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地处祖国最南端,宋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后,这里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地点。近年来,海南省曾多次出土古代窖藏铜钱,也见证了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7月,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的一处排水管道施工工地上,正在作业工人发现挖出的土中散落着陶瓷和古币,工人和附近村民见钱眼开,纷纷跳入土坑中捡拾古钱币。当地博物馆和文化行政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后,却发现现场已被破坏,土坑也被回填。经过调查得知,散落的古钱币已被工人和村民捡走,破碎的陶罐碎片又被施工人员回填入土。

鉴于这种情况,工作人员联合附近几个村的村委,将现场村民及施工人员集中起来进行文物普法宣传,并对捡拾古钱币的相关人员进行统计。事后,很多工人和村民都积极上交捡拾的古钱币,琼海市博物馆共接收到20余斤古钱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年代久远,多数铜钱被红斑绿锈包裹黏连在一起。考古人员对部分古币进行辨识,发现有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圣宋元宝、政和通宝、淳熙元宝、嘉定通宝等钱币,时间上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一直延续至南宋宁宗嘉定时期。
像这种宋代窖藏古币,在海南并非第一次发现,2015年在海口市琼山区也曾出土过130多斤的宋代铜钱。

这些宋代古币为什么会埋藏在海南这里呢?专家表示,这或许跟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有关。宋代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后,海南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贸易枢纽,朝廷也在此设立多个市舶机构来管理外贸。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货币流通,因此出现大量的宋代窖藏铜钱也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