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一桂(1688年-1772年)清代官员,画家。字原褒,号小山,又号让卿,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云南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官至内阁学士。擅画花卉,学恽寿平画法,风格清秀。曾作《百花卷》,每种赋诗,一经进呈,皇上亦赐题绝句百篇,一桂复写一卷,恭录御制于每种之前,而书己作于后,藏于家。著有《小山画谱》、《大雅续稿》。
邹一桂能诗善画,尤擅工笔花卉,兼作山水。山水效法宋人,花卉学恽南田,清润秀逸,别具一格。曾精心绘制百种花卉,每花题一诗,集成《百花卷》进呈乾隆帝,深受赞裳,乾隆帝并为《百花卷》题了百首绝句。
部分作品欣赏

清 邹一桂 玉堂富贵图

清 邹一桂 翠柏双喜图

清 邹一桂 花石图

清 清 邹一桂-蟠桃图

清 邹一桂 四君子图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清 邹一桂-花卉
在绘画理论上,他认为要画出好的作品,画家首先必须对绘画的对象有深入的了解。他亲自培植了百余种花卉,好细观察它们的神态特征,获得真切的感性认识,因而使笔下花卉形神俱备。
其中《小山画谱》论花卉画法。上卷首列"八法"、"四知"。八法是:一曰"章法",二曰"笔法",三曰"墨法",四曰"设色法",五曰"点染法",六曰"烘晕法",七曰"树石法",八曰"苔衬法"。都是选取前人之微论。四知是:一曰"知天",二曰"知地",三曰"知人",四曰"知物"。此则是前人所不曾论及,为邹一桂之独见。八法四知之后是讲各种花的画法,共一百一十五种,花叶形色俱道。接下为取用颜色,共十一条,各详叙其炼制之法。下卷首摘古人画说,间或参以己意,共四十三条。后附胶矾、纸绢、画碟、画笔、用水诸法。最后是洋菊谱。原来,邹一桂曾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闰九月承诏画内廷洋菊三十六种,并蒙皇上赐题,于是恭记花之名品、形状,撰为此谱,以志其荣遇。当时此画谱已刊成,便附于此书之末。此书虽只两卷,其实是自己现身说法之语。
同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中西方绘画的不同,中国绘画重神韵而西方绘画重技术。在《小山画谱·西洋画》中说:"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一,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时至今日,邹氏的论断对于中西艺术差异的论辩仍然是比较客观准确、恰当的表述。
更多期待 等您订阅、关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分享也是一种美德