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登载武湖大事记之二,年份从1960-1964年,这5年里,前3年是解决吃饭问题,后两年则面对洪水的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

1月,中共黄陂县委向武汉市农委(当时黄陂随孝感专区并入武汉市)及湖北省农垦厅送报告,决定将五通口管理区从横店公社划出,筹建农场。

2月,经省、市批准,五通口管理区与横店地方国营后湖农场合并,正式成立国营武湖农场。中共黄陂县委委员李新华任党委书记兼场长,郑维顺任副场长。依序下设8个分场,原九个生产大队划为81个生产队,实行统一核算。

春季,七二一二部队首长和黄陂县负责人会同本场协商,将一、二两个分场西部的耕地4600亩,划给部队作空军伞兵训练基地。

4月10日,召开全场生产队以上干部会议,开展农村整风,副场长张智荣停职反省,干部张绪坤逃跑至新疆。

6月20日,李新华因患胃病,黄陂县委派宣传部长李荣自来本场协助工作,近半年之久.

7月2日,印发《关于工资制和供给制的讨论纪要》。从7月起,农工每月吃粮一般不要钱,整劳力每月发工资12元,孤老残废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每月供给生活费5元,小孩3元。

8月,在中共黄陂县委发出“学习罗华清”的号召下,全场提出“大搞六个一万亩“的口号:开荒一万亩,栽晚稻一万亩,种芝麻、绿豆、养麦、萝卜各一万庙。七分场在相距十多里的陪嫁湖开荒改水田,栽双季稻427亩,收谷38.97吨。仅抽水费耗用9600元,平均每公斤谷0.246元,比销售单价高0.126元。

9月,贯彻武汉市农委8月召开的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调整了管理体制,原8个分场,改为五个分场。命名为高车、滨湖、沙口,五通口、胜海五个分场。财务权限下放。实行分级管理,纠正了因过分集中而致财务收支混乱的现象。

10月,东北垦荒队带12台拖拉机,来本场支援开荒。

196 1年

1月2日,总场、分场及部门单位的干部共70多人,由党委副书记黄亚东带队,至横店参加全县整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回忆

2月,邱海波调入本场任党委书铭,原党委书记李新华调县;同月,沙口分场的新窑头发生火灾,全湾有40多户的47间草房被烧毁。

3月,从上海购回4台90匹马力柴油机。在黄湾、下湾、三房,新村等地,先后建成4座固定抽水机站,使水稻地区首次有了大型灌溉设施。

4月29日,党委决定第二次调整管理体制,恢复原8个分场建制。更名为下畈、高车畈、上畈、胜海,滨湖、青农、沙口、五通口分场。实行三级管理三级核算,对生产队实行‘三包一奖(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责任制。

5月11日,召开全场三级干部会议,贯彻生产自救和大集体,小自由”的农村政策。决定恢复职工自留地,准许私人养猪,取销吃粮半供给制度,实行按工分分口粮。全场65个集体食堂,有50个撤销。

7月,召开全场三级干部会议,修定‘三包”指标。对粮食生产实行‘包产定购,全年定死,多产自得,有灾照减的办法,即死任务,活口粮。

8月,全场黄豆、中、晚稻,高梁共1.6万多亩,普遍发生蝗虫危害。经黄陂县农业局与省民航局联系,派一架飞机共飞行六个架次,喷洒六六六农药扑灭。

10月6日,沙口分场新窑头农工与新洲县社员在湖中开荒,发生械斗。本场拖拉机灯头被打坏,驾驶工人肖树宏,王恒元被打伤。同月,为东湖垸和高化垸堤外1.2万亩湖地的一季麦收,决定从沙口的老窑头至高车涂湾,在湖中动工修筑一条ll公里长的拦洪堤。在湖中的流水泾,用芦苇搭棚,设立水利指挥部,副场长郑维顺和夏长晏任正副指挥长,全场动用劳力2500多人,历时三个多月竣工,共做土方33万立方米,为建场后的首次水利工程。

本年,因连续三年生活困难,职工体质衰弱。全场发生浮肿病121人,子宫脱垂117人,干瘦605人(其中小儿341人)。经职工医院治疗当年恢复健康的有84人。

1962年

1月28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出席代表390人,历时4天。总结上年工作,表彰先进,推出1962年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十项决议。

