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

资中大地处处呈现

丰收的喜悦

9月16日上午11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

《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型直播特别节目

走进资中县公民镇

“五良”融合宜机化项目示范区

直播水稻丰收的场景

直播内容如下:

资中地处四川盆地的中部,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公民镇因具备“良种”“良法”“良田”“良制”“良机”五方面条件,成为四川省“五良”融合宜机化项目示范区。那么说起“五良”融合很多人就要问了,公民镇具备的这“五良”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良种”,也就是种植的粮食品种优良。在公民镇“五良”融合宜机化项目示范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是在201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超级稻的宜香优2115,它最大的优点是产量高,结实率高,同时具备抗稻瘟病,耐冷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是“良田”,丘陵地区的耕作条件相对平原地区来说比较差,机械上不去,往往导致农民种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这也让粮食的集约化生产非常难实现。从2021年开始,公民镇打破地形限制,依山就势造良田,修建机耕道,让农机设备能够到达田中。

第三个是“良机”,在水稻收割现场,多台收割机在稻田当中来回穿梭,水稻切割、脱粒、装车等机收工序一气呵成,粉碎之后的秸秆可以直接喷洒到田里面作为肥料。据悉,为了适应丘陵地区地形,这些农机都进行了改造,它的履带更窄,收割机可以升高,还可以原地掉头等,农机手操作起来更加地灵活和便捷。除了收割,公民镇在机耕、机播、施肥和除草的过程当中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个是“良法”,是指优化农业生产模式,使种植粮食的方法优良,公民镇根据每年天气,适时进行田间管理。今年干旱,不易栽插水稻,便将水田改为旱地,种植大豆等耐旱作物,确保土地不撂荒,助力粮食生产。

第五个是“良制”,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业生产,保证农民收益,公民镇积极组织农民用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忙的时候,村民们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经过农业专家测算,进行五良融合以后,资中县近两年的平均亩产能够达到五百二十公斤以上。

作为省县共建的唯一省级“五良”融合样板县,近年来,资中县大力推行“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丘陵地区机械化耕种难的问题,农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助力打造“天府粮仓”。

来源:弘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