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倩颖 中信童书

本文约3600,预计7.2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上市3个月9刷,印量超10万册,这本被妈妈们大呼“值得翻烂”“治愈哭”的育儿书,是如何刷爆妈妈圈的?

上市3个月,印刷9次,印量10万+,目前,《看见孩子》仍旧在以月销2.3万册的速度治愈着更多的中国父母。这本被妈妈们大呼“值得翻烂”“治愈哭”的书是怎样炼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见孩子》

作者:[美]贝姬·肯尼迪/著,美同/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市场、营销同事参与图书策划

时间拉回到今年3月,那个时候我们还在为Good Inside这本书的书名和营销语一筹莫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主编晓娜姐申报这个选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一本非常棒的育儿书。而且不出所料,这本书原版一上市就位居美国亚马逊多个育儿家教榜单的Top1,横扫外网媒体,这让我们对简体中文版的出版更加充满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小红书上已经有了好几篇赞藏过千的原版书“种草笔记”,引发了不少妈妈们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编室,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喜欢Good Inside这个书名,因为它不仅提醒我们去看见孩子的内在美好,也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可是要找到一个同样出彩的中文名却并不简单。

前有《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这样观点性极强的表达,又有《最温柔的教养》这种充满爱意和温暖的案例,我提炼了十几个备选书名——《善意养育:发现孩子的内在美好》《反焦虑养育》《让孩子幸福的教养》《重回亲密》《看见孩子:被看见的孩子会发光》,却不知道如何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讨论进入焦灼状态的时候,我们请教了运营小红书账号“童书编辑大晴姐姐”的大晴,希望“营销脑”能带给我们一些来自市场的声音。

热心的大晴上来就问了我3个问题:(1)育儿书这么多为什么要看这本?(2)这本书跟《正面管教》等经典的育儿书有什么差异?(3)这本书里到底有什么颠覆性的观点和表达?没有做过营销的我,直接被问懵了。

结结巴巴地输出一长串内容后,大晴笑了,说“看见孩子”这4个字多好啊,我才突然觉得一切都通顺了。是啊,“看见孩子”非常符合我们这本书的气质,以及它要传达的思想。

大晴还建议我们利用小红书新上线的投票功能进行推广——既然原版书已经有那么好的群众基础了,大家都在等简体中文版,那就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潜在读者参与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红书的书名投票进一步验证了“看见孩子”的人气。这个操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营销作用,各个渠道、营销和销售的同事们也都在摩拳擦掌地等待着简体中文版的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置营销,在小红书上把读者的期待拉满

在《看见孩子》正式下印后,我和营销的小伙伴一起建了一个群,开始了密集的沟通、“追债”和相互打气,这个群也是这本书能卖得好的底气,因为我们几个人是真的非常关心这本书的每一个营销动作,为它每一次被看见欢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我们把《看见孩子》推到9刷的时候,在一个帖子上看到了在小红书上做爆款的经验总结,事实证明,我们这本书的营销也都幸运地踩在了点子上,居然和网上的“教材”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准备阶段:新书预告+与用户产生连接+同步进度+备足营销物料

有了原版书那么多的“笔记种草”,加上书名的投票互动,中信童书的小红书账号留言中有很多粉丝在问简体中文版的进度,我们也不敢怠慢地加速推进。

而大家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英文版非常好读,简体中文版的译文质量如何?会不会出现“夹生”“翻译痕迹重”的情况?我们也把小红书当作跟粉丝沟通的平台,让大家耐心、放心,并实时同步着简体中文版的出版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策划编辑的我,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看过不少育儿书,但《看见孩子》的好,在于它有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这是很多经典育儿著作中没有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本身就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三孩妈妈,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拥有100万+的粉丝,并且每周发视频解答让家长们头疼的育儿问题。所以贝姬·肯尼迪博士真的非常懂得今天“85后”“90后”妈妈们的心,被《时代周刊》评为“千禧时代父母的教养教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营销物料的准备上,除了常规的书讯,我们还整理了长达19页的干货,其中有100句“金句文案”。事实证明,不论在任何时代,好的文字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看见孩子》当中足以看哭妈妈们的文字,就是很好的传播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我们第一时间请负责版权的同事联系代理和作者,整理了一系列中国妈妈/新手妈妈关注的育儿难题,邀请作者录制视频解答。这些“干货”“获得感”非常强的视频,也成为接棒头部达人的重要营销物料,并在中信出版旗下各个短视频平台的矩阵账号投放,反复露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利用出版社自媒体先声夺人,编辑自己的小号也是重要的助攻

