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春华又开媒体见面会了。

此前的8月3日,桑春华首次举办媒体见面会,向媒体痛诉了石榴集团董事长崔巍抢公章、霸占公司,违规开除他和三名高管的过程。在崔巍9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并于当晚在石榴集团公号发布《石榴集团董事长崔巍的陈情》一文后的第三天,也就是昨天,桑春华又开了一次媒体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发布会的主题很简单,除了一一反驳了《崔巍陈情》一文中涉及到他本人的内容外,他还希望通过媒体向崔巍喊话:“我可以让步,别让石榴集团成为政府的负担。”

赠送股份是无稽之谈

发布会刚开始,桑春华就澄清了和崔巍之间的“师生”关系。因为接受媒体采访时,崔巍指出桑春华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两人是“师生”和老板与员工的关系。

“我没做过某人的学生“,桑春华调侃道:”崔巍先生是教地理的,我地理知识还不错。”

桑春华介绍,自己于1996年参加工作,1998年世界杯期间认识崔巍,当时的桑春华已是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主管。彼时,桑春华做一手房,崔巍做二手房。由于两人聊得很投机,桑便动员崔去做一手房。此后,俩人去青岛创业,后期确定股权比例70:30。

青岛、济南两地奋斗三年后,他们从零开始积累了1000万左右的财富。2001年,他们来北京发展,俩人又重新谈了股份比例,崔巍提议60:40,桑则要求51:49,最后达成58:42。除了众所周知的华美外,2001年3月,俩人还注册了一家叫北京雅居乐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此为主体开始了销售和开发业务。

早在2003、2004年该公司就在通州和朝阳开发了住宅项目,就连现在的石榴中心也是2002年以此公司为主体拿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两人注册的北京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章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北京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年检报告显示,桑春华实缴420万

“所谓赠送股份,无稽之谈,没出钱更是笑话。”桑春华说。

此外,对于崔巍指责桑春华做总经理期间任人唯亲,公司高管团队亲属化、内部化、团伙化,自己被架空一事,桑春华也给出了回应。“公司所有的员工、管理人员入职都履行了公司程序,跟我相近的人都是需要崔巍单独同意,人力资源备案,何来任人唯亲之说?”桑春华反问道。

桑春华爆料,说到任人唯亲,反倒是崔巍让自己的老婆进了董事会。

治权调整还是抢夺公司

之所以“开除”桑春华,崔巍的其中一条理由是“桑本人有巨额债务,担心影响公司经营安全”。对于这个说法,桑春华进行了驳斥。“公司25年从未分过红,崔巍和我需要用钱就从公司借,所谓我巨大债务,纯属胡说八道。”

桑春华说:“公司25年从未分过红,崔巍和我需要用钱就从公司借,25年来我除了经营公司就不能投点资吗?”

提及闹掰的起因,桑春华说主要是不想再被裹挟了。据桑春华介绍,2012年,两人就对怎么经营公司已经有了分歧,他希望通过上市来结束作坊的模式、结束草莽时代,未果。

此后的几年,按照桑春华的说法,崔巍做了多次重大失败的决策。其中,仅投资首钢股票就累计巨亏60亿元。桑春华说,对于崔巍的投资失误,他质问过对方:“2012年之后,你做对过一件事儿吗?”崔巍的回答是:一、销售模式是我创立的。二、公司在通州、大兴、门头沟拿了几块地。

桑春华说,销售模式确立是1998年,而拿那几块地是在1999年。

桑春华认为,2012年开始,崔巍做了太多错的决策。2018年公司决定处置资产,崔巍却坚决不卖,导致如今太多的存量资产没有卖掉。上海投了120亿商业用地,现在仅价值90亿。孙河买了一块地,到现在也没开发。

2022年,桑春华再提分家,矛盾也再次升级,所以才上演了后来的抢公章、开除,双方掀起骂战、下跪出圈等事件。

桑春华指出,虽然崔巍声称捍卫他的股东权利,会在法律框架内做事。但6月21日发生的抢公章和开除他和另外三名董事的事件,是违法的。因为公司的总经理任免是要开董事会的,而崔巍没有开董事会,也没有其它三名董事的同意,仅凭抢来的公章就“开除了”他和三名董事。

桑春华说:“这分明是武力抢夺公司,而不是法律框架下的治权调整。”

