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 | 医言难尽

作者 |周彦

欠薪7个月,鄄城二院的医护走投无路开始维权。

该院医生王杰告诉《医言难尽》,医院已经拖欠了7个月的工资。自从17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就再没交过了,去年连医保也给停了。现在他们只希望医院能尽早补发工资,补齐欠上的五险一金。

欠薪降薪,不只发生在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医护的身上。

据医米调研《2022年中国医院人力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显示,在2941名医生参与的网络调查中,有50%的医生已经降薪;在降薪群体中,占比8%的医生薪资被腰斩,大部分医生的收入和往年相比少了15%~35%。医生平均临床收入为9.4万元,70%的医生表示税前临床收入在10万元以下。

鄄城二院医护讨薪当天,#一线医护人员工资降得厉害#冲上热搜,随即相关内容不予显示。

八月末,北京同仁医院临时通知,医护绩效工资降低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医护发言自己所在医院开始降薪,临床降8000,行政降3000。

早在22年末,就有人在医疗论坛爆料,深圳医疗要统一降薪。

绩效工资打了对折,工作量却翻了一番

医生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不定期的奖金补贴三个部分构成。各科室医生的基本工资相对固定,由工龄和职称决定;绩效工资和奖金补贴变化较大,与医院、科室的运营情况密切相关。

接受《医言难尽》采访的浙江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徐化表示,像他这种已经工作了七八年的主治医师,每月只有不到1万块钱的收入,2成是基础工资,6~7成是绩效工资还有一小部分奖金。但他的工作量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平均每天做20多次胃镜检查,负责20多床住院病人,每周两次门诊,不算加号一次要看50人,还有值夜班、科研、义诊、讲座、教学等任务。

徐化被降薪搞得心烦意乱。他说:“沿海地区的医生工资算是高的了,内地医生只会更少。现在的医生多少都有点情怀,但情怀不能当饭吃。再降薪,真没人当医生了。

疫情过后,各地医院的就诊患者和手术量明显提升。2月6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3个院区门急诊总量达到7100人次,各项检验检查近1万人次。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迎来手术高峰,日均手术量近200台,单日最大手术量243台。4月初,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和发热门诊主任李淑华统计,近一月内,儿内科普通发热门诊就诊量飙升到4475人。

出多入少,医院推行降本增效

大量的就诊病患未能帮医院实现盈利。

因为医院实在亏得太多了!

在我国,仅有32.27%的医院为公立医院,属自负盈亏型的“非盈利性”机构。虽然大多公立医院有国家医疗财政在旁支援,但仍不免出现亏损的情况。

疫情爆发前,仅东莞市的40家公立医院中就有13家医院处于亏损状态。疫情期间,公立医院亏损的情况更加严重,不仅大量医院出现亏损,且亏损程度逐年递增。

卫健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5456家二级医院,其中有24.59%的医院出现亏损。20年,亏损医院比例增加为41.43%。在亏损医院中,7.51%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100%,49.53%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50%。2021年,全国5456家公立二级医院中有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

亏损同样发生在三级医院。2020,全国753家三级公立医院中有43.5%家医院出现亏损,较19年增加25.89%。而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中,没有明确标识多少家三级医院出现亏损情况。不知道是不是不小心把数据弄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满足核酸检测和治疗病患的需求,过去三年,很多医院化身”购物狂“,采购各种设备和耗材,更有医院”一次买出一年量“。

2022年12月,国家卫健部门多次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尽设发热门诊、扩充重症医疗资源,并采取贴息等支持措施。不少公立医院为此购买了CT机、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

据八点健闻报道,江苏省一家区级医院曾在疫情期间花费400万购买PCR仪器(核酸检测设备),疫情过后,大部分PCR仪被闲置了;安徽某三级医院在22年花了1千万进行核酸检测,目前耗材、药品还剩下约200万元的量,最后可能会浪费100多万。

三年来,大多公立医院都支出多,收入少,亏损一目了然。疫情后,稍稍得以喘息的医院不得不采取“降本增效”的方式,压缩医护薪资,减少医院的亏损。

病人不会按照教科书生病,也不会按照规定制度生病。

计划在2025年全面落实的DRG(按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制度让医生们在工作期间提心吊胆。不少临床医生表示,DRG和DIP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让他们倒贴了不少钱。

上海市胸胸外科医生在回应李佳琦时,也提到因食道癌患者DGP费用超标,需要在工资里扣除1.4万块钱。

徐化医生解释,DRG和DIP制度通过规范化病情,让病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控制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区间。可一旦某位病人在住院期间出现了尿路感染、术后高血压等常见并发症,病人超出原本病情的费用就会算到科室头上,兜兜转转,最终还是由医生承担。

医生开药、开检查赚提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医疗集采把药品、耗材打骨折。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

18年2月,国家卫计委公开宣布我国公立医院已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同年11月,我国开始实施“4+7”城市药品集采试点;12 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配套措施的意见》,我国第一次医疗集采正式开始。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自2015年以来,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值不断降低,从37.32%降低到26.79%。

国家医药局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处方审核、抽查、用药检测等措施,督促使用集采药品。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系统中,也明确规定国家组织集采中标药品使用比例指标,引导和强化集采药品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累的中国医生,拿最少的工资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在中国,每1万人对应的医生数量是23.9人,而美国是35.6人,法国33.2人,德国45.2人,英国31.7人。相较之下,我国的医生每日的工作量更大。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中国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长在50小时左右,其中26~35岁的医师每周工作时间最长,平均工作52.43小时,相当于一天工作10个半小时。

而70%的医生,每年只能拿到不足10万元的回报。

想要留住一线医护,不能只讲情怀,不谈回报。一时降薪,可短暂缓解医院营收压力;长此以往,不免让医护人员寒心。届时,可能有大量年轻医生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跳槽转行;经验丰富的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医学也有可能成为今天的“天坑”专业,让学子望而生怯。

在结束通话前,徐化医生一直强调:一味降薪,只会打击医护们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倒霉的还是病患。

(徐化、王杰均为化名)

如您有医疗类违规线索报料,请发送至邮箱:xszj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