3月,湖北省农垦厅勘测没计队,来本场进行地质、土壤、水文、资源勘测。绘编了土壤分布图和农场总体规划图。

5月,中共黄陂县委根据中央、省委“关掉没有条件继续办下去的场、社合并农场”的精神,派副县长唐清波来本场调查。经过在于部群众中进行“武湖是办农场好还是办公社 好”的座谈访问后,回县研究作出结论: “武湖继续办农场是利多弊少,并入部分转集体利少弊多。因此,在有利生产,有利国家,有利人民的前提下,县委确定武湖办好农场

7月3日,长江大水,本场联民堤与高化垸两处溃口成灾。省农垦厅厅长任子衡获悉后,连夜从汉口派来5艘大船,抢救物资和转移人畜。

9月,全场从4月初开始的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因建场初盲目购迸上级部门统一分配的农牧业机械;部分苏联,波兰等国家的产品,不适用和缺少部件,长期放置露天场地,机械零部件被拆卸和锈蚀,报废213台(件)损失资金20.52万元:

11月8日,全场安全堤第一期工程开工,动用劳力3000多入。

12月,农场工会正式成立,汪寄萍任工会副主席。

本年,因大水漫堤成灾,全场亏损74.4万元。吃国家供应粮875吨。

1963年

3片10日,农场职工公费医疗委员会成立。制定了《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

全场职工开始实行公费医疗。

同月,第3次调整农场管理体制。原高车畈、上畈、胜海三个分场合并,称高车分场,青农、下畈两个分场合并,称青农分场,滨湖、五通口两个分场合并,称滨湖分场,沙口分场按原建制。原87个生产队,调整合并为35个生产队。

6月15日,从武汉市五八四炸药厂至本场农机站、五通口、黄湾等地的10千伏高压线总长8公里,架设安装竣工,接火通电。是武湖有史以来用电生产和照明的开始。

7月2日,农场成立43入的工作组,分赴五通口、下庙、桂家州、熟地4个生产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试点工作,历时半年结束。

8月19日,本场遭受9级大风和罕见的大雷(落地雷)暴雨的袭击。农作物受渍,部分高压线、电话线、电度表、变压器、电话机及房屋等受到损坏。

9月20日,省农垦厅勘测设计队,协助农场编制出《武湖农场设计任务书》,经黄陂县政府批准,已逐级上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

1月29曰,印发《关于1964年经营管理制度的十项具体规定》和《国营武湖农场财务管

理制度四十条》,对生产队,在“三包"基础上实行斤成本结算。

2月12日,召开全场机务工作会议,历对7天。研讨了机务管理工作,印发了《枧务会

讨论纪要》。·

6月27日,黄陂县陂政字第46号文件通知,五通口渔场(亦称和平渔场)行政划归本场领导。

7月1日,本场随全国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总计口13126人,其中男6561人,女6565人,非农业人口442人。

同月,长江中上游连降暴雨,江水猛涨。黄陂县委派副县长王贞元来本场,会同副书记彭英及副场长郑维顺、夏长晏等,分赴高车、沙口、滨湖三个分场的安全堤段,组织劳动力防汛抢险。上午,部队农场八一闸险段溃口,联民堤及沙口分场江边堤先后接连溃口。最后组织劳力加高“滠阳”路基,保五通口及和平渔场。终因时间仓促,江水继续上涨,于5日l上午,在大木周湾东处溃口。当时长江武汉关水位26.75米,全场被淹没于洪水之中。

9月,江水水位涨到25米以上,东南风4—5级,严重威胁沿江拦水堤的安全。全场组织劳力,用树枝和柴草约580吨,沿大堤迎水面扎起了20多华里的防浪排,战胜了秋汛。在安全堤内,首次推行小麦等行和宽窄行条播,面积达7483亩,改变了过去湖区小麦撤播的旧习。

11月,安全堤第二期工程开工,投入劳力3500入,翌年1月竣工。抗洪能力达27米。

本年,因破堤成灾,年终亏损83.6万元。。

黄陂民间观察 观察黄陂

内容以原创为主

从老百姓的角度观察黄陂

主编:黄陂散人

如内容为转载,其目的是为了传播有益资讯,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到侵权,请在15日内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联系邮箱:1150605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