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魏延死后,除大将廖化以外,其实也就以下三位称得上大将。
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姜维原是魏国天水郡参军。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姜维因为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了蜀汉,受到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在世时,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相授于姜维。

诸葛亮死后,姜维承担起了北伐的重任。前期北伐,受费祎掣肘很多,每次姜维出兵,人马都不足万人。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费祎被曹魏诈降的郭循刺杀身亡,姜维开始执掌兵权。后十几次北伐,胜多负少。

因与宦官黄皓关系恶劣。姜维不敢回成都,只得在沓中屯田,躲避灾祸。司马昭看到蜀汉国内君臣不和,宦官专权,派五路大军攻打蜀国。姜维在剑阁与钟会僵持不下之时,没想到邓艾从阴平小路突袭成功,刘禅投降。姜维假装投降钟会,利用钟会与邓艾的矛盾,一边挑唆钟会造反,一边写信告知刘禅,他正在想方设法复国!没想到计划泄露,姜维和张翼等一起被杀。姜维投降蜀汉后,忠心不二,到最后还想着复国,实属不易。
王平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先随母姓何,叫何平。后又改回王姓。219年汉中之战,因徐晃兵败,不仅责备王平,还动了杀心。王平投降刘备。受到刘备重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王平表现不俗。街亭之战,数次劝说马谡当道扎营抵御魏兵。马谡一意孤行非要屯兵山上,他率数千兵马山下扎营。后张郃围山,断了马谡水源后,马谡兵败逃亡,王平虚张声势,鸣鼓自守,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冒进,王平遂收拾残兵,掩护诸葛亮等大军撤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连降三级,赵云也降一级,马谡等人因丢失街亭被杀,唯有王平因进谏有功、治军有方而得到唯一嘉奖!后随诸葛亮北伐,屡有战功。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包围祁山,派王平守南围。张郃领兵攻打王平,王平坚守不出,张郃无功而返!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和杨仪因善后事宜而发生内讧。王平当面斥责并打败了魏延。王平后任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

延熙七年(239年),曹爽领十几万大军进攻汉中。当时汉中只有三万多守军,其他将领很是恐慌,王平毫不畏惧,调兵遣将,巧妙安排,最后打退了曹爽的进攻。王平终其一生,汉中固若金汤。王平堪与魏延媲美。
夏侯霸
夏侯霸:夏侯渊之子。原为曹魏大将,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与姜维多次交手,不落下风。后投降蜀国。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了执掌曹魏大权的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夏侯霸的堂侄)被调入朝。夏侯霸力劝夏侯玄不要回京,说司马懿不可信。夏侯玄不听。司马懿派郭淮接替夏侯玄的职务。夏侯霸知道郭淮是司马懿的亲信,再加上素与郭淮不和,认为司马懿这般安排,自己凶多吉少,内心很是害怕,走投无路之下,投降了蜀国。
因为夏侯霸的从妹夏侯娟嫁给了张飞,而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所以,刘禅对夏侯霸来降,很是高兴,拉着夏侯霸的手说,你父亲夏侯渊当时战死沙场,跟我们老刘家和老张家一点关系没有,都是那个老匹夫黄忠干的事。你看,你的从妹是我岳母,你的两个外甥女是我的皇后,咱们可是实在亲戚啊!

刘禅封夏侯霸为车骑将军(这也是以前张飞担任的职务),协助姜维。夏侯霸有勇有谋,无论是以前防御蜀国还是后来攻打魏国,均有不俗战绩。投靠蜀国后,夏侯霸多次参与姜维对魏国的军事。
延熙十八年(255年),夏侯霸跟姜维、张翼一起,趁魏国司马师病逝之际,率兵北伐魏国。在洮西大败雍州刺史王经,杀死魏军数万人,取得大捷。
总结
综上所述,蜀国本来就人口不多,兵将匮乏,特别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少之又少。蜀汉后期,也就是魏延、廖化、姜维、王平、夏侯霸等,称的上大将资格。其他如马岱、张翼、张嶷、马忠、诸葛诞等人,只能算一般将军,不能独当一面,难以称之为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