桑春华还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崔巍,既然不上市了,海外的结构应该调回到国内来,坚定看多国内,踏踏实实做企业。“为什么海外结构不拆,又不上市,又不拆,要干什么?大家可以想象,海外结构交税多,国内结构多好,踏踏实实做民营企业,非要做一个海外的民营企业,给你贴标签都不好贴标签。”

桑春华说,他怀疑崔巍是想把资产转移到美国,并爆料崔巍的老婆跟孩子早已经是美国籍。“崔巍千万别润到海外去了,这是我现在最担心最担心的。”桑春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桑春华于9月13日生成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中显示,桑春华仍是石榴集团的经理。法律意义上,桑春华依然是公司股东。

桑春华伸出橄榄枝

于私,崔桑纷争伤害了兄弟感情,让全国人民都看了笑话。于公,无疑让在行业艰难下本就挑战重重的石榴集团更加雪上加霜。两人争来闹去,不知道是否在乎过金融机构?在乎过供应商?在乎过业主?在乎过员工?

桑春华说,出于对石榴集团未来的担忧,他多次试图联系崔巍谈判,但拨打电话崔都不接。终于在9月8日,通过中间人桑春华才联系到了崔巍。“约的在西城区天宁1号,9月8日下午4点钟谈到6点钟,谈了两个小时,谈的还是这些事,我的观点我还可以让步,石榴给你,还可以让你。人家说不行,石榴不是你给不给我,石榴本来我就要,必须给我,另外30%(大股东溢价30%)寸步不让。真聊不下去了,这就是还是要抢。”桑春华说。

事情似乎陷入了无尽的、无休止的循环中。两人你方开罢媒体会我的媒体会就登场,崔说崔有理、桑说有桑有理。一位媒体朋友也笑称:“再这样下去,媒体快成老娘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崔、桑之间的矛盾,曾任石榴集团风控中心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的林新武也到达了媒体见面会现场,向媒体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崔、桑二人走到这一步,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他也没想到会在这个场合讲这些事情,在以往两个人发生争论时,他不拉偏架。这次,他只说事实,不做道德判断,保证所每个字每句话都是尊重事实。

林新武介绍,他2008年加入公司,见证了公司从一手房的代理业务到开发业务发展的全过程。他觉得创业非常难,崔、桑两个人白手打拼,当时做包销项目的500万保证金都交不起,连包销费用都是分期付款。林新武的介绍也从侧面验证了桑春华是石榴集团创始人,而非崔巍所说的“学生”。

林新武还告诉媒体,此前石榴集团准备要上市时,62 名核心骨干实缴出资 21680 万元作为合伙人参加股改。后来,石榴未能圆上市梦,但至今这笔认购费用却没有退回来。直到石榴“6.21 事件”爆发,在职合伙人的集体逼宫下,石榴把在职合伙人的出资款给退了。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5名被离职的合伙人的认购费并没有退回。其中,他本人出资 1500万元,其他4名合伙人出资合计1850万元。

更让他郁闷的是,他的遭遇和桑春华一样,“我进不了楼,见不到崔巍总。”林新武说。

作为石榴集团的前高管,媒体见面会上,林新武也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希望石榴快刀斩乱麻地解决股东争议,两个创始人可以集中力量去保交楼、保还贷、结清拖欠的工程款,去清退的员工的股改出资款与项目跟投款,退还支持过石榴集团的合作伙伴的投资款。只有这样,企业内外、上下才能形成合力,两个创始人才能脱离困境继续发展。

林新武的愿望很美好,某种程度上,这也代表了石榴员工、供应商的心声。可是积怨已深的崔、桑二人能否听得进这些劝告?

但好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桑春华递出了橄榄枝。“我们一起共事了25年,从白手开始,彼此都为石榴做了大量的工作,功过已不重要了,重要是当下。当下,两个人股权利益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金融机构的安全、供应商利益、业主利益、员工利益。”桑春华通过媒体向崔巍喊话(之所以通过媒体喊话,桑春说是因为联系不上崔巍),“不要让石榴成为政府的负担包袱,我承诺,虽然不承认不同意你所谓的同股不同权,我还是愿意让步,让你多拿点,直至达成一致,停止纷争。”

话说到这个份上,字里行间能看出桑春华态度的诚恳跟和解的迫切。

今年3月,沙特和伊朗两个一度不共戴天的大国,都上演了世纪大和解。崔、桑二人的矛盾有何不可化解的?期待有一天,崔巍和桑春华也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判,最好能化干戈为玉帛。我想,这也是金融机构、供应商和员工都愿意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