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两院院士增补的一年,也算是后疫情时代的第一次两院院士的增选,所以各个层面都是十分重视的。于是在两院院士候选名单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今年两院院士的候选人,他们的本科、研究生、博士分别都是就读于哪些大学,哪些大学又是今年院士候选人曾经就读过最多的大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果错误还请各位多多海涵。我们可以看到,榜单统计的是今年两院院士在本科、研究生和博士这三个阶段就读的院校,如果本科阶段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阶段就读北京大学,那么分别在这两个对应的阶段里加1,从而得出本分榜单。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大学是今年两院院士候选人当中,就读次数最多的高校。我们可以看到,本科阶段在浙大就读的今年院士候选人达到了34人次,总人数是位居全国第二的,仅次于北京大学,而硕士阶段在浙大就读的是有30人次,也是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阶段则是有39人次在浙大就读,总计103人次,位居全国第一,也是唯一一所被两院院士就读次数达到100次的大学,这或多或少也算是浙大今年的一个亮点吧。

而紧随浙大之后的则是我们以往榜单的霸主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以本硕博分别为34、27、34人,总计95人位列全国的第二位,主要还是差在了硕士和博士阶段,或许这也和清华大学的硕博比较难考取有一定的关系。排在第三的并不是北京大学,而是身为C9高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其本硕博三个阶段分别有23、36和32名院士曾经在哈工大就读,主要还是落后在本科阶段,如果本科阶段哈工大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院士就读的话,其实其总人数完全是可以和浙大抗衡的,这里还是比较可惜的一点。

而作为以往各项榜单前二的常客北京大学,在这份今年院士候选人本硕博三个阶段就读总人次的榜单中,排名稍显靠后了,其以36、19和30的本硕博就读人数,位列全国的第四位,主要还是在研究生阶段和前三甲拉开了差距,所以在这个阶段中北大需要加油,所幸其距离前三名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而后续高校的竞争则相对激烈了,我们可以看到吉林大学也算是“颠覆性”的位列总榜的第五位,这个成绩相比吉大在整个985高校的排名,其实要好看很多。吉大和哈工大这两所东三省的985,其实时至今日还是在学术领域吸引了一大批的高端人才就读,所以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三省在高等教育这块领域的总体实力还是很强的。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学科技术大学位列6-10位。今年的院士候选人中,也各有50位以上的候选人就读过这些高校,这些高校的院士氛围不可谓不浓厚。

图中,一些专科性质比较强的高校,诸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等高校,其也算是今年这批院士候选人的培养摇篮了,对比其他综合性985来说,专科性质的大学在培养专科院士上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

综上所述,院士就读本硕博高校的总人数,其实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也存在着必然性。你只有在这个领域或者这个方向做的足够出色,才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到来,这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知道对于这样一份榜单,各位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评论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