,制定了《国营武湖农场生产队财务管理制度(草案)》。
7月,武汉市“造反派”约20多名,分乘两辆汽车至本场场部,抢走公安派出所的手枪3支。子弹50多发,并欲行凶殴打派出所所长袁光顺。
8月31日,本场造反派"农垦兵团武湖分团"树旗,派人至部队滠口农场强行开走汽车两辆。
同月,副书记广德成,场长刘伦章,在五通口小学遭到本场造反派·黄陂兵团武湖分团人员的毒打,身受重伤住院。
9月22日,沙口分场前哨队(今沙口河队)农工胡细苟,于夜晚被人暗杀致残。
11月,副场长夏长晏,被新职中造反派,学生用铁棍打伤。
12月 23日,凌晨2时,熟地生产队部分农工、孝感师范和滠口十二中的学生共23人,夜袭‘新职中",杀伤学生5名。晨7时许,一新职中学生,闯进五通口熊小芝家中,抢走自行车一辆,钱300余元,粮票50余斤,并企图烧房,被群众制止。翌日上午11时,又到熟地队仓库门前,见到农工肖仁学,向其胯下开枪,左下腿被子弹击穿致残。
本年,全场棉花生产突破一万担大关-皮棉总产1.057万担。粮食总产4730吨,比上年
减产1350吨。工农业总产值276.8万元,比上年减少14.5万元。

1968年
1月,粮棉加工厂的棉花加工车间建成投产,日加工籽棉175吨。
春季,船舶修造厂在五通口街西边正式建立。
5月25日, 农垦武湖分团成立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刻制公章,发出封存国
营武湖农场”和国营武湖农场财务科两公章的公告。翌日,黄陂武湖分团,成立
抓革命促生产总指挥部-,刻制公章发出通告,两派争相夺权,本场领导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7月,长江武汉关水位猛涨到27.39米。沿江大堤外有4个生产队,1个渔场和五通口街上的工厂、学校、财贸单位,共930多户,淹于洪水中,人畜及物资均及时组织转移到大堤内。
9月25日,黄陂县人民武装部,通知本场"农垦,黄陂"两个分团派代表赴县,经过谈判协商,成立了"三结合"的武湖农场革命委员会,段守万由县任命为本场革命委员会主任。
10月,全场机关,企事业及县驻场财贸单位的干部,职工约二百人,在栗山头加工厂大仓库举办学习班,开展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总场干部郑维腰在批斗大会上被打。
本年,全场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1345吨,工农业总产值减少43.6万元,年终亏损23.97万元。
1969年
1月,全场26个生产队合并,命名东并、群英、红星、红卫、红湖、红村、向红、向阳、向东、畜禽水产等10个生产大队。
2月,本场第一所中学一一武湖中学正式开办,有4个初中版,学生170名
3月4日,黄陂县陂革(69)第21号文件批示,将搬迁到武湖成立东方红公社的红联、红根、红梅、红桥4个大队的水库移民750人,并入本场统一管理核算,双方行政组织合并,成立黄陂县武湖国营农场革命委员会。任命广德成为主任,刘伦章、付子香为副主任。
6月,原革委会主任段守万调县工作。
7月,黄陂县革命委员会根据省革委会指示,将并入本场的原东方红公社4个大队划归鲁台’公社管辖。在并入期间,共占用本场流动资金14.35万元,未得到处理,成为呆帐。
冬季,全场动用劳力3500多人,在江咀开挖汉北河工程,计完成土方79万立方,本年,夏季多雨,劳力投入防汛沧险,1.6万亩棉花普遍发生草荒,平均单产10公斤。年终净亏101.07万元,为建场历史上亏损最多的一年
黄陂民间观察 观察黄陂
内容以原创为主
从老百姓的角度观察黄陂
主编:黄陂散人
如内容为转载,其目的是为了传播有益资讯,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在15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联系邮箱:1150605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