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三年攻坚行动发力的重点领域,青岛地铁进入新一轮大规模建设期,“轨道上的青岛”扩容提速,开辟城市全新的发展空间。
9月8日,随着“浮山号”TBM平稳出洞,青岛地铁5号线麦岛站—北山公园站区间(麦北区间)左线顺利贯通,“轨道上的青岛”轮廓愈发清晰。
城市心观察第1029期
撰文/苏桐
审校/庄建成
从跑在轨道上的机械巨兽,到承载如潮人流的通勤工具,再到成为进步与秩序的象征,如今的地铁身为“发展先行官”,承担着为发展畅通血脉、提供动力的重任。
而如何通过地铁连接市南、市北、崂山、李沧等市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市中部崛起,是青岛在新一轮发展中破茧振翅的关键。
青岛地铁5号线工程起于麦岛站,止于云岭路站,线路长约32.6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27座,其中换乘站9座,平均站间距约1.21公里。
“C”形环线状的5号线与去年年底开通运营的4号线都是“换乘大线”,起到串联东西的“金腰带”的作用。5号线串联了1、2、3、4、7、8、11、15号线等8条地铁线路,是主城区轨道交通骨干线,2028年建成后,将对青岛地铁线路闭环成网具有重要意义。

对民众生活而言,5号线支线途经麦岛风景区、宁夏路居住区、欢乐滨海城、闫家山居住区、浮山后居住区和石老人风景区等多处人流量密集区域,可有效疏通拥挤的交通网络,改善青岛市的交通环境和市民出行条件。
当然,地铁建设不仅事关出行,更关系着一座城市发展格局的建构。如今的地铁站已不再只是交通意义上的枢纽,而是集聚商业、产业等更多城市功能,吸引周边市民近悦远来的TOD模式落点。
TOD模式是指在城市区域开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以交通运输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土地集约型利用、提升公共交通占比,另一方面也能够带动地铁周边地块升值,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加速地铁建设成本的回收。
青岛在《青岛市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确定了21个TOD开发项目,分布于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西海岸、城阳、即墨、胶州等区域,涉及1号线、5号线、13号线等多条线路。
这当中,5号线途经的闫家山片区计划打造TOD优势突出的“6+2+3”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石老人片区则是计划以TOD开发理念为统领,深度聚焦金融产业。
再加上,当前青岛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已行至半程,地铁在建线路不断刷新“进度条”,2号线二期首台盾构机始发,5号线全线最长基坑首段见底、麦北区间左线顺利贯通……“轨道上的青岛”建设正推进得如火如荼。
可以预见,多种业态资源汇聚融合、开放共享的TOD模式,将成为展现城市风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新窗口。
凤凰网青岛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