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养生热潮的兴起,人们对艾灸作用的认知在逐渐加深,例如很多人已知道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的功效。虽然不一定清楚艾灸起作用的原理,但可能看过医师或技师给病人及亚健康人群施灸的场景。不同医师和技师进行艾灸时,操作方法可能有些差异。事实上,艾灸方法有很多种,文献记载有数十种之多。在现代,一般根据艾灸使用的艾灸材料形态和操作方式,将艾灸分为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几种艾灸方法。其中,艾柱灸又包括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种。灸法不同,则有对应的操作特点和作用。

本文主要就艾灸的常用灸法做一简要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艾柱灸

将纯净的艾绒捏成圆锥状,称为艾柱。将艾柱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进行艾灸的方法称为艾柱灸,根据艾柱是否接触皮肤与否分为直接灸法和间接灸法。艾柱的形态是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艾柱的大小视情况而定。施灸时每燃烧完一个艾柱为一壮。

1.直接灸

将艾柱直接施置于皮肤上称为直接灸法,又称为“明灸”“着肤灸”。根据皮肤是否化脓结痂等又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灸时多选用小艾柱,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以少量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加黏附性,将艾柱置于其上,用火点燃艾柱尖端,使之均匀向下燃烧,待艾柱燃烧至底部,除去艾灰,更换新的艾柱继续施灸。在施灸过程中,可以轻轻拍打施灸部位的四周,以缓解患者的灼热痛感。灸完后,施灸部位用消毒纱布盖好,并用胶带固定,防止感染。通常在施灸后局部会出现小水泡,3~5天化脓,1周左右形成灸疮,5~6周灸疮结痂脱落,局部形成瘢痕。此法多用于腹背部和四肢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禁用于面部。瘢痕灸属于良性刺激,灸疮化脓为无菌性,通常无需担心。

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多选用中、小艾柱,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以少量蒜汁以增加黏附性,将艾柱置于其上,用火点燃艾柱尖端,使之均匀向下燃烧,当患者有灼热感或待艾柱燃烧至剩余1/2或2/5时,用镊子将艾柱去除,更换新的艾柱继续施灸,以局部皮肤产生红晕为度。施灸后可用油剂涂抹以保护局部皮肤。此法适应症较广泛,凡是灸法的适应症均可采用此法。麦粒灸属于无瘢痕灸,所用艾柱的大小和形状如麦粒,故而得名。麦粒灸适应症也较广泛。

2.间接灸

艾灸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用药物或其他衬垫物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此法可同时发挥艾灸的特性和隔物的药力,根据所隔物的不同可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以隔姜灸为例,具体操作方法为:将鲜生姜切成0.1~0.3cm厚度的薄片,并在中间针刺数孔,置于施术部位上,上置艾柱灸之。当患者感到灼痛难忍时,用镊子将灰烬去除,更换新的艾柱,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此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可根据病情反复施灸。隔姜灸可借助生姜的功效,发挥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隔蒜灸则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发散扒毒的功效。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扶阳固脱的功效。隔附子饼灸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

二、艾条灸

艾条是取艾绒平铺在质地柔软而坚硬的桑皮纸、艾叶纸或棉纸,将其卷成圆柱形封口而成,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其他的药物粉末,称为药艾条。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位置进行熏灼的方法称为艾条灸法,又称艾卷灸法。艾条根据不同的操作方法,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

1.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固定在距离皮肤0.5~1寸处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此法具有温通经脉、散寒驱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一切虚寒证。

2.雀啄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不固定距离进行熏灸,类似小鸟啄食一样,一起一落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此法具有温阳举陷和兴奋神经的作用,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及儿童疾患。此法热力较强,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3.回旋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1寸左右的距离,进行平行往复的类似熨衣服一样回旋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神经麻痹和广泛性皮肤病等。

三、温针灸法

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1~3cm的艾条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每穴每次可施灸3~5壮,施灸完毕再将针去除。这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多用于痹证、痿证。

四、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就是运用器械辅助艾灸的方式。流传至今且较为常见的温灸器灸包括温灸盒灸和温灸桶灸,二者均具有诸多优势,如使用起来方便、安全,操作时既不影响工作生活,也避免了艾灰掉落烫伤皮肤的风险;可扩大皮肤艾灸的受热面积,也可以同时艾灸多处穴位。

以上简介了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4种常用艾灸方法,每种灸法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这些方法在临床和日常保健中经常单独或组合运用。艾灸虽然有多种方法,但基本原理较为一致,即通过刺激机体的某些穴位或某些部位,激发体内的经气,调整或改善患者紊乱的生理功能,继而达到预防疾病或者治疗疾病的目的。从文献记载看,艾灸是一种历史悠久、具有“简便验廉”特点的中医治病方法和养生保健技艺,受到古今中医和养生家的推崇。艾灸发展至今,仍然历久弥新,相信在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