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天纵奇才,你是要去官场上纵横把握,还是去生意场上大展拳脚呢?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人放着高官厚赂不要,偏偏去深山修道了!

这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故事还要从一场登基仪式开始讲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一场堪称唐朝自开国以来,最为简陋的登基仪式,在灵武南门城楼上展开。这就是当时的皇帝,唐肃宗李亨的登基典礼。

然而,更加凄凉的是当时大唐所处的困境:安史之乱席卷中原,长安和洛阳等地,相继沦陷,大唐失去了半壁江山,情况比四百多年前,晋朝的“永嘉之乱”还要糟糕,整个王朝,面临覆灭的危险。

然而,在这个时刻,此前还满面愁容的唐肃宗李亨,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流露出强烈的必胜信念。那是因为他身边有一位身穿道袍、精瘦的年轻人告诉他一句热血澎湃的话:“不出两年,就没有敌寇了。”

面对将大唐推向绝境的安史之乱,他居然说只需要两年就能平定?如果是别人说这番话,唐肃宗可以当作是安慰之辞。但是这位年轻人与众不同,他是唐肃宗年少时的好友,也是大唐名满天下的谋略奇才。

这位特殊的人物,正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功臣,李泌。

李泌原籍辽东,出自著名的赵郡李氏世家。他七岁时就能写文章,精通黄老道家的学说。这一天,唐玄宗听说了他的才华,召他入宫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个神童。于是,唐玄宗找来宰相张说,陪同李泌下棋,并询问李泌对棋盘中的方圆动静有何理解。李泌回答道:“方如行持义,圆则运用智,动则施展才能,静则感到满意。”这番答案,令唐玄宗十分惊叹。

李泌长大后,更加钟爱道家学说,经常走访名山,探寻仙道之秘。唐玄宗再次召唤李泌入宫,向他讲解《老子》。因为李泌解读的深奥玄妙,唐玄宗对他赏识有加,任命他为待诏翰林,并供奉在东宫。当时的太子李亨对待李泌非常恭敬和优厚。然而后来,李泌因被杨国忠等人陷害,贬到京城了之外。这对一般人来说恐怕是很大的打击,但是李泌却悠然自得,他辞官退隐,寄情山水,活出了另一种境界。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慌忙西逃,而李亨在灵武继位成为唐肃宗。刚登基不久的李亨就开始全国范围内搜索李泌的消息,没想到李泌恰好就在灵武。这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在李泌的帮助下,唐肃宗很快派遣郭子仪和李光弼收复失地,平定了安史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李泌受到唐肃宗的重用,尽管没有具体的官职,但他的影响力超过了宰相。这引起了一些权臣的嫉恨,在李泌的表弟李辅国和李良娣的帮助下,加上李泌本人对朝政并不感兴趣,他顺势离开了京城,前往衡山专心修道。

直到唐肃宗去世,唐代宗继位之后,又将李泌召回长安,并赋予重要职责。然而,他再次遭到排挤陷害,一度被贬至地方任职。即便如此,李泌在地方任职期间依然能够有效地治理一方。等到代宗去世,唐德宗登基,再次召回李泌回京,在泾原兵变时,他再次挺身而出,扭转了危机,拯救了大唐。贞元五年,他在宰相的位置上离世。

可以说,李泌,既是超凡脱俗的智者,又是内在刚强坚定、外表柔和的担当者,他超越了尘世的追逐与欲望,一次次挺身而出,将大唐王朝从苦难的泥潭中拯救出来。

对于大唐道士宰相李泌,你还了解哪些呢?他最后成仙了吗?欢迎大家好好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