在一系列的营销铺垫下,5月22日《看见孩子》下印了,6月上旬入库。这个时候,我们市场部的同事们也拿到了假书,大家都很好奇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能火遍外网,一直被催着出版。神奇的是,这本书真的能打动每一个看过它的人,于是也就有了预售情况下,中信童书小红书的爆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这些满满当当的读书笔记,是我们年轻的营销编辑老师一边读书一边做的,也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还不是妈妈的她却被这本书狠狠治愈了。用百分百的诚意与读者沟通,屏幕另一端的他们也一定会感受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抓住这本书“值得被翻烂”“这几年读过最好的育儿书”“所有人都在要求妈妈,这本书在理解妈妈”这些一手的读者评价,我们又相继推出了多条赞藏过千的“笔记”;而且在中信童书抖音的两个自播账号上,这本书同样有非常好的数据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育儿焦虑的今天,这些“笔记”向读者提供了很高的情绪价值,又让妈妈们非常期待书中的育儿干货。

在中信童书自媒体矩阵发力的同时,“童书编辑大晴姐姐”“编辑先疯”“爱绘本的小树妈妈”等我们营销和策划编辑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也第一时间从内容、新书预告(亚马逊爆款来袭)、读书笔记等多个切入点来引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参与《看见孩子》营销的过程中,我有两个很大的收获:

一是不要因为做书的琐碎变得麻木,不要忘记一开始读到一本书时心动的感觉。当你穿过漫长的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去回忆你第一次从这本书中看到的最令你惊艳的句子、最打动你的文字和观点,这些往往也是打动其他人的“致命武器”,一定不要忘记。

还有一个收获是,第一次尝试利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分享书讯,我对做图文“笔记”也有了一点点心得。在新媒体,特别是小红书这种封面“双瀑布流”的展示方式下,想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太谦虚是不行的。只有在有限的停留时间传达了足够强烈的情绪,或者触达了用户的痛点,并在“笔记”中给出了真正“利他”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才有可能引发大家一点点的情绪波澜。几经刺激下,才可能促成对方下单。

“把水烧到100℃”,爆款文案是销量的加速器

前几天收到小红书的推送,有读者说几乎她关注的每一个博主都推荐了《看见孩子》,她“不得不”下单一探究竟。这样说当然有些夸张,但回想这本书从5月底到今天,除了中信童书新媒体、自媒体矩阵,我们也找到了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加速助力。

中信童书小红书在预售状态下发布新品“笔记”后,我们马上把简体中文版上市的消息同步给了曾经推荐过原版书的博主。育儿博主“卷卷”“Betty在成长”“Gabriel&Mama”看到简体中文版的内容后,都非常放心地在原版读书“笔记”的后面挂车推荐了我们这本书。

随后阅读、母婴博主“动妈不一样”,喜欢读故事的“哈爸来了”和幼儿园老师“叨叨叨!”也陆续分享了他们的阅读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让“动妈”红了眼眶,她分享了自己养育儿子的反思感悟;让“哈爸”大呼:育儿焦虑的父母,太需要这样一本书了;让“叨叨叨!”想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哭得泣不成声……

在抖音平台,“三小辫儿园长”动情地分享了她的教育观察,而她读出的那些句子,也击中了其他家长的心。

随后,我们还找到了定居美国的三孩妈妈“花生共和本花”。书中的很多育儿难题、养育痛点都跟花生妈的理念高度契合。她在收到我们邮寄到美国的样书后,也深感共鸣,不仅在小红书上发文推荐,而且第一时间把书里的理念融入养育孩子的日常,并在抖音直播间分享,给粉丝做了更细致的拆解。

这些“无广”的干货讲解,让《看见孩子》在全网的流量攀升,持续霸榜当当育儿家教新书的No.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营销、销售、发行小伙伴们的持续努力,这本书也得到了“图书馆媛”“Dr.Emma麦圈妈妈”“Young妈”“Lina先生”等越来越多读书博主的肯定和分享,继续走进更多的中国家庭。

回顾《看见孩子》推向市场的整个过程,新媒体的前置营销+给妈妈提供情绪价值是这本书刷屏妈妈圈的不二法门,而诚意永远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从一个二胎妈妈策划编辑的视角来看,《看见孩子》是少见的能将儿童心理学、育儿理论说得那么好“消化吸收”的书,又是难得的不给妈妈“加码”却“加油打气”的书。很多读者评价说,这本书不仅改善了他们的亲子关系,还改善了夫妻关系,甚至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读者有所收获。

《出版商务周报》招人啦!

快来和商务君做同事

期待你的加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