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张涵予,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国字脸、皮肤黝黑、看起来很憨厚的男人。自从16年前,电影《集结号》让他拿了5个影帝的头衔后,这位大叔就被狠狠地贴上了“硬汉”的标签。

《集结号》剧照
张涵予在部队大院长大。读高中时,就到中央电视台译制片组给外国影片配音,先后为《特洛伊》、《米老鼠唐老鸭》、《沉默的羔羊》、《拯救大兵瑞恩》、《指环王》等电影配音……
1984年,张涵予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进入影视圈,继配音之后,龙套又被他跑成了专业水平,10年默默无闻,直到跑了冯小刚四部电影的龙套,2001年凭借参演冯小刚电影《大腕》,引起业内注意,此后由幕后走向前台。
从2008年主演电影《集结号》,到2015年9月凭借在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对杨子荣的完美演绎,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至此,经过14年极致努力,张涵予成为首位包揽华语电影节所有最佳男主角的大满贯演员。不满于此的他又接连出演了《中国机长》、《中国医生》、《长津湖之水门桥》等等电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很早之前张涵予就在镜头前表示其最崇拜的便是毛主席,并称:如果和主席有关的影视作品,写得很人性化、很真实,我愿意演。我父亲是当兵的,周围的叔叔阿姨们全都是共产党员,全都是祖国的建设者,他们的精神面貌、他们的追求我看的很清楚,印象很深刻,小时候特别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前天张涵予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他写道:“今年是毛主席诞辰的130周年,学习主席书法,敬录诗一首《到韶山》纪念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

看的出来,张涵予也是习书多年,这幅作品将毛主席书法的宏大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字势结构跌宕倾侧,大开大合中蕴含着蓬勃的张力,所用的书体是行书夹杂草书,线条又细又瘦,但刚劲有力,字的线条提按动作并不多,显得非常干净,但同时又十分挺拔,内里含着一股筋道。
主席的书法可不是这么容易学的。毛主席在书法上的造诣毋庸多言,其草书具有鲜明的个性,为浪漫主义书风开了新境,师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毛字”、“毛体”。

毛主席书法
毛主席的草书以跌宕、倾侧的字势为明显特征,加以“造险”的惯用手法,不是上下大小对比强烈,就是左右参差排布鲜明,给人以“险绝”的不平衡感。但同时,他又通过将各种动感、不稳定的因素和谐地统一在整体之内,使作品既紧张、生动、具有艺术张力,又能终归于平静。
为什么都说毛主席的书法难学呢?一者是因为毛主席的书法个人面貌太强烈,写进去很难再写出来;二是常人没有毛主席的经历、气质,很难写出毛主席书法的妙处。不过张涵予在“毛体”上 独到见解,也是非一般人可比拟的。

毛主席致齐白石信札
以上内容仅作传播毛主席思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大家赞赏转发和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