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将拇指粗细的苋菜茎去叶切段,放入臭卤坛子中,加入盐、碱等发酵。不久,臭气冲天的霉苋菜梗就腌制成了……”

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霉苋菜梗受到不少食客钟爱,但要是吃“错”了,可能致命。

澎湃新闻9月15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6月以来该院已接诊12名因食用霉苋菜梗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

王阿姨(化姓)一家三口近日被救护车送到该院急诊。王阿姨胸闷乏力,口唇、皮肤发紫,丈夫和儿子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经询问,一家人一个多小时前吃了自制的霉苋菜梗。

“都是亚硝酸盐中毒。”急诊创伤中心主任杨小锋主任医师判断。验血报告显示,王阿姨的高铁血红蛋白值达35%,说明缺氧明显。医生迅速对三人进行洗胃、吸氧、解毒等治疗,症状好转。

王阿姨平时常腌酸菜,见邻居在做霉苋菜梗,就跟着网上视频自制。腌了一周后,捞出来蒸了一大盘,三人吃完没多久,陆续出现中毒症状。

医生表示,王阿姨一家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吃太早”和“吃太多”。蔬菜在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含量并非恒定,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往往在腌制后一周到半个月左右亚硝酸盐含量达到顶峰,这时吃容易中毒,腌制20~30天后吃相对安全。一次大量摄入腌制食物,也会增加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中毒潜伏期1~3个小时,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可致死。”该院急诊科张烨斐副主任介绍,亚硝酸盐会将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缺氧,还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引起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