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5年夏天的时候,中国工农军红一、四方面军成功地得以会师,一扫艰苦长征时的阴霾。而会师后的总兵力达到了10万余人众,可以说是实力相当强劲。
后又经过中共中央多次领导开会协商,为了能够统一地广大动员,按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行事,对军队组织的架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整编。中央革命军分为了九个军,而在这九位军长里面,拎出来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热血男儿。其除开一两位著名的军事家被人们所熟悉,其他几位军长也各有各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一来看看。

年少有为
在这九位军长中,最为年轻的一位军长就是程世才。他于1912年出生在武汉的一个农民家庭,整编当上军长的时候,他才23岁。不过他从小就饱受地主的压迫,深刻地见识了地主阶级的黑暗面和社会中的诸多不公。他咬牙切齿地记住这一切苦难,而在心中慢慢萌芽出了革命和反抗的进步精神。
直到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主义,他深深地被其所描绘的伟大宏图所吸引,程世才想象着未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景,同时也坚定不移地追随着共产党组织,为共产事业做着贡献。1930年,他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此时中国正经历着军阀割据,中原一片混战的时刻,这对于程世才无疑是灰暗的,他看不清中国的未来。而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阀忙着混战的时候,红军正在农村悄悄地发芽。在鄂豫皖根据地附近,没有了敌人的封锁和阻挠,共产事业得以自由地发展,吸收了许多新的革命力量,程世才就在其列。
而他对于战争,仿佛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熟悉。程世才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也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不过这都并不与他的报国雄心相冲突。他才17岁的时候就上了战场的前线,奋不顾身地将自己投入敌阵中去。而他前进的动力,正是对于共产事业的决心与坚持。他所看到的每一寸不公与压迫,都化为了他铲除黑暗势力的决心。
在红军时期,他麾下训练出了“攻如猛虎团”、“夜老虎”等精英部队。尽管人数精锐,但都并非贪生怕死之徒,闻名于敌人口中的,往往是他们勇猛过人的精神,才让敌人感到害怕和恐惧。
李先念评价他:“在战场上,程世才气势夺人,身先士卒,一往无前,就像出山的猛虎。” 程世才也正符合红军多打游击战的特性,专门训练手下部队夜间作战、野外作战。

因此,他也得以多次以少胜多,尽管战役明面上是人数敌众我寡,但他总能出其不意地率领不怕死不退缩的“敢死队”往前冲,用顽强的抵抗来反败为胜。
武功盖世
在过去封建社会,出来带兵打仗的往往也是出身武校,身手了得。而这一位开国上将许世友更是武功了得,曾经师从少林门派,习得一身拳脚功夫,在这九位军长当中可以算是武功最高。
1905年,许世友出生于河南一个贫困的家庭。少年时,迫于维生的压力,他便被送到了武术师傅家中当杂役。在武术师傅家中,一边干苦活的同时,也边看边学地习得了一些锻炼的技巧。于是他的身体比同龄人都强壮得多,后来他来到了少林寺求学学武术,在这里训练了多年。
不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再也没法坐待在山上,看见中国被战乱践踏得千疮百孔。他毅然选择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一开始从普通士兵干起,没想到由于性格敦实和功夫了得,竟然一路受到提拔,从班长、排长一直升到营长,最后在红四方面军的时候任职到了第四团团长。

许世友在部队群众基础好,也是有原因的。大家在部队里都缺少娱乐消遣的活动,可他却乐着经常给大家表演拳脚功夫,将所学的少林功夫不遗余力地展现出来。且他又相当直爽,经常在部队里听说谁武功了的就要前去“讨教”,给部队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
不过许世友在战场上也绝非等闲之辈,他曾经7次参加敢死队,多次担任队长,用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为同志们做表率。在多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途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频繁的战斗中取胜,帮助红四方面军得以成功度过严防死守的封锁圈。

为国捐躯
但其实在9位军长中,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用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去奉献给了共产事业,尽管自己都没有能够看见功成的那一天。其中董振堂和孙玉清都倒在了西征战役和马家军的作战中,而罗南辉死于敌机的轰炸,不过还有一位军长余天云却是在渡河时溺水牺牲,死因众说纷纭。
余天云同样也是农民出身,在家乡就积极响应农民运动,后来得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其间因为曾以一团之众抵挡敌军一师围攻,因此有了英勇过人的名气。
他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也多次在反围剿作战中体现出了自己优异的军事才能。他同样也是“不怕死”之徒,经常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一线指挥,往往自己多次负伤,也要拼了命地为同志做表率。

不过他限于文化程度不高和个人性格的暴躁,有着不少的缺点。虽然对党是忠心耿耿,但其实政治觉悟不高,头脑非常简单。余天云后来被派去红军学校受训,希望能够接受系统性的军事教育。不过他自己性格刚烈,又是年轻气盛,经常喜欢上课时和教官发生争执。
而本来只是就学术问题上对战术进行讨论,随后竟然发展成了他愤然拔枪威胁,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公众影响。
余天云自然收到了相应地惩罚,被迫向之前口头侮辱过的教官公开道歉。不过哪能想到骄横自负的他心里觉得受到了很大委屈,被公开扫了颜面。于是之后随部队在北进的途中,行至西康省(四川)丹巴大金川激流时,乘人不备,从高崖一下纵身跳入河中自杀了。他的死更是对部队的风气都有了不好的影响,不过对于具体的原因,其实还是存在着各种解释。
但总的来说,心理防线太过薄弱,始终是他自负背后的致命缺点。
小结:
九位军长都有着自己灿烂的传奇人生,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少军长继续在全面解放的战争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但也有四位同志为国捐躯,与世长辞了。不过他们的精神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应该始终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试问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呢?自私永远都是人类的陋习,而爱国应该排在为人道德的最首位。没有了“大家”的安定和谐,是不会有任何“小家”可以独